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碳化硅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加速渗透

天岳先进上半年业绩双增

天岳先进是一家专注于宽禁带(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衬底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科技型企业(资料图)
点击查看原图
        商报消息 7月14日,天岳先进发布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公司继续保持营收净利双增。公司表示,其主要原因是碳化硅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及风光储等应用领域的持续渗透,以及公司加强了与国内外一线大厂的合作。
  
  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8.8亿元至9.8亿元,同比增长100.91%到123.74%,已连续9个季度保持增长。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亿元至1.1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公司表示,半年度业绩大增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碳化硅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及风光储等应用领域持续渗透,下游应用市场持续扩大,终端对高品质、车规级产品的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公司加强了与国内外一线大厂的合作,业务稳健发展,且随着上海临港工厂产能释放,公司导电型产品产能产量持续提升,产品交付能力持续增加。
  
  据公司官网,山东天岳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1月,是一家专注于宽禁带(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衬底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科技型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半绝缘型和导电型碳化硅衬底,可应用于微波电子、电力电子等领域。
  
  公开资料显示,天岳先进创始人宗艳民,1964年出生于山东济南。宗艳民曾任济南灯泡厂工程师,后创办济南天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成为沃尔沃挖掘机在中国最大的经销商,2010年,创办天岳先进。2011年,天岳先进与山东大学签订碳化硅技术转让和战略性合作协议,迅速筹集资金,在仅3年的时间里实现了该材料的量产。有报道称,前期天岳投资的数亿元研发资金,就来自于挖掘机的销售。
  
  有媒体报道,近年来,碳化硅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继续保持较好态势。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发布的白皮书数据显示,预计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830万辆,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4700万辆。根据NE时代数据,2023年国内上险乘用车主驱碳化硅模块渗透率约为10.7%,其中下半年800V车型中碳化硅渗透率显著提升,预计碳化硅的渗透率还有很大的进展空间。有媒体报道,上汽、广汽、吉利、长安、蔚来、小鹏、理想、小米等主流车企均推出了800V 高压车型。
  
  一份行业调研报告显示,小米SU7单电机版,400V电压平台搭载了来自博世的碳化硅芯片;小米SU7双电机版,800V电压平台搭载了来自英飞凌的碳化硅模组和芯片产品。博世和英飞凌为汽车电子领域的全球一线大厂,同时博世与英飞凌均为天岳先进的战略合作客户。
  
  此外,公司表示,公司现阶段的战略目标围绕车规级、高品质衬底,一方面通过与一线大厂合作推动碳化硅的产业化进展,另一方面,还会继续通过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记者了解到,天岳先进实现了上海临港工厂年30万片导电型衬底的产能规模,同时公司远期96万片的产能计划已经开始实施,临港工厂的产能还在继续提升。在8英寸碳化硅衬底领域,公司已经实现了8英寸碳化硅衬底的批量销售。近期公司还宣布了扩展临港工厂二期8英寸碳化硅衬底扩产计划。根据公司披露,临港工厂的8英寸碳化硅总体产能规划约60万片,将分阶段实施。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