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区全福街道
“三微”服务助推“社区微业”绘就幸福生活底色

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设立“微课堂”

社区是为民服务的前沿,是就业政策落实的关键环节。今年以来,济南市历城区全福街道路劲东城社区深入执行省市区“社区微业”行动计划,聚焦城镇失业人员、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残疾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以“稳就业、惠民生”为目标,探索打造“融‘微’乐业·益路相伴”就业服务品牌。遵循“强社区、精培训、促就业、优服务”路径,深挖社区资源潜力,构建集“微培训”“微就业”“微服务”于一体的社区就业创业驿站,有效发挥充分就业桥梁作用,让“小驿站”服务就业“大民生”。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蓓蕾 通讯员 程舒
开展“微培训”提升居民就业创业能力
发挥社区内各类服务平台辐射作用,帮助失业居民掌握求职创业微技能,为其带来更多职业选择与启发。针对“4050”人员文化程度低、技能单一、年龄偏大的特点,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设立“微课堂”,开展整理收纳、保健按摩、老人护理等养老服务技能培训,增强就业适配能力。发挥社区“残疾人之家”辅助性就业职能,为有就业意愿和能力的残疾人量身定制就业岗位,提供培训赋能,持续开展压茶饼、包茶叶、手工编织等系列助残活动,目前,社区已成功帮助9名残疾人员实现辅助性就业。利用“微志愿”,点亮“微技能”,用好用活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四角”便民服务活动载体,组织社区具有理发、缝纫、自行车维修等一技之长的“小能人”进行技能“传帮带”,在开展便民服务的同时也为有学习意愿的居民开展相关技能培训,打造社区岗位技能实践点。
支持“微就业”提升社区就业消纳力
多措并举,扎实开展辖区内居民就业求职登记工作,明确求职意愿,精准对接辖区企业用工需求,挖掘社区就业岗位,拓宽居民“家门口”就业渠道。挖掘辖区内悠乐广场商圈楼宇企业用工需求,发挥辖区幼儿园、物业单位等平台覆盖力,为辖区居民、外来务工、流动人口等提供商贸、餐饮、电商、物业等40余个就业岗位。拓宽困难人员灵活就业渠道,引进亿点点汽车服务、乐养健康、小优快工等企业平台,促进网约车、助餐送餐、手工制品等灵活就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优化社区创业环境,帮扶社区“微创业”,利用社区商铺、闲置用房,鼓励帮扶辖区居民开设菜鸟驿站、特色餐饮、便利店等微创业项目,提供创业扶持政策、招聘员工等服务,成功带动5名辖区居民实现“家门口”创业。加大社区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向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倾斜,发挥政策性岗位兜底保障作用,为10余名公益岗人员提供就地安置,共同参与社区建设服务工作。
做优“微服务”提升社区就业服务力
提升社区就业驿站平台服务能力,面向多元主体,做好“三送”精细一条龙服务。一送政策入户,设立“站小二”就业服务专员,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抓手,开展“敲门进企”行动,深入辖区内的沿街商铺、楼宇企业,向经营者及职工讲解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等各类就业创业政策。二送就业指导,针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群体,做好登记台账,摸清未就业人员数量、求职意愿和培训意愿,提供就业指导与岗位推介。今年以来,相继为6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2次职业指导服务、2次政策宣介、3次岗位推荐。同时,结合团区委“青鸟计划”,积极为辖区在校大学生提供返家乡社会实践岗位,帮助学生熟悉真实工作环境,经受岗位锻炼,明确职业方向。三送就业信息,利用社区微信群、便民宣传栏等多元化渠道,广泛发布社区内求职与用工信息,今年以来,累计发布招聘信息60余条,促进供需双方高效对接,为辖区企业和居民搭建双向奔赴的桥梁。
下一步,路劲东城社区将继续聚焦社区居民的实际就业创业需求,不断优化完善服务内容和方式,帮助更多有需求的居民就近求职、享就业乐创业,用社区小循环,促进家门口就业创业大提升,推动就业创业服务持续走深走实。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蓓蕾 通讯员 程舒
开展“微培训”提升居民就业创业能力
发挥社区内各类服务平台辐射作用,帮助失业居民掌握求职创业微技能,为其带来更多职业选择与启发。针对“4050”人员文化程度低、技能单一、年龄偏大的特点,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设立“微课堂”,开展整理收纳、保健按摩、老人护理等养老服务技能培训,增强就业适配能力。发挥社区“残疾人之家”辅助性就业职能,为有就业意愿和能力的残疾人量身定制就业岗位,提供培训赋能,持续开展压茶饼、包茶叶、手工编织等系列助残活动,目前,社区已成功帮助9名残疾人员实现辅助性就业。利用“微志愿”,点亮“微技能”,用好用活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四角”便民服务活动载体,组织社区具有理发、缝纫、自行车维修等一技之长的“小能人”进行技能“传帮带”,在开展便民服务的同时也为有学习意愿的居民开展相关技能培训,打造社区岗位技能实践点。
支持“微就业”提升社区就业消纳力
多措并举,扎实开展辖区内居民就业求职登记工作,明确求职意愿,精准对接辖区企业用工需求,挖掘社区就业岗位,拓宽居民“家门口”就业渠道。挖掘辖区内悠乐广场商圈楼宇企业用工需求,发挥辖区幼儿园、物业单位等平台覆盖力,为辖区居民、外来务工、流动人口等提供商贸、餐饮、电商、物业等40余个就业岗位。拓宽困难人员灵活就业渠道,引进亿点点汽车服务、乐养健康、小优快工等企业平台,促进网约车、助餐送餐、手工制品等灵活就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优化社区创业环境,帮扶社区“微创业”,利用社区商铺、闲置用房,鼓励帮扶辖区居民开设菜鸟驿站、特色餐饮、便利店等微创业项目,提供创业扶持政策、招聘员工等服务,成功带动5名辖区居民实现“家门口”创业。加大社区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向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倾斜,发挥政策性岗位兜底保障作用,为10余名公益岗人员提供就地安置,共同参与社区建设服务工作。
做优“微服务”提升社区就业服务力
提升社区就业驿站平台服务能力,面向多元主体,做好“三送”精细一条龙服务。一送政策入户,设立“站小二”就业服务专员,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抓手,开展“敲门进企”行动,深入辖区内的沿街商铺、楼宇企业,向经营者及职工讲解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等各类就业创业政策。二送就业指导,针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群体,做好登记台账,摸清未就业人员数量、求职意愿和培训意愿,提供就业指导与岗位推介。今年以来,相继为6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2次职业指导服务、2次政策宣介、3次岗位推荐。同时,结合团区委“青鸟计划”,积极为辖区在校大学生提供返家乡社会实践岗位,帮助学生熟悉真实工作环境,经受岗位锻炼,明确职业方向。三送就业信息,利用社区微信群、便民宣传栏等多元化渠道,广泛发布社区内求职与用工信息,今年以来,累计发布招聘信息60余条,促进供需双方高效对接,为辖区企业和居民搭建双向奔赴的桥梁。
下一步,路劲东城社区将继续聚焦社区居民的实际就业创业需求,不断优化完善服务内容和方式,帮助更多有需求的居民就近求职、享就业乐创业,用社区小循环,促进家门口就业创业大提升,推动就业创业服务持续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