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数智赋能产业升级 文化助力擦亮名片

看绿色发展的山东实践

        开放,是青岛与生俱来的气质与基因。一系列国家战略的叠加,让青岛站在了中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其中,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的建设格外引人注目。昨日,在论坛开幕前夕,来自24个上合组织国家的24位媒体代表先后参观采访了海信国际中心、海尔生态体验中心等,深入了解和感受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数智赋能

  “海尔电器质量过硬、外观好看,性价比很高,在我们国家这个品牌很受欢迎。”在现场采访时,有媒体代表为海尔竖起了大拇指。在海尔生态园,媒体代表们认真参观了海尔生态体验中心,深刻了解海尔如何从1984年一家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到现在深入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10亿用户家庭的发展历程。

  致力于数字转型,海尔集团在全球设立了10大研发中心、71个研究院、35个工业园、138个制造中心和23万个销售网络。在持续聚焦实业的同时,布局智慧住居和产业互联网两大主赛道,建设高端品牌、场景品牌与生态品牌,以科技创新为全球用户定制智慧生活,助推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数智赋能,在沿海城市青岛表现得尤为突出。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上,一艘艘货轮装载货物,有序离港。码头高度融合了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了集装箱作业的智能决策和系统管理,是全球领先、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也是世界首个“氢+5G”智能绿色码头。据了解,码头规划设计6个泊位,岸线总长2088米,码头前沿水深-20米,可停靠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舶,设计年吞吐能力520万TEU,配备自动化桥吊16台、自动化轨道吊76台、自动导引车83台。码头平均装卸效率达到36.2自然箱/小时,是全球首个超过人工码头装卸效率的自动化码头。码头从规划设计到建成运营,全部由“连钢创新团队”通过自主研发完成,取得了自动化码头总平面布局及详细设计、自动化码头业务流程体系等“五项突破”和自动导引车循环充电技术、大型机械“一键锚定”等“十大创新”。

  文化助力

  魅力青岛,也是文化旅游胜地。昨天,在青岛啤酒博物馆,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厂房,珍贵古老的酿造设备,以工业遗产展现啤酒酿造的发展史,融合现代化的啤酒生产线,动静间展现了百年青啤的发展历程和中国啤酒工业的发展历程。该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首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工业旅游创新单位、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是世界一流、国内首家专业啤酒博物馆。

  据介绍,青岛啤酒博物馆以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和独特的魅力,已经吸引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宾客纷至沓来,自开馆以来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超过千万人次。游客可以品尝最新鲜、最纯正的青岛纯生、原浆、黑啤、IPA、全麦白啤、皮尔森等特色啤酒,是品尝好啤酒,畅享欢聚时刻的快乐驿站,是青岛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全球眼光

  昨天上午,媒体代表还来到了海信集团,近距离感受55年来企业发展的成果和文化积淀。多年来,海信集团以显示为核心的B2C产业(消费者业务),始终处在全球行业前列;智慧交通、精准医疗和光通信等新动能B2B产业(政府与企业业务),海信也占据了全国乃至全球领先位置。其中,以显示和图像处理技术为核心,在视像产业生态链纵深布局,聚焦家庭、商用、车载3大场景,自主研发的ULED X和激光显示两大高端技术平台全球领先。2023年,海信系电视全球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二。海信系冰箱国内线下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二,冰箱出口额位居中国第三。海信空调首创前置混合新风技术,新风空调线下销售额占有率位居中国第二。

  如今,海信在国际上也成为了广为人知的品牌。在谷歌与凯度联合发布的《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中,海信已经连续7年成为海外民众最熟悉的排名前十位的中国品牌,产品远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赞助2016年欧洲杯、2018年世界杯和2020年欧洲杯、2022年世界杯、2024年欧洲杯等世界顶级体育赛事。海信是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两次获得“全国质量奖”。目前,海信拥有青岛、顺德、江门、斯洛文尼亚、南非、墨西哥等34个工业园区和生产基地,设有青岛、深圳、美国、德国等共26所研发机构,设有64个海外公司和办事处,拥有工程技术人员1万余人,硕士博士8000余人,初步建立了全球协同的研发体系。因持续研发绿色低碳技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等卓越表现,海信集团两度入选《财富》 中国ESG影响力榜。“通过实地参观我们看到中国的经济如何增长,作为上合组织成员,必须意识到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哈萨克斯坦《第一新闻网》 主编叶尔然·巴格达托夫表示,“希望海信可以到我们国家建厂,更多地关注欧洲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