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商河县城市管理局

精细管理换新颜内外兼修惠民生

商河县城市管理局精细化管理推动城市面貌提升
点击查看原图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城市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近日来,商河县城管局以商河县“一三四六”工作思路为引领,以“质效提升年”为契机,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紧扣民之所盼,扎实开展城市精细化治理工作,持之以恒推动城市面貌日益更新,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崔艳红 叶福森 通讯员 刘真真

  聚焦市容环境
  实现“颜值”与“品质”双提升

  精细保洁,还原“马路本色”,良好的环境卫生是展现一座城市形象最直观的体现。近日,商河县城管局依托网格化管理模式,进一步强化道路保洁力度,城区300余名环卫工人及管理人员下沉网格,对城区53条主次干道进行道路保洁作业,安排对不具备机械化清扫的背街小巷、辅路实行“一日两普扫、全天候捡拾”,并向责任区域外延伸作业5米,同时对绿化带内、花坛内、果皮箱内的垃圾进行捡拾保洁。道路巡查员及时巡查道路保洁情况,保洁作业不达标路段,安排专人集中清理,确保保洁不断档、全覆盖。此外,县城管局还加大了机械化保洁力度,确保道路保洁水平精细化提升。

  公厕虽小,却是民生大事,公厕关乎民生福祉,也关乎城市的文明形象。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能级,尽力满足市民需求,目前,县城管局在城区人流量较大部位开放了10座24小时卫生间,并全部纳入日常精细化管理,严格做好“五净五无”保洁标准,确保了全天候、全时段标准不下降。随着仲夏来临,城区66座公厕(含24小时卫生间)实行“即走即清”保洁模式,公厕管理人员每日对门把手、水龙头、公厕门帘等设施进行全方位保洁,最大限度为群众提供干净舒适的如厕环境。

  聚焦市容秩序
  争做“公正”与“温度”城管人

  城市的温度,不仅源于自然之美,更源于发展为民的价值取向。为不断提升餐饮油烟治理水平,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引导和促进餐饮行业健康和谐发展,近期,商河城管切实加强污染源头管控,持续开展餐饮油烟整治工作,执法人员加大夜间巡查力量,每晚6点—11点对餐饮服务业进行走访排查,全面巡查油烟净化设施运行情况,同时向经营业主详细讲解大气污染治理和餐饮油烟治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餐饮商户的自觉性、积极性和责任感。近一周以来,共巡查走访餐饮油烟经营单位50余次,在高强度的巡查机制下,各餐饮单位油烟净化设备均正常运转并全部达标排放。

  为进一步规范市容秩序,连日来,商河城管采取步巡为主的方式,强化“门前五包”责任制落实情况,对少数在门店外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的商户进行法律法规宣传,并监督商户将门店外乱堆乱放等问题当即整改完毕,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城管执法领域问题。同时,进一步强化执法巡查密度,对管辖领域内流动商贩、广告牌匾等城市管理问题开展“地毯式”排查,并对公园广场、大型商超等人员较为集中区域强化执法宣传力度,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实落细。此外,商河城管还进一步强化错时执法力度,针对夜间、上下班小高峰等时间节点,采取蹲点值守+机动巡查的方式,对城管领域各项内容进行执法巡查,确保了执法管理服务“无空当”。

  聚焦智慧路灯
  引领“绿色”与“低碳”新风尚

  小路灯映射“大民生”。近日,为减少持续性阴雨天气对城市道路照明质量产生的影响,商河城管及时智能精准调节商中路、明辉路、育才路路灯亮度,最大限度确保夜间出行视线不受阻。同时,商河城管还密切关注智能平台反馈的故障路灯,工作人员发现故障及时到场维修。此外,为节约资源,每当夜幕降临,商河城管根据天气变化和人流量进行精准调节路灯亮度,设置光感传感器在半小时内自动识别光线减弱,从而触发路灯亮起。而在车流量稀少的时候,则智能调节路灯亮度,既保证了行车安全,又避免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除此之外,商河县城管局还进一步强化了路灯维护管理及亮化提升力度,采取“夜间集中摸排”管理方式,对城区15000余盏路灯、969杆景观灯、1856套亮化等灯具进行常态化全覆盖巡查,对发现的故障路灯进行台账登记,进行全面检修;对存在隐患的路灯,迅速开展维修、维护,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在做好日常亮化巡查维护工作外,县城管局进一步加强了对城区变电站、配电柜等设施的检查力度,全面做好假期城区路灯亮化服务工作,让“小路灯”照亮群众“脚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