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德国战车”露短板“B计划”启动?

        日前,2024德国欧洲杯小组赛进入尾声,随着东道主德国队1比1战平瑞士,A组小组赛全部结束。最终,德国队以7分小组头名的身份出线,瑞士则以小组第二名身份晋级淘汰赛,第三名的匈牙利待定,仍有出线的机会。关于A组战况,少了惊心动魄的“欧亨利式”结尾,趣味性降低,似乎也正是本届欧洲杯的写照。
  
  或许是前两轮踢得太顺,小组赛最后一轮德国队所暴露出的“松弛感”,差点让德国队“翻车”。
  
  这也能够看出,德国队在手握6分的情况下,没有了开赛之初的那种“紧张感”,心理或多或少出现了松懈的情况。尽管,德国队主帅纳格尔斯曼赛后坚持认为,这场比赛仍是严阵以待,只是没能在上半场早早确立进球,从而延误了最佳战机。
  
  或许,德国队小组赛末轮主动踩下“刹车”,也并非不能理解。自2016年欧洲杯扩军后,小组赛“水”着踢似乎成为常态,毕竟小组第三名也有出线机会,各队在手握出线主动权后,便会选择观望,为淘汰赛选择对手“算计”,这也导致小组赛的观赏性降低。

  “缓慢、缺少活力。”知名媒体人詹俊在赛后指出了德国队所暴露出的问题。但换个角度来讲,换人的成功,也不由让人猜测,这是否是德国队为淘汰赛所做的战术演练?从某方面讲,德国队近些年之所以在大赛中沉寂,与战术的选择不无关系。为了追赶现代足球的脚步,德国队甚至不惜摒弃高空球优势,将方向转移到“走地面”,这也让球队付出代价。只是,德国人的固执难以改变,新帅纳格尔斯曼骨子里依旧是“技术流”的代表,在锋线选择上的首选仍是脚下有活的哈弗茨,对于高中锋,似乎并不钟爱。就像此役对阵瑞士,即便球队难以攻破对手球门,纳格尔斯曼仍不愿换下哈弗茨,中锋菲尔克鲁格也是拖到第76分钟才披挂出场。而菲尔克鲁格出场便有效果,他再一次攻入关键进球向纳格尔斯曼证明着自己。
  
  只是,在赛后纳格尔斯曼评价菲尔克鲁格时似乎仍在强调,他是一名优秀的“替补球员”。对于德国队的优势所在,几乎尽人皆知,这样的道理对于纳格尔斯曼而言,并非难以理解。即便他坚守着自己的执着,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终究需要顺应时势,回归实际的考量。毕竟,欧洲杯的淘汰赛阶段,才是“亮剑”的开始。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李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