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山东省济钢高级中学 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

关注每一个,师生“幸福感”爆棚

高三学生离校时,校领导鼓励加油,给学生满满的仪式感
点击查看原图
心理游园会上,学生写下自己的“小确幸”
点击查看原图
各类丰富的活动让学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点击查看原图
        “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老师很负责,把孩子交给学校我们放心”……这是济钢高中学生家长在学校微信公众号内的留言。

  “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这是济钢高中党委副书记、校长桑胜旺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被诸多学生和老师记在笔记本扉页上的一句话。如今,这句话不是一句空喊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教学教研、德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安全守护等方方面面,是全体“钢中人”努力打造新时代示范式高中的有力践行,是学校助力济南教育高质量发展发出的最强音。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雯雯

  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种子

  今年2月,济钢高中心理剧《心声》在全市开学心理第一课中进行展演。《心声》这部作品表达的是关于家庭、理解和成长的温馨故事,演出效果广受好评。该剧此前获得了“2023年济南市中小学十佳校园心理剧”荣誉称号。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关注和应对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全社会非常重要的课题。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郭荣老师向记者表示,学校秉承“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理念,在学校原有心理咨询室的基础上,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层次,成立了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组建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剧、沙盘游戏、游园会等活动。“我们还会通过电话、微信、QQ 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跟踪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及时疏导,为学生排忧解难。”郭荣说。

  此外,每年学校还会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节。今年已是第13个年头。5月24日,对学生们来说是个“大日子”。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邀请高一年级全体同学写了一封“给未来的信”。这封信是写给两年后的自己的。写好后,由各班心育委员收集好信件,用丝带捆在一起,在封箱仪式时将其放入箱子中。这样的仪式感,旨在让学生在心中种下一颗能量种子,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希望两年后的高考能助力学生奔向美好的未来。

  在同一天,2号教学楼南侧的小广场上还举行了“守护心灵相伴同行快乐成长”心理游园会。广场被划分为不同的活动区,老师和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体验多样的心理活动。郭荣介绍,“留‘夏’美好快乐成长”活动记录了同学们的快乐故事和最美的笑脸;在“看见确幸向阳生长”发现身边的“小确幸”作品展中,同学们分享的每天的“小确幸”让大家看到更多的温暖和幸福。“我们还邀请校长、书记和卡通玩偶互动、合影,那一刻,每个人的内心都是轻松愉悦的,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郭荣说。

  探究学习,遇见“节”点的美好

  对学业压力较大的高中生来说,如何通过有效方式缓解压力,是学校教学和德育管理工作的重难点。这些年,济钢高中的管理团队一直在“破题”,并逐步给出了学生、老师、家长满意的答案。

  学生发展部主任王书军告诉记者,学校的“节日”特别多,“造节”能力很强,学科节、体育节、合唱节、艺术节、游园会……校园里的配电箱、井盖,操场外的一面白墙,都成了画布,被美术组搞成了“涂鸦节”;校园里的樱花开了,也成了语文学科、生物学科的天然教具。

  5月初,高一年级化学学科节创设的“努‘锂’学习,‘钾’入活动”元素周期表创意设计大赛,118个元素在学生们的笔下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高一生物组的老师们组织了“指尖上的生物艺术——生物模型制作大赛”。比赛要求学生利用身边的资源材料,展示《减数分裂》的过程。此前,生物组老师还带领学生开展发酵食品制作的项目化学习活动,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我们提前下发项目任务,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明确发酵食品制作流程及原理,制作计划并撰写实验报告;在家中完成发酵食品后带到学校进行展示,邀请全校师生品尝。泡菜、果酒、酸奶……就连食堂阿姨也对孩子们的手艺赞不绝口。”生物老师程贵金对记者说。这样的项目式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生物科学知识,还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更体会到了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科学融入生活,更加热爱生活。国际数学日时,数学组通过举办思维导图手绘和手抄报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脉络,领略数学的魅力。

  你以为只有理化生可以玩转学科节?那你就错了,文科的学科节更多了一份浪漫。语文素有“百科之母”的称号,是学好所有学科的基础。高一年级举行的美文摘抄、高二年级举行的以“礼赞经典,传承文化”背诗活动,让学生尽情领略汉字的美、诗词的美、感受传统文化的特有魅力。英语读后续写大赛将英语学科节推向了高潮。该活动旨在激励学生在主题语境中灵活运用所学词汇、语法和写作技巧,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培养英语思维。政治组也不甘落后,他们在高一年级举办“青春·遇见——感初心担使命”主题手抄报展评活动,引导学生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行力量; 他们还将思政小课堂连接社会大课堂,陆续开展了“圆梦行动15年”公益活动等研学活动。美术、音乐、体育学科就更不用说了,体育节、运动会、班级艺术节……不仅助力学科教学,在各类比赛中摘金夺银,更成为学校艺体教育的靓丽名片。

  副校长王文涛表示,学校一直践行“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理念,把“幸福教育”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始终,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主动探究、尽情展现、分享快乐、收获幸福。

  相约同行,“一日一研”促成长

  “最近什么事让你印象深刻?你觉得自己有变化吗?”走在济钢高中的校园里,随机向几位不同年龄段、不同学科的老师抛出这些问题,答案则是惊人的一致:“一日一研”活动。

  记者注意到,在每个老师的办公桌上,抑或教学楼的走廊上,总能看到学校“一日一研”活动的进度表。随着桑胜旺提出开展的“一日一研”活动的全面推广,打造“学生主体,学情主导,教师助推”的高效课堂,也成为全体教师的教育共识。他说:“学校教育就要以学生为中心,学校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需要开展。只要对学生成长有帮助的,不论多难,我们都会做。”学校的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都不能脱离教学一线,全部都要包科听评课,全程参与各学科的“一日一研”活动,确保活动高质量运行。而在“一日一研”活动中,老师们也确实感受到了提升与变化。老教师主动分享教学经验,青年教师时常提出一些教学新思路,大家在“头脑风暴”中相约而行,共同成长。

  此外,学校还通过举行青年教师赛课、青年教师座谈会等活动,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鼓励青年教师们把“学习、实践、思考”这样一条路坚持走下去,在一轮一轮的循环中成长;把“爱心、细心、责任心”融入教育教学,在点点滴滴中守护教育、守护学生。

  在桑胜旺看来,从“立起来”到“好起来”再到“强起来”,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提高,反哺于课堂和学生,既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也为学生构建幸福的教育生态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