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连续举办三年,是中外文明交流的桥梁纽带

尼山世界华侨华人论坛都有啥?

        商报济宁消息 7月8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筹备进展、特色亮点以及历届论坛成果成效。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是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连续第三年举办华侨华人论坛,该论坛于2022年增设,2023年首次被列入国务院侨办“文化中国”系列品牌活动。

  发布会现场,山东省统战部副部长、山东省侨办主任冯尚伟表示,侨务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工作,始终与国家发展大局息息相关。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纽带。

  据悉,今年的华侨华人论坛将凝聚侨心打造华侨华人精神家园,邀请华侨华人回到尼山,让他们从儒家文化中汲取滋养,将论坛共同打造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 厚植家国情怀讲好中华文明故事,让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信仰的朋友领略中华文明的魅力;发挥桥梁作用促进中华文化传播,让中华文化在海外生生不息、枝繁叶茂;开展全面对话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丰富住在国的多元文明样态。“我们将通过论坛进一步激发侨社和华侨华人传播中国文化的内生动力,扩大对外传播的有效覆盖面,让山东集聚更多世界目光。”冯尚伟说。

  据冯尚伟介绍,相较于前两届,今年的尼山世界华侨华人论坛主要有四方面的特点。

  论坛主题更加突出。围绕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主题,华侨华人论坛邀请了来自全国政协、国家民委的领导,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山东大学、新华社的学者,来自英国、马来西亚的专家,聚焦“华侨华人与中华文明”开展主旨演讲。

  人员构成更加多元。华侨华人论坛专门邀请了海外华文学校、华教机构负责人和齐鲁文化体验中心负责人参加,海外华文教育被誉为华侨华人社会的“留根工程”“希望工程”“民生工程”,海外华校是传播中华文化、增进中外文明交流的重要平台,本次论坛将更加重视发挥华文教育以文载道、以文化人的作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议题设置更加科学。围绕“华侨华人与中国式现代化”“华文教育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分议题,来自美国、加拿大、西班牙、意大利、塞尔维亚、日本、泰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侨领将开展互动式嘉宾访谈。

  活动内容更加丰富。根据论坛主题和嘉宾的人员构成情况安排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论坛开幕式结束后将赴孔府、孔庙、孔子博物馆参观考察,向嘉宾深度展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赴阅湖尚儒研学基地、等闲谷艺术粮仓、尼山圣境参观考察,让嘉宾深入理解中华文明的革故鼎新和与时俱进。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张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