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非遗盛会不散场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济南市主题活动收官
        泉城初夏,山色满城,泉光潋滟。6月8日—10日,一场文化盛宴在济南隆重开启,在展现城市文化底蕴的同时,也别出心裁地秀出了泉城非遗新体验。活动现场,数十项非遗项目汇聚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众多优秀非遗项目及传承人与广大市民共同奔赴了一场非遗之约。10日下午,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济南市主题活动圆满收官,名为“泉城非遗”的盛会却仍未落幕。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洋 实习生 孙骐越

  如约而至

  岁岁非遗,今又非遗。每年一度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让初夏的济南涌动着别样的文化活力。千佛山脚下,活力的花鞭鼓舞展现龙腾虎跃的精神,悠扬的戏曲联唱唱出了“曲山艺海”的风情。6月8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济南市主题活动启动仪式上的非遗表演生动而精彩,让广大市民在动人的表演中感受济南非遗的强大感染力。

  不仅是思想特质的具体呈现,更是文化在历史变迁中留下的清晰印痕,在无数次传承与发展、展演与互动中,一批优秀的非遗传承重复着对自身精神内涵的洗练,其文化价值得以历久弥新。凸显济南刺绣杰出成就的鲁绣技艺、历经千万次锤打方能制成的章丘铁锅、唯有用“金刚钻”才能完成的锔瓷工艺……活动现场,数十项非遗项目齐聚一堂,济南的城市特色因而尽显无遗。

  由此,主题活动现场,不同非遗项目以各具特色的方式与广大市民相遇、相知。连续多年的活动举办,也让众多非遗传承人对这场“盛会”有了特殊的感情。“之前每到6月份,我几乎都在山中度过,很少有机会来到城市里,”蜂蜜酿造技艺非遗传承人李明亮向记者表示,本次是他连续第四年来到活动现场,频繁地参与不仅让自己精心酿制的蜂蜜收获了一票忠实客户,自己也逐渐领略到了济南非遗的丰富与多彩,“只要它还举办,我一定还来参加。”

  非遗传承

  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实现创新。近些年,诸多非遗领域的重要创举在济南落地开花,本次活动同样成为了这些重要举措的展示窗口。

  从零散的社会团体到专业的志愿服务团队,一年来,在济南的大街小巷,越来越多的人有了一个共同的称号——“泉润非遗”志愿服务队。自去年成立以来,志愿者们扎根非遗事业各个领域,积极投身于非遗保护传承实践中,成为了济南非遗工作成果的有力注脚,济南市非遗志愿服务由此越发制度化、规范化。

  从单打独斗的非遗传承人、媒体人,到训练有素的“泉城非遗推荐官”,一项简单的荣誉背后却意味着身份与责任的转变。“推荐官”们变热爱为动力,以策划定“乾坤”,从不同视角、领域出发,贡献出了一场交相辉映的非遗传播盛宴,搭建起了泉城非遗的宣传传播矩阵,也为非遗活态转化贡献了“济南经验”。

  从非遗工坊到非遗打卡点,非遗场所的升级与转型同样来到了“正在进行时”。空间概念转变的背后显然有着更为深入的考量:非遗不仅能吃、能用,更能游、能赏。一批非遗打卡点星罗棋布于济南各处,借由文旅活动,让非遗与群众的“接触面”更加宽广,而通过场所的加持与“赋能”,各品类的非遗项目同样获得了相较以往更为丰富的呈现形式。

  引领风潮

  非遗精彩不断上演,随着活动逐渐进入尾声,不少游客仍然大呼“不过瘾”,希望还能获得更多鲜活生动的非遗体验。与此同时,线下活动还未告一段落,线上的精彩早已“接踵而至”。

  从整合个体资源,到建设传承链条,非遗的发展离不开系统性的支持与宣推。随着传统工艺品牌共创三年行动计划的正式启动,以黄河泥陶塑、鲁绣与锡铁器为代表的济南非遗传承将通过多种媒介更加频繁地出现在非遗爱好者面前。多形式、多层次的全媒宣传,将助力提升三大传统技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让非遗更加贴近生活同样离不开大众的“口耳相传”,多元化展示让泉城非遗更加多彩。在快手平台,一颗种子同样已经种下。“#济南非遗秀出国际范儿”话题下,由各位非遗传承人、自媒体博主等联袂贡献的“非遗大餐”也将在不久之后陆续登录平台,在传统与新潮的持续碰撞下,泉城非遗将持续迸发出别样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