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济南“真金白银”助力创新医药发展

制药单位一年累计最高可奖2000万元
        商报济南消息 6月6日上午,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济南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4年)》(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会上获悉,此次出台的《若干措施》已于2024年6月1日正式印发实施,《若干措施》聚焦临床研究、药械审批、临床应用等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全链条,提出“八个支持”,共33条措施。
  
  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是济南市四大主导支柱产业之一,发布会上,济南市政府副市长李国祥介绍,2023年,济南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03家,实现营业收入2229.6亿元。从产业规模看,现有医药制造业规上企业86家、医疗器械制造业规上企业41家。从研发创新看,济南市累计药品批准文号1333个,2—3类医疗企业批件1397个,通过一致性评价药品279个,均居山东省首位。从产业布局看,“双核双谷多园”空间布局集群生态持续优化,济南市8个重点园区2023年实现营收288.8亿元,同比增长11.2%。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我们在已有政策基础上,进一步聚焦‘创新医药’这一前沿领域,研究起草了《若干措施》。”发布会上,李国祥说。
  
  记者了解到,《若干措施》明确指出要支持创新医药临床研究提质增效,对进入Ⅰ、Ⅱ、Ⅲ期临床试验研究的1类新药(同一品种不同适应症或不同剂型的合并计算),每个项目分档给予研发单位200万元、300万元、5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同一年度每家单位累计最高可获得奖励2000万元。同时,济南将推动立项审查、伦理审查、合同审查等工作同步开展,将临床试验启动用时压缩至28周以内。

  “在优化工作流程方面,《若干措施》指出要支持创新药械加速审评审批。”发布会上,李国祥说。记者了解到,济南将推动上市药品“补充申请审评时限”从200日压缩至60日,并将无源医疗器械平均检验时限由90个工作日缩减至60个,有源产品由130个工作日缩减至90个。支持特医食品及医美产业发展,特医食品每个批件奖励100万元、最高奖励300万元;成功上市的自主创新医美抗衰产品每个奖励10万元、最高50万元。

  强化保障机制,支持创新医药临床应用也是《若干措施》的政策之一。据李国祥介绍,《若干措施》鼓励医疗机构优先使用创新产品,对医疗机构使用创新产品,按使用量价值的5%给予奖励,单个医疗机构每年可获得奖励不超过500万元。另外,《若干措施》鼓励新药、新型医疗器材研发,对承诺落地生产的创新产品给予一定奖补。对新获得批件或注册证书且生产、结算的创新产品,按以下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1类新药每个品种奖励3000万元,同一年度每家企业最高可获得奖励1亿元;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或甲、乙类医用设备每个品种奖励300万元,其它第三类医疗器械每个品种奖励100万元,同一年度每家企业最高可获得奖励600万元。
  
  发布会上,李国祥表示,《若干措施》还提出要支持创新医药应用渠道拓展;支持创新医药开展国际贸易;支持健康医疗数据赋能医药创新;支持医药企业多元化融资;支持医药企业提升发展质效。其中,为推动优质医药企业多渠道上市融资,将根据企业上市进程分阶段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助。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张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