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放大校友经济

济南起步区打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首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揭牌
点击查看原图
        6月27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举办2024海右人才节起步区“核技术应用”专场活动,起步区首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揭牌,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与山东核电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济南起步区党工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复旦大学山东校友会、武汉大学山东校友会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佳宁

  产学研结合

  已研发10余款设备孵化1家公司

  核技术在工业、医疗、农业、环保、资源勘探、材料和公共安全等众多领域都有应用需求。济南起步区既是山东、济南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也是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主阵地。作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济南起步区发展核技术应用产业具有产业定位明确、科技研发实力强大、产业孵化与人才聚集、政策支持与机遇叠加以及市场需求广阔等优势,这些优势将共同推动济南起步区在核技术应用领域取得更大的发展成果。
  
  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面向公共安全、医疗卫生、高端制造等行业对核技术的应用需求,致力于解决“辐射安全监测”“医学影像”和“精密检测”等领域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共性关键技术,打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魏存峰介绍,自2022年11月正式入驻园区以来,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已研发10多款先进仪器设备及产品并实现市场推广应用和订单销售,已孵化了1家产业化公司。同时,核研院已争取到科研及人才项目近20项,获批10多个国家级、省市级科研平台。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大大推动了核技术应用产业在济南的布局发展。

  人才支撑

  首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揭牌

  活动中,备受关注的起步区首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揭牌,这标志着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在科研平台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又一重要成果。
  
  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马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济南起步区发展核技术应用产业具有产业定位明确、科技研发实力强大、产业孵化与人才聚集、政策支持与机遇叠加以及市场需求广阔等优势,这些优势将共同推动济南起步区在核技术应用领域取得更大的发展成果。
  
  作为起步区首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未来将如何发挥作用?马波介绍,未来将持续聚焦辐射探测、核能核电、精密无损检测、核医学分子影像及医用同位素研发等领域对人才的需求,聚集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不断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作为专门为取得博士学位的人员提供科研平台的机构,可以吸引和聚集大量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特别是围绕起步区乃至山东的产业定位,为产业培养具备深厚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马波说。
  
  与此同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作为桥梁,能够促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在企业中转化和应用,同时也将企业的实际需求反馈给科研单位,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通过开展前瞻性的研究工作,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方向和思路,推动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智慧碰撞

  校友经济赋能核技术产业发展

  校友经济正在逐渐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次专场活动整合了校友信息资源,聚集了来自核技术应用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共同探讨核技术应用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模式,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和智慧碰撞,为核技术应用事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党群工作部部长姜凌飞在致辞中表示,山东核电有限公司以及校友经济代表企业齐聚起步区,既是社会关心支持起步区建设的行动举措,又是起步区与各位深化合作的难得机遇。真诚希望能够以这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走进起步区、认识起步区,以“核技术应用”为开篇,共同促进后期的全面合作,为起步区加快建设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起步区也将以最大的诚意,积极搭建合作平台,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努力打造一流的科技生态环境,全力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