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处理每一起警情
这个派出所推“一警情三推送”

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区分局智远派出所在工作中创新制定“一警情三推送”制度

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基层部门,是平安建设的基石和服务百姓的第一线。派出所平日里的工作较为繁琐和细碎,承担着辖区里各类警情——调解矛盾纠纷、治安防范、救助群众、打击犯罪等……每天处理的警情量对民警的心理和身体也是极大考验,如果将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区分局辖区内所有派出所的接处警数量做一个统计排名,智远派出所绝对毫无悬念地“名列前茅”。
智远派出所警情数量多,他们是怎样做到高效地处理好每一起警情,使群众连连称赞呢?智远派出所副所长、最强班组组长潘庆华介绍:“我们在工作中创新制定了‘一警情三推送’的制度。当值班班组发现一起警情时,同时推送案件办理队、巡逻处警队、社区警务队,三个队分别先后开展警情的前期、中期、后期的处理工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最终将处理结果汇总反馈给综合指挥室,确保每起警情处置形成闭环管理模式,做到超前防范、反应灵敏、处置高效。”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东宁
配合默契
一张一弛解民忧
宗磊和张福雷,是智远派出所二班组的办案民警。他们一个性格沉稳,细致严谨;一个勤奋好学,干劲十足。他们默契十足,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双方就可以不谋而合,心领神会。蹲守、取证、抓捕、审讯、整理案卷……他们用一个个不眠之夜,将一起起案件转化为“快速破案、及时挽损”的一个个战果。
就在前几天,辖区发生了一起系列盗窃快递物品的案件。接警后,宗磊和张福雷立即赶往现场调查取证。通过调取监控迅速锁定了一男子有重大作案嫌疑。虽然涉案价值不大,但涉及面广、牵扯到群众的实际利益,也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安全感。潘庆华副所长带领办案队连夜进行了分析研判,确定该男子的活动轨迹,通过沿途视频追踪,最终在济南市某小区里将嫌疑人抓获,案件在不到8小时内成功破获,及时挽回了群众的损失。
次日,受害群众到派出所来表示感谢,也让大家连夜奋战的疲劳一扫而空。针对这次案件,办案队民警宗磊和张福雷把在案件侦办中发现的防范漏洞、安全隐患等各类隐患及时通报给社区民警宋忠军,宋忠军再督促小区物业、居委会进行整改落实,堵塞管理漏洞,消除治安隐患盲点。通过一个案件,将派出所的“三队”有效结合,形成完整闭环。以案促防,以防破案,切实提升了“派出所主防”的整体效能。
高效处置
三个妙招化干戈
110接处警工作是公安机关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不仅是对民警工作能力和技巧的严格考验,更对其耐心和细心程度有着极高的要求。“我为警情处置再多说三句话”“处理时间再延长三分钟”“为报警人再想三个办法”——这是处警队民警田鸿超和宋培勇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总结的三个“妙招”,这为他们妥善处置警情、化解矛盾纠纷、救助困难群众提供了精准指向。
“纠纷”是不太好处理的警情。田鸿超说:“有时候一两句话就能解决,但调解一两个小时也是常事,所以一定要有耐心。”在智远派出所民警的眼中,田鸿超是“最擅长处理纠纷类警情的”。
今年4月底,智远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邻里双方因噪音问题产生了矛盾纠纷。田鸿超立即赶往现场进行处置,田鸿超一边安抚双方情绪并耐心劝解,一边听取两方诉求,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远亲不如近邻,大家都住在一个小区、一个楼栋,是一种缘分,咱们两家应该相互理解,换位思考了才能和睦相处啊……”经过田鸿超耐心细致地劝说,双方最终达成了和解。
但在日常生活中,噪音问题难免会反反复复地出现。田鸿超凭着高度的责任心,将这一看似很“小”的纠纷,通报给班组上的社区民警王田德,为了防止“小矛盾”变成“大问题”,他每天晚上到经常产生噪音的住户楼下驻守,听取噪音来源。因为王田德每天都会到社区里走走逛逛,和大家都非常熟悉,辖区内的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老王”。他以聊天的方式向群众询问噪音情况,然后挨家挨户进行入户走访摸排,排除噪音来源。找到噪音来源的业主后,他召开警民恳谈会,用“拉家常”的方式对双方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经过耐心沟通和调解,双方慢慢打开心结,消除了误会,双方当事人冰释前嫌,握手言和。一起积怨已久的邻里纠纷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及时地将不稳定因素及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妥善处置在萌芽阶段。
在副所长潘庆华带领的智远派出所二班组日常工作中,他们时刻以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工作的出发点,严格落实“135”快反机制和“四级巡防”工作机制,注重强化“最小作战单元”作战,对班组内职责、任务进行细化量化,确保每一项工作有人负责、有人推进,在协作配合中提升班组的战斗力。
智远派出所二班组的工作日常是每个派出所民警的缩影,他们的一天很短很短,忙忙碌碌又到了下一个天明;他们的一天又很长很长,每时每刻都装满了责任与担当。但当他们听到群众的一声声“感谢”,一身的疲惫也随之一扫而空了。
智远派出所警情数量多,他们是怎样做到高效地处理好每一起警情,使群众连连称赞呢?智远派出所副所长、最强班组组长潘庆华介绍:“我们在工作中创新制定了‘一警情三推送’的制度。当值班班组发现一起警情时,同时推送案件办理队、巡逻处警队、社区警务队,三个队分别先后开展警情的前期、中期、后期的处理工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最终将处理结果汇总反馈给综合指挥室,确保每起警情处置形成闭环管理模式,做到超前防范、反应灵敏、处置高效。”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东宁
配合默契
一张一弛解民忧
宗磊和张福雷,是智远派出所二班组的办案民警。他们一个性格沉稳,细致严谨;一个勤奋好学,干劲十足。他们默契十足,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双方就可以不谋而合,心领神会。蹲守、取证、抓捕、审讯、整理案卷……他们用一个个不眠之夜,将一起起案件转化为“快速破案、及时挽损”的一个个战果。
就在前几天,辖区发生了一起系列盗窃快递物品的案件。接警后,宗磊和张福雷立即赶往现场调查取证。通过调取监控迅速锁定了一男子有重大作案嫌疑。虽然涉案价值不大,但涉及面广、牵扯到群众的实际利益,也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安全感。潘庆华副所长带领办案队连夜进行了分析研判,确定该男子的活动轨迹,通过沿途视频追踪,最终在济南市某小区里将嫌疑人抓获,案件在不到8小时内成功破获,及时挽回了群众的损失。
次日,受害群众到派出所来表示感谢,也让大家连夜奋战的疲劳一扫而空。针对这次案件,办案队民警宗磊和张福雷把在案件侦办中发现的防范漏洞、安全隐患等各类隐患及时通报给社区民警宋忠军,宋忠军再督促小区物业、居委会进行整改落实,堵塞管理漏洞,消除治安隐患盲点。通过一个案件,将派出所的“三队”有效结合,形成完整闭环。以案促防,以防破案,切实提升了“派出所主防”的整体效能。
高效处置
三个妙招化干戈
110接处警工作是公安机关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不仅是对民警工作能力和技巧的严格考验,更对其耐心和细心程度有着极高的要求。“我为警情处置再多说三句话”“处理时间再延长三分钟”“为报警人再想三个办法”——这是处警队民警田鸿超和宋培勇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总结的三个“妙招”,这为他们妥善处置警情、化解矛盾纠纷、救助困难群众提供了精准指向。
“纠纷”是不太好处理的警情。田鸿超说:“有时候一两句话就能解决,但调解一两个小时也是常事,所以一定要有耐心。”在智远派出所民警的眼中,田鸿超是“最擅长处理纠纷类警情的”。
今年4月底,智远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邻里双方因噪音问题产生了矛盾纠纷。田鸿超立即赶往现场进行处置,田鸿超一边安抚双方情绪并耐心劝解,一边听取两方诉求,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远亲不如近邻,大家都住在一个小区、一个楼栋,是一种缘分,咱们两家应该相互理解,换位思考了才能和睦相处啊……”经过田鸿超耐心细致地劝说,双方最终达成了和解。
但在日常生活中,噪音问题难免会反反复复地出现。田鸿超凭着高度的责任心,将这一看似很“小”的纠纷,通报给班组上的社区民警王田德,为了防止“小矛盾”变成“大问题”,他每天晚上到经常产生噪音的住户楼下驻守,听取噪音来源。因为王田德每天都会到社区里走走逛逛,和大家都非常熟悉,辖区内的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老王”。他以聊天的方式向群众询问噪音情况,然后挨家挨户进行入户走访摸排,排除噪音来源。找到噪音来源的业主后,他召开警民恳谈会,用“拉家常”的方式对双方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经过耐心沟通和调解,双方慢慢打开心结,消除了误会,双方当事人冰释前嫌,握手言和。一起积怨已久的邻里纠纷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及时地将不稳定因素及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妥善处置在萌芽阶段。
在副所长潘庆华带领的智远派出所二班组日常工作中,他们时刻以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工作的出发点,严格落实“135”快反机制和“四级巡防”工作机制,注重强化“最小作战单元”作战,对班组内职责、任务进行细化量化,确保每一项工作有人负责、有人推进,在协作配合中提升班组的战斗力。
智远派出所二班组的工作日常是每个派出所民警的缩影,他们的一天很短很短,忙忙碌碌又到了下一个天明;他们的一天又很长很长,每时每刻都装满了责任与担当。但当他们听到群众的一声声“感谢”,一身的疲惫也随之一扫而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