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山东省济南第十一中学 搭建多元成长平台,唤醒学生自主发展潜能

人尽其才,助力学生找准“人生赛道”

学校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发展平台,激发学生潜能
点击查看原图
济南十一中辩论队获济南市第六届“泉城·新青年杯”普通高中学生辩论赛冠军
点击查看原图
        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中小学星级图书馆、济南市第六届“泉城·新青年杯”普通高中学生辩论赛冠军……在刚刚过去的五个月里,济南十一中喜报频传,荣誉的获得是办学水平不断提升的有力印证。近年来,学校秉承“人尽其才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尊重个体差异,为学生搭建多元成长平台,助力学生发掘自身潜力,找准“人生赛道”,成就未来无限可能。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樊鹏莉

  思辨教育开出“希望之花”
  特色高中建设驶入快车道

  在前不久结束的济南市第六届“泉城·新青年杯”普通高中学生辩论赛中,济南十一中辩论队经过三轮激烈角逐最终问鼎冠军,队员们卓越的思辨能力、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表达能力获得了评委专家的一致认可。七年时间、六届市赛,济南十一中辩论队从“一匹黑马”成长为“常胜将军”,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学校思辨教育的引领下发掘出更多潜力,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夺冠的背后是学校思辨教育的长久积累,而冠军的意义也并不仅仅是一座奖杯。多年来,济南十一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学校副校长滕岩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学生入校的第一年开始,喜欢辩论的学生就可以参加辩论社团,从班内辩论到校级辩论比赛,再到市赛、省赛,我们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辩论资源和平台,帮助学生提高辩论能力和综合素质,辩论队的指导教师在承担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也会利用晚自习和课余时间对辩论队队员进行系统培训和指导。”滕岩表示,一批批学生在参与辩论、学习辩论的过程中变得眼界更开阔了、知识储备更丰富了,状态更加自信阳光了,不少优秀辩手也在综合评价招生中找到了自己的升学路径,看到了更多希望。“思辨教育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他们的沟通技巧、抗压能力,而这些意志品质也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除了思辨教育,近年来,济南十一中“多点开花”,艺体特色教育成绩显著,在全国、省、市各级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为高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体育人才。

  去年10月18日—22日,第四届青少年健身操舞技能大赛总决赛、山东省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在青岛市城阳区举行,济南十一中从全国18省市的400支代表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有氧健身操自选动作特等奖第一名、集体花球啦啦操自选动作特等奖第一名,团队获最具人气奖,教练傅红梅老师被评为优秀教练员,队员张玥莹被评为优秀运动员。

  全国国防特色教育学校、国际生态学校、省级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最具办学特色学校、高等学校与普通高中联合育人省级试点学校、山东省健美操特色高级中学、山东省文明校园、济南市首批新优学校、济南市首批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实验校……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一所成立近70年的学校,长久以来,济南十一中不断将特色做优、将优势做强,致力于打造人文与科学相融合、以人文见长的特色高中,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发展平台,唤醒学生成长的内在力量、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

  打造敬业、专业、乐业教师团队
  “小切口”做育人“大文章”

  优秀的教师团队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决定着学校的育人水平,“我们之所以能取得累累硕果,是因为我们有一支敬业、专业、乐业的教师团队,有求真务实、和谐向上的育人氛围。”杨滨称,目前,学校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团队。高级教师、骨干教师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帮助青年教师磨炼“真本领”,加快成长步伐。

  去年,学校教师姜夕吉获评“泉城杰出教师”、李琦玥获评“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杨春英获评“2023年济南市教育育人楷模”; 八位青年教师经过层层选拔入选济南市教育局新课堂项目;三位老师的课例被评为省级优课。徐雪利、王晓娜获得济南市基础教育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王晓娜获评济南市首批家庭教育指导名师。一年来,59人次在全国、省、市各类比赛中均取得佳绩。

  在济南十一中,还有一支有学识、有担当、肯钻研、乐奉献的班主任团队。“我们从班主任会议这一‘小切口’入手,聚焦班主任关键育人能力,每一次的班主任会议都会有一名班主任分享育人故事,就真实、具体的育人案例展开探讨,不断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提高育人效能。”学校副校长张海龙介绍道,班主任是最了解学生、离学生成长最近的人,在塑造学生的品德、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指导学生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直面‘痛点’,找到‘破点’,用爱和智慧引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班主任育人有方法、学生成长有动力。济南十一中通过每周表彰、每月颁奖,提升学生学习信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为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影响和带动学生,激发学生内在思考和情感共鸣,让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

  近几个月,张海龙还开设了“与你谈心”讲座,从《西游记》、汉字解析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与学生开展心灵对话,培养学生卓越的学习品格和坚韧的意志品质。“在‘大德育’的氛围中,老师们在观念养成、性格培养等方面给予学生更多引导,而学生们也通过各种途径收获了自己的成长内驱力。”张海龙说。

  五育融合提升核心素养
  为学生提供更多可能

  今年1月,济南市教育局公布了第三批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名单,济南十一中综合实践活动、心理健康两门学科成功入选。

  “我们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核心,建构横向关联、纵向衔接的学科课程群和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特色跨学科课程群。”滕岩告诉记者,学校打破了传统课堂的限制,构建“基础+兴趣+发展”课程体系,形成了自然类、科学类、文化类、调研类四大子课程,学生可以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先实践后研究”,在真实实践体验中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滕岩表示,学校以社团为切入点,自主开发STEAM课程、学科竞赛、创客课程、医学特色项目等课程,打造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人工智能课程群。与齐鲁工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滨州医学院等高校实施联合育人,引入大学先修课程,为山东省综合素质评价招生提供优质人才。

  身心健康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必要条件,多年来,济南十一中心理教研组依托专业团队,推进心理课程建设:打造“心理课程超市”,研发四种课程体系;调配“心理营养大餐”:打造线上课程,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专栏,实现心理学习全覆盖;此外,学校还通过组织家庭教育读书会,助力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知识及科学的教育方法,提升家长家庭教育的水平,凝聚家校智慧合力。

  杨滨表示,“我们将2024年定为学校的‘质量突破年’,以多样化教学模式推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立足课堂教学主渠道,校内校外相融合,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培养自信、阳光、自砺、自强,有能力有担当的优秀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