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6大传统产业+9大优势产业

我省现代化工业体系“施工图”出炉

        商报济南消息 近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召开“牢记嘱托走在前挑大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邀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加快打造现代化工业体系情况。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我省着力培强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元宇宙等未来产业,着力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新动能新优势。

  现代化工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重要基础和核心。发布会上,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王茂庆表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工业经济作为头号工程来抓,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引领全省上下创新实施一系列务实举措,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更是山东的深厚‘家底’。发展过程中我们没有把传统产业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而是不断地立足基础优势和发展趋势,优化布局、改造提升。”王茂庆介绍,我省将以冶金、石化、轻工、建材、纺织服装、机械等支撑性强的传统产业为重点,深入实施技改升级行动计划,逐个研究制定改造提升方案,推动“万项技改、万企转型”。同时,以高端化工、汽车、智能家电、工业母机、轨道交通、海工装备、农机装备、高端铝材、现代食品等竞争性强的特色领域为重点,整合对接科技研发、原型设计、工艺创新等最新成果,加力锻造关键核心技术,打造更多山东制造新名片。

  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我省在持续做优传统优势产业“家底”的同时,着力塑造新兴未来产业引擎。

  据了解,近年来,我省着力培强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元宇宙等未来产业,着力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新动能新优势。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大幅高于面上工业增速;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2023年已达到51.35%。在未来产业布局方面,着力培育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加速市场化产业化进程,支持济南、青岛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推动济南空天信息、青岛人工智能、潍坊元宇宙、烟台东方航天港等一批特色园区逐步成长。

  王茂庆表示,下一步,我省聚焦9大新兴产业,在培育壮大上持续加力。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医药、绿色环保、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安全应急装备、磁悬浮等引领性强的关键领域为重点,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支持多路线平行探索和交叉融合,打造新技术应用场景,建设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培育更多能够引领产业升级、抢占发展制高点的新兴支柱产业。同时,聚焦7大未来产业,在超前布局上持续加力。以元宇宙、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未来网络、量子科技、人形机器人、深海空天等成长性强的新赛道为重点,加快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发展计划,强化应用场景创新牵引,优选储备未来产业领域高层次人才,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同步发展。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