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创历史新高
山东晒出2023年生态环境“成绩单”
商报济南消息 6月6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省生态环境厅主要负责同志等解读《2023年山东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根据国控站点监测结果,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5.6%,历史性位列全国第三,国家下达我省的生态环境年度指标计划全面超额完成。
发布会上,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侯翠荣介绍,2023年,全省上下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国家下达我省的生态环境年度指标计划全面超额完成,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居全国前列,在中央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成绩名列前茅。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在大气环境方面,去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37.4μg/m3,连续第三年达到“30+”水平,优于“十四五”年度目标10%以上。
水环境方面,2023年,全省153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83.7%,同比改善0.7个百分点,超年度目标15.1个百分点;Ⅴ类及以下水体动态清零。黄河干流全线稳定保持Ⅱ类水质,主要支流水质优良率达100%。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5.6%,首次进入全国前三名,同比提升10.2个百分点,超过年度目标4.6个百分点。同时,我省有4个海湾成功入选第二批共12个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数量全国第一。
此外,我省城市区域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全省辐射水平保持稳定。在自然生态方面,2023年,全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面积22.06万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38个,面积50.77万公顷。全省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2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1个。
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徐本亮表示,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心系“国之大者”,积极履行生态保护修复统一监管职责,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为美丽山东建设筑牢坚实基础。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加大自然生态保护力度,在进一步健全协作机制、加强监管能力、拓宽“两山”转化路径上持续发力,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奋力谱写好美丽中国建设的山东篇章。
◎本组撰文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王琳
发布会上,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侯翠荣介绍,2023年,全省上下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国家下达我省的生态环境年度指标计划全面超额完成,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居全国前列,在中央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成绩名列前茅。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在大气环境方面,去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37.4μg/m3,连续第三年达到“30+”水平,优于“十四五”年度目标10%以上。
水环境方面,2023年,全省153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83.7%,同比改善0.7个百分点,超年度目标15.1个百分点;Ⅴ类及以下水体动态清零。黄河干流全线稳定保持Ⅱ类水质,主要支流水质优良率达100%。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5.6%,首次进入全国前三名,同比提升10.2个百分点,超过年度目标4.6个百分点。同时,我省有4个海湾成功入选第二批共12个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数量全国第一。
此外,我省城市区域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全省辐射水平保持稳定。在自然生态方面,2023年,全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面积22.06万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38个,面积50.77万公顷。全省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2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1个。
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徐本亮表示,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心系“国之大者”,积极履行生态保护修复统一监管职责,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为美丽山东建设筑牢坚实基础。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加大自然生态保护力度,在进一步健全协作机制、加强监管能力、拓宽“两山”转化路径上持续发力,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奋力谱写好美丽中国建设的山东篇章。
◎本组撰文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