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山东各口岸迎“双向奔赴”热潮

上半年累计超272万人次出入境
目前,济南国际机场口岸已开通10个国家地区、12条国际航线 济南边检站供图
点击查看原图
        商报济南消息 近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山东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获悉,今年上半年,山东各空港、海港口岸出入境流量显著增长,全省共查验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3.5万余架(艘)次,人员272.89万余人次,同比分别增长33.2%和80%,12367服务平台共接处来电10132通,满意率为100%。

  7月1日,搭载124名旅客的QW9911次航班从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飞往韩国济州,这标志着时隔4年5个月之后,青岛直达济州航线正式恢复,该航线每周一、三、五执飞。青岛机场边检站及时增加现场执勤警力,引导旅客有序排队、快速通关。与此同时,为保障54国旅客“144小时过境免签”顺利通关,山东边检总站还在青岛机场口岸设置过境免签前置服务中心,使旅客过境审批效率提升了50%。

  港兴通天下,港口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窗口。4月18日,载有5.9万余吨法国进口小麦的巴拿马籍“先锋”轮在日照港完货离港,这是日照港口岸首次进口法国小麦。日照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全流程高效保障载运船舶快速通关作业。

  “船舶抵港前,边检部门就办好了预检手续,实现了船舶到港即可作业,为船东节省了生产成本。”山东仁泽顺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经理葛振玖说。

  据悉,日照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针对载运“一带一路”货物、民生物资等特殊商品的国际航行船舶,“一船一策”打造定制化勤务模式,推行报备直办、优检先办、容缺快办“三办”模式和“常船舶”计划、“码上办”服务,优化边检查验流程,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实现船舶“零等待”作业、“零接触”查验、“零延时”放行。

  今年以来,山东边检总站积极响应山东海洋强省战略布局,以“边检服务之能”助力“地方发展之需”,高效落实国家移民管理局促进服务航运企业发展十六项新举措,出台《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十个融入”30项举措,精细化保障集装箱班轮、矿石货轮、大型游轮、LNG船舶、远洋渔船、钻井平台等特色鲜明的出入境业态,为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芷南 通讯员 金建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