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济南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有望突破600亿元

        商报济南消息 7月9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在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近期出台的《济南市新一代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获悉,《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济南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

  发布会上,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兴利介绍,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提档升级,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制定《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济南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人工智能企业达到500家,人工智能算力规模(FP16)突破3500PFlops,形成50个人工智能通用、垂直领域大模型产品,累计培育300个以上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实施1000个以上人工智能示范项目,打造10个以上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3个以上人工智能示范区。

  《行动计划》制定了4大行动、17项具体任务。产业基础夯实行动,围绕智能算力、数据要素、基础软硬件供给能力提升3项任务,加快推进济南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行业数据互联互通和基础软件开发。产业创新提升行动,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明确推动大模型研发、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强智能产品创新研发和加强创新主体引育4项任务。应用赋能拓展行动,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赋能与开放、人工智能+工业、人工智能+农业、人工智能+服务业、人工智能+数字政府、人工智能+数字社会创新应用6项任务。发展环境优化行动,提出推动产业集聚区发展、加强产业链协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设人工智能人才高地4项任务。

  在产业布局方面,《行动计划》提出将打造以四个集聚区、多个产业园为主体的“四聚多园”空间格局。明确了引领全市发展的“四个集聚区”:济南高新区整合汇聚创新资源,打造“技术创新策源地”;起步区探索建设大模型集聚基地、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元宇宙产业园等,打造“未来产业引领区”;历下区重点开展人工智能技术、产品服务,打造“平台赋能服务高地”;市中区重点推动场景建设和创新应用,打造“应用创新融合区”。济南还将推动国家超算济南科技园、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百度智能云(山东)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产业基地等多个产业园区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