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诗意白云湖 盛夏文旅季

水乡白云邀您共赏红莲盛景

        7月6日,“乡村好时节·乐动生活”主题年暨2024年白云湖生态文化旅游季盛大开幕。白云湖是山东境内比较集中的第一红莲观赏区,围湖远眺,上万亩野生红莲在湿地浸润下,花开繁盛,碧波万顷,引得游人如织。

  各地游客携亲带友,漫步于盈盈绿柳之下,流连于明媚水光之间,微风声、鸟鸣声、欢笑声,声声悦耳,共同勾勒了一曲文旅融合、祥和富足的乡村振兴交响乐。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崔艳红 通讯员 刘召岳 张晓雪

  三水汇聚 白云英英

  明朝《浚渠私说》记:“章丘西北,有湖一区,名曰白云湖,白云英英出其中,湖因以名。”追溯历史,白云湖形成于汉代,如今长江水、黄河水、百脉泉水在这里汇集。

  每逢盛夏,白云湖万亩红莲竞相绽放,盛装迎客。绕湖而行,一步一景,让人如在画中。灰鹤争鸣,鸳鸯戏水,鸟鸣树梢头,荷盛碧水间。放眼远观,红莲盛大如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于此有了最生动的写照。泛舟碧水,可见水鸟站立于植株之上,湖鱼游弋于莲叶周围。凝神细观,红莲嫩蕊凝珠、高雅清秀,阵阵清香随风而来沁人心脾,水天一色间让人流连忘返。

  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为白云湖竞相挥墨。“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一代词宗李清照曾泛舟湖上,兴尽晚归;“携朋访莲叶,浩浩何所之”,元代散曲家张养浩曾与友同游,发出哲学追问;“渔火错疑明月上,风帆相伴白云归”,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李开先曾夜泛白云湖,感受夜景悠远……

  如今,白云湖的各村也浸染了独特的文化气息,苏家码头、李家码头、娥女沟村等村名体现出滨河建村的痕迹,青龙古街、跨江石桥、雌雄双狮等名胜古迹讲述着老街旧巷的历史故事。

  万亩湿地 鸟儿汇聚

  生态美是白云湖最具显示度的闪亮标识。近年来,白云湖先后开展了退渔还湿、湖库清淤、湖库连通等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清理了湖区周边21个村庄的1544个鱼池,清淤1500万立方米,水域面积由3000亩扩大至2.6万余亩,湿地率达83.2%。如今的白云湖与东湖水库、白云水库共同构成“三湖湿地”生态格局,长江水、黄河水、百脉泉水“三水”在此汇聚,湖区水质达到了Ⅲ类标准,是章丘区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济南市面积最大天然湿地、山东省第三大湖泊。

  环境好不好,鸟儿来“投票”。广阔的水面上,茂密的蒲苇丛中,东方白鹳、金雕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天鹅、灰鹤等1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择此栖居;2014年“鸟中熊猫”震旦鸦雀首次出现,在此栖息、觅食,白云湖湿地不仅成为公众体验自然、享受自然的休闲场所,更成为人鸟和谐的生动写照。

  迎景借水 推进振兴

  行走在白云湖街道云湖南路,沿线苏码村、章历村、石北村等一个个村居周边,遍植荷花,荷、村、人,相宜共生,描绘了一幅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荷塘之上,荷花娇艳,荷叶清香,颜色各异,而在层层荷叶之下,则埋藏着村民们的“致富宝”。白云湖街道以荷为基,迎景借水,打造了连绵数十里的“荷香柳绿十里长廊”的云湖南路精品旅游线路。在这条线路上,瞄准了白莲藕生态农业这一广阔市场,大力引导群众发展浅水藕种植产业,沿线11个村流转土地1000余亩,建设白莲藕联盟种植基地,为群众增收致富打开了一条可持续的绿色道路。

  与此同时,荷产业的创新升级一直在探索中,今年新引入荷众苑项目,开发鲜切花种植,培植更适合观赏、更适宜保存、花期更长的荷花,通过打通包装物流渠道,让白云湖的荷花“开”到全国各地。

  白云湖的白莲藕,独具特色,颇有名气,吃起来嫩脆脆、水汪汪,落口消融,食而无渣,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如今,生态农业产业链向纵向发展,打造“荷小妹”特色农产品品牌,对荷叶、蒲公英、白莲藕3大品类进行深度加工,形成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年销售额突破600万元,带动周边80余位农户,每户每亩增收6000余元,远销全国各地。

  特色产业要“多点开花”,乡村振兴才能“硕果累累”。今年以来,街道充分利用空闲宅基地,引进食用菌种植,发展庭院经济。白云湖有丰富的食用菌原料玉米芯和充裕的劳动力,利用闲置庭院种植,没有噪音,没有污染,菌包废弃后,作为有机肥施到耕地里,促进农业的循环利用。食用菌种植一年可以种植四茬,并且不需要耗费太大的体力,为中老年人群提供了再就业的机会。截至目前,已完成六个高标准菌菇房建设。金蝉养殖是白云湖的又一张特色名片。自20多年前辛丰村就率先探索了果木经济与金蝉养殖结合发展道路,如今,金蝉产业链日益完善,从养殖到加工,再到金蝉文化艺术节等体验活动,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和经济效益。

  乡村潋滟,借水发展。一个个示范亮点特色更加突出,一条条精品线路不断显现,全域景观已全面铺开。正所谓乡村美如画,振兴正当时。

  诗情画意 文旅融合

  多彩活动是大家了解白云湖的窗口。一年一届的生态文化旅游季助力乡村振兴建设,推动文化旅游发展,成为“水乡白云”一张亮丽的文旅名片;“享半马激情品水乡白云”半程马拉松赛成功举办,800余名选手在此激情奔跑,实现了聚人气、育商机、增活力的有机结合;乒乓球“村超”联赛,吸引近千名乒乓球爱好者,掀起了群众体育运动高潮,让群众赛事生发出更大力量;村BA篮球赛进一步推动了白云湖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提升,彰显了“活力白云”的奋进之姿;白云湖红莲文化与湿地自然相互浸润,孕育着独特的廉洁因子,街道借此打造“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室内部分打造廉洁教育文化展厅,室外部分打造红莲文化景观,迎接了80余批次,5000余人次开展廉洁教育,广泛传播了“莲”“廉”文化,让文化建设更丰盈。

  诗意目的地,既要宜赏景,又要宜休闲。品珍馐,这里有湖畔美食、渔家盛宴。采下新鲜的荷叶、荷花、莲藕通过蒸、煎、炒、凉拌等烹饪方式,制作成炸荷花、荷叶卷、莲子汤等“荷花宴”,成为当地餐桌上靓丽的风景线。购优品,这里有荷香好物、非遗手造。荷叶茶、香水莲茶、荷叶面条、荷叶枕,弥漫了荷叶的清香,让人满载而归;苇草编织、葫芦雕刻、铜响乐器、根雕技艺,有浓厚的非遗文化气息,在手工艺人的手里,焕发着新活力。享生活,这里有夏日乡趣、缤纷活动。观览文艺演出、广场舞大赛、书画展,来一场视觉的冲击;摘果蔬、捉金蝉、摸鲤鱼,来一次乡土的体验。

  水乡风韵,碧水深情,红荷满湖,如诗如画。至此,白云湖不仅展现出“渔火错疑明月上,风帆相伴白云归”的娴雅风情,也浸润了“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人间况味。

  八方览水乡,一湖聚知音。水乡白云再次向您发出邀约,期待与您来一趟说走就走的心灵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