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门”不等于“毕业热门”
选专业,有门道
选报志愿对高考生和家长来讲是一件非常复杂、艰难、纠结的事情。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填报专业时应该注意什么?这是高考生和家长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
了解新形势把握大方向
首先,考生和家长要了解招生形势,有助于整体把握填报志愿的原则和方向,避免主观臆断。招生形势包括当年招生规定的调整、改革的一些举措以及报考人数、招生计划数等。
如何把握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方向?考生和家长可查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4年)》(简称专业目录)以及《教育部关于公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根据2024年专业目录,今年共有93个专业类,816个本科专业,分布于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学科门类。其中电子信息材料、软物质科学与工程、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生物育种技术等24种新专业今年正式纳入本科专业目录。
高职专业,可通过《2024年新设高职专科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审批结果》《省级人民政府审批设置实施专科教育高等学校备案名单》查看。
招生章程是高校有关招生规定、招生计划和录取规则等的政策性承诺,了解高校的招生章程对科学填报志愿有指导作用。招生简章是高校为招生编制的资料,包括院校的历史沿革、专业设置、学科优势、师资力量、博士硕士授予权、在校学生人数、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设置情况等。考生可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或高校网站,查阅、了解自己所选院校的招生章程和招生简章。涉及具体本科和高职专业,可以通过高校官网了解招生专业方向、院校优势及特色专业有关专业课程、培养目标等方面介绍。
想了解高校在考生所在省份是否有该专业招生计划,可参考所在省份当年下发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目录》。然后查阅高校公布的招生章程(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可查)并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即可了解专业录取分配原则,关注报考要求。
选专业要看发展前景
考生在填报志愿之前,要准确掌握山东今年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还应收集近年各院校(专业)在山东录取的考生人数,以及当年所处的大致位次。以上信息可以参考高校、各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一分一段表》、专业录取分数排名等,再结合自己的成绩位次进行分析,选择相匹配的专业。通过整理和对比这些信息,有助于考生分析预测各招生院校、专业的调档线与自己高考成绩之间的相关性,提高志愿的命中率。
急需紧缺学科引导专业反映国家发展的最新专业需求,相关高层次人才需求量大,也可以作为选专业的参照。比如近年为加快急需紧缺农林人才培养,教育部发布的《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以及推进新医科建设,引导高等学校加快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而发布的《服务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以往发布的新工科建设、新文科建设等也是值得关注的专业类型。
需要注意的是,专业的冷热是相对的,因时、因地而异,因此考生要多关注全球热点来把握各行各业的发展。十多年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法学、会计等专业非常热;前两年,IT行业相关的专业热到发烫;最近,大数据、人工智能方向开始火起来。冷热专业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因此,考生在选择专业时,首先应该遵循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不论该专业现在是否热门,说不定几年后这门专业会重新回到热门行业中。
此外,院校办学条件、招生要求和毕业生就业情况也是考生填报志愿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考生可以通过学校的招生章程、招生简章、网站等了解学校,要清楚所报院校是部属院校还是地方院校、是本科院校还是专科院校、院校及专业将来就业情况如何等。不同的院校和专业在就业范围、就业机会上还是有差异的,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时如果能考虑院校和专业近年来的就业形势,选择就业率高的院校和专业,将来毕业后的择业也就多了一份机遇。
特殊要求需特别关注
填报志愿还要了解招生相关规定,特别是与填报志愿密切相关的,如录取批次、志愿设置、投档办法、录取程序、录取照顾、录取体制和办法、体检指导意见等。
如专业是否有体检、语种、选考科目、单科成绩等方面的特殊要求。有的专业与考生身体状况有关联,如航海类、医学类等专业受视力、色觉、器质性健康状况的限制;语言类专业有外语语种要求,如英语、法语、德语等专业要求考生外语语种为英语。部分院校按专业学习要求,会对单科成绩和外语口语等方面提出规定。如一些对外经济、对外贸易、外语类院校及专业、科技外语及各种专门用途外语等专业一般有外语口试要求,考生报考时需要有外语口试成绩或单科成绩符合要求。建筑学专业一般要求考生有绘画基础,有些高校在学生入校后会加试绘画等。
对于高考改革省份的考生,需特别注意选考科目必须符合高校的选考科目要求。2024年起,学校大部分“理工农医”类专业的选考科目调整为物理+化学,部分专业要求选考生物或物理或地理,还有部分专业依然不限选考。有些高校个别专业可能对高考相关科目成绩还有一定的要求,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也应注意收集、研究这方面的资料和信息。
还有一些定向就业的专业也值得关注,公费师范生、免费医学生、农林技术等会有相关要求,入学需要签订定向就业协议,毕业后按定向培养协议到指定地区就业。这类专业适合确定就业意向的考生报考,如对此类专业感兴趣,可提前了解各地发布的相关政策。
关注修业年限,比如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相关专业等,这类专业修业年限基本都为五年制。还有一些高校开设五年以上的“长学制”专业面向高考生招生,包括开设医学八年制高校,如北京大学医学部、清华大学、复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长学制专业尤其是本硕、本博贯通培养的项目,因其学科实力出众、培养特色显著,专业录取分数往往比较高,各高校对长学制尤其是贯通培养模式实行动态分流机制,并不是被录取就可高枕无忧。考生报考这类长学制专业要注意,在规划未来发展基础上理性选择。
最后,祝今年的考生们金榜题名,都能被录取到适合自己的专业!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
了解新形势把握大方向
首先,考生和家长要了解招生形势,有助于整体把握填报志愿的原则和方向,避免主观臆断。招生形势包括当年招生规定的调整、改革的一些举措以及报考人数、招生计划数等。
如何把握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方向?考生和家长可查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4年)》(简称专业目录)以及《教育部关于公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根据2024年专业目录,今年共有93个专业类,816个本科专业,分布于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学科门类。其中电子信息材料、软物质科学与工程、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生物育种技术等24种新专业今年正式纳入本科专业目录。
高职专业,可通过《2024年新设高职专科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审批结果》《省级人民政府审批设置实施专科教育高等学校备案名单》查看。
招生章程是高校有关招生规定、招生计划和录取规则等的政策性承诺,了解高校的招生章程对科学填报志愿有指导作用。招生简章是高校为招生编制的资料,包括院校的历史沿革、专业设置、学科优势、师资力量、博士硕士授予权、在校学生人数、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设置情况等。考生可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或高校网站,查阅、了解自己所选院校的招生章程和招生简章。涉及具体本科和高职专业,可以通过高校官网了解招生专业方向、院校优势及特色专业有关专业课程、培养目标等方面介绍。
想了解高校在考生所在省份是否有该专业招生计划,可参考所在省份当年下发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目录》。然后查阅高校公布的招生章程(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可查)并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即可了解专业录取分配原则,关注报考要求。
选专业要看发展前景
考生在填报志愿之前,要准确掌握山东今年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还应收集近年各院校(专业)在山东录取的考生人数,以及当年所处的大致位次。以上信息可以参考高校、各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一分一段表》、专业录取分数排名等,再结合自己的成绩位次进行分析,选择相匹配的专业。通过整理和对比这些信息,有助于考生分析预测各招生院校、专业的调档线与自己高考成绩之间的相关性,提高志愿的命中率。
急需紧缺学科引导专业反映国家发展的最新专业需求,相关高层次人才需求量大,也可以作为选专业的参照。比如近年为加快急需紧缺农林人才培养,教育部发布的《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以及推进新医科建设,引导高等学校加快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而发布的《服务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以往发布的新工科建设、新文科建设等也是值得关注的专业类型。
需要注意的是,专业的冷热是相对的,因时、因地而异,因此考生要多关注全球热点来把握各行各业的发展。十多年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法学、会计等专业非常热;前两年,IT行业相关的专业热到发烫;最近,大数据、人工智能方向开始火起来。冷热专业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因此,考生在选择专业时,首先应该遵循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不论该专业现在是否热门,说不定几年后这门专业会重新回到热门行业中。
此外,院校办学条件、招生要求和毕业生就业情况也是考生填报志愿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考生可以通过学校的招生章程、招生简章、网站等了解学校,要清楚所报院校是部属院校还是地方院校、是本科院校还是专科院校、院校及专业将来就业情况如何等。不同的院校和专业在就业范围、就业机会上还是有差异的,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时如果能考虑院校和专业近年来的就业形势,选择就业率高的院校和专业,将来毕业后的择业也就多了一份机遇。
特殊要求需特别关注
填报志愿还要了解招生相关规定,特别是与填报志愿密切相关的,如录取批次、志愿设置、投档办法、录取程序、录取照顾、录取体制和办法、体检指导意见等。
如专业是否有体检、语种、选考科目、单科成绩等方面的特殊要求。有的专业与考生身体状况有关联,如航海类、医学类等专业受视力、色觉、器质性健康状况的限制;语言类专业有外语语种要求,如英语、法语、德语等专业要求考生外语语种为英语。部分院校按专业学习要求,会对单科成绩和外语口语等方面提出规定。如一些对外经济、对外贸易、外语类院校及专业、科技外语及各种专门用途外语等专业一般有外语口试要求,考生报考时需要有外语口试成绩或单科成绩符合要求。建筑学专业一般要求考生有绘画基础,有些高校在学生入校后会加试绘画等。
对于高考改革省份的考生,需特别注意选考科目必须符合高校的选考科目要求。2024年起,学校大部分“理工农医”类专业的选考科目调整为物理+化学,部分专业要求选考生物或物理或地理,还有部分专业依然不限选考。有些高校个别专业可能对高考相关科目成绩还有一定的要求,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也应注意收集、研究这方面的资料和信息。
还有一些定向就业的专业也值得关注,公费师范生、免费医学生、农林技术等会有相关要求,入学需要签订定向就业协议,毕业后按定向培养协议到指定地区就业。这类专业适合确定就业意向的考生报考,如对此类专业感兴趣,可提前了解各地发布的相关政策。
关注修业年限,比如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相关专业等,这类专业修业年限基本都为五年制。还有一些高校开设五年以上的“长学制”专业面向高考生招生,包括开设医学八年制高校,如北京大学医学部、清华大学、复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长学制专业尤其是本硕、本博贯通培养的项目,因其学科实力出众、培养特色显著,专业录取分数往往比较高,各高校对长学制尤其是贯通培养模式实行动态分流机制,并不是被录取就可高枕无忧。考生报考这类长学制专业要注意,在规划未来发展基础上理性选择。
最后,祝今年的考生们金榜题名,都能被录取到适合自己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