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颐养”的槐荫答案
阳光新城第四社区的“老年大学”
点击查看原图
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三五位老人围坐在沙发上,有的正在翻阅报纸,有的则轻声交谈,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笑容; 在长者食堂里,老人们边品尝美食边交流着彼此的日常生活;在幸福院里,老人们围坐在桌子旁,一场生日聚会正热烈地进行……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年轻人就有可期的未来。
济南市槐荫区瞄准养老服务普惠化、多元化、多样化发展方向,拓展了智慧化、专业化、产业化、规范化的高质量养老发展路径,打造了居家服务、社区照料、机构养老、志愿帮扶、邻里互助、亲情慰藉六位一体的养老模式,形成了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格局。在这样一座青年向往、老人安康的“幸福之城”,令人引以为豪、为之倾心、充满向往的颐养生活就此开启。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佳宁
在“没有围墙的养老院”里安心“宅家”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近年来,槐荫区实施“情系桑榆”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为特殊老年群体进行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医疗保健等,细分为助餐、居家助洁、个人清洁、专业清洗、助医、专业清洗维修、代办服务等全方位照护。不仅为特殊老年群体“兜住了底”,也让不离家、不离亲、不离周边熟悉环境就能幸福养老的美好愿望得以实现。截至目前,已为645名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每月20工时的免费“六助一护”居家养老服务。
近日,绿地新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又开辟了新思路,依托山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绿地新城社区基金,开展了“净屋换新颜”项目,免费为失独、独居老人开展擦玻璃、卫生间消毒清洁、厨房除油污、布艺沙发清洗等服务,解决了辖区失独老人、独居老人群体养老的又一个难题。“玻璃亮了,心里也敞亮了!”看着房间里原本老旧的玻璃被擦得亮亮堂堂、焕然一新,社区居民刘阿姨不停地说着谢谢。
在社区食堂里品尝“幸福味道”
居家养老是众多老年人的首选,那么如何解决他们在饮食方面的需求呢?从政策制定到摸索实践,槐荫区将这份“食”事搬进了社区、村居。
临近中午,济微路社区的老人们早早来到长者食堂排队买饭,热气腾腾的红烧鱼、香菇鸡等菜品接连出锅,近20款丰富的菜品让老年人有更多选择。“我每顿饭补贴后不到十块钱,好吃不贵,这些菜不仅入味,又少油少盐,很健康,真好!”家住吉尔北苑的徐阿姨连连称赞,这份暖心餐带给她满满幸福感。
为让“银发族”过上安心的养老生活,槐荫选择分类施策,打造了“长者助餐站点+中央厨房”“长者助餐站点+养老服务设施”“长者助餐站点+社区大食堂”“长者食堂+社会餐饮企业”等多种模式,因地制宜打造“普惠+优待”的“家门口长者助餐服务”,解决了老年人特别是高龄、孤寡、独居、空巢老年人最现实、最迫切的“一餐热饭”难题。
在花样学堂上玩转老年生活
去年9月开设的这所“家门口的老年大学”,是阳光新城第四社区居民们眼中的乐园,不仅可以学习声乐、舞蹈、太极,还能交到三五好友。“之前的生活只有柴米油盐,如今来到老年大学,重新回到课堂,让枯燥的生活多了一丝色彩。”居民田明艳笑称,之前她只是爱唱歌,大多时间只是独自哼唱,对于乐理知识一窍不通。但现在经过半年的学习,她也知道乐理和音律,知道如何发声了。
在槐荫,社区养老从不乏金点子。许多社区、村居不断优化自身功能和特色服务,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日间照料中心等助老阵地资源融为一体,把对老年人的关爱融入进一次包饺子、一场小游戏、一次健康体检、一次公益讲座……一个人人“享”老的服务体系,让每位老年人可以按照身体状况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
在医养之都体会“医中有养、养中有医”
“平时去医院很难挂上专家号,现在不用花钱、不用出门就能让大医院的专家给我看病,太方便了!”去年10月中旬,槐荫区吴家堡街道康城新苑“红领医养”工作站进行了槐荫区第一场“红领医养”专家义诊,当天,有200多位老人接受了免费的义诊服务。近日,槐荫区玉清湖街道新庞庄村的村民微信群内一则“齐鲁医院的专家们要来家门口给大家免费看病”的义诊消息,又引起了村民的广泛讨论和参与。
近年来,槐荫区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和养老需求,积极与省市优质的医疗资源对接,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机构医养专业化、社区医养机构化、居家医养多样化,建立医疗、康复、护理双向转诊机制,构建医养结合立体发展模式,打造“医中有养、养中有医”的服务新格局。
截至目前,槐荫区双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由4家增加到16家,医办养机构3家、养办医机构13家(一级医院3家、护理院8家、医务室4家、诊所1家),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6家,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07家和农村幸福院40家,拥有养老床位4500余张,打造了全龄、全域、全周期“老年友好型”宜居环境,在养老服务领域实现了365天“乐享无忧”。
济南市槐荫区瞄准养老服务普惠化、多元化、多样化发展方向,拓展了智慧化、专业化、产业化、规范化的高质量养老发展路径,打造了居家服务、社区照料、机构养老、志愿帮扶、邻里互助、亲情慰藉六位一体的养老模式,形成了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格局。在这样一座青年向往、老人安康的“幸福之城”,令人引以为豪、为之倾心、充满向往的颐养生活就此开启。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佳宁
在“没有围墙的养老院”里安心“宅家”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近年来,槐荫区实施“情系桑榆”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为特殊老年群体进行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医疗保健等,细分为助餐、居家助洁、个人清洁、专业清洗、助医、专业清洗维修、代办服务等全方位照护。不仅为特殊老年群体“兜住了底”,也让不离家、不离亲、不离周边熟悉环境就能幸福养老的美好愿望得以实现。截至目前,已为645名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每月20工时的免费“六助一护”居家养老服务。
近日,绿地新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又开辟了新思路,依托山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绿地新城社区基金,开展了“净屋换新颜”项目,免费为失独、独居老人开展擦玻璃、卫生间消毒清洁、厨房除油污、布艺沙发清洗等服务,解决了辖区失独老人、独居老人群体养老的又一个难题。“玻璃亮了,心里也敞亮了!”看着房间里原本老旧的玻璃被擦得亮亮堂堂、焕然一新,社区居民刘阿姨不停地说着谢谢。
在社区食堂里品尝“幸福味道”
居家养老是众多老年人的首选,那么如何解决他们在饮食方面的需求呢?从政策制定到摸索实践,槐荫区将这份“食”事搬进了社区、村居。
临近中午,济微路社区的老人们早早来到长者食堂排队买饭,热气腾腾的红烧鱼、香菇鸡等菜品接连出锅,近20款丰富的菜品让老年人有更多选择。“我每顿饭补贴后不到十块钱,好吃不贵,这些菜不仅入味,又少油少盐,很健康,真好!”家住吉尔北苑的徐阿姨连连称赞,这份暖心餐带给她满满幸福感。
为让“银发族”过上安心的养老生活,槐荫选择分类施策,打造了“长者助餐站点+中央厨房”“长者助餐站点+养老服务设施”“长者助餐站点+社区大食堂”“长者食堂+社会餐饮企业”等多种模式,因地制宜打造“普惠+优待”的“家门口长者助餐服务”,解决了老年人特别是高龄、孤寡、独居、空巢老年人最现实、最迫切的“一餐热饭”难题。
在花样学堂上玩转老年生活
去年9月开设的这所“家门口的老年大学”,是阳光新城第四社区居民们眼中的乐园,不仅可以学习声乐、舞蹈、太极,还能交到三五好友。“之前的生活只有柴米油盐,如今来到老年大学,重新回到课堂,让枯燥的生活多了一丝色彩。”居民田明艳笑称,之前她只是爱唱歌,大多时间只是独自哼唱,对于乐理知识一窍不通。但现在经过半年的学习,她也知道乐理和音律,知道如何发声了。
在槐荫,社区养老从不乏金点子。许多社区、村居不断优化自身功能和特色服务,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日间照料中心等助老阵地资源融为一体,把对老年人的关爱融入进一次包饺子、一场小游戏、一次健康体检、一次公益讲座……一个人人“享”老的服务体系,让每位老年人可以按照身体状况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
在医养之都体会“医中有养、养中有医”
“平时去医院很难挂上专家号,现在不用花钱、不用出门就能让大医院的专家给我看病,太方便了!”去年10月中旬,槐荫区吴家堡街道康城新苑“红领医养”工作站进行了槐荫区第一场“红领医养”专家义诊,当天,有200多位老人接受了免费的义诊服务。近日,槐荫区玉清湖街道新庞庄村的村民微信群内一则“齐鲁医院的专家们要来家门口给大家免费看病”的义诊消息,又引起了村民的广泛讨论和参与。
近年来,槐荫区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和养老需求,积极与省市优质的医疗资源对接,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机构医养专业化、社区医养机构化、居家医养多样化,建立医疗、康复、护理双向转诊机制,构建医养结合立体发展模式,打造“医中有养、养中有医”的服务新格局。
截至目前,槐荫区双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由4家增加到16家,医办养机构3家、养办医机构13家(一级医院3家、护理院8家、医务室4家、诊所1家),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6家,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07家和农村幸福院40家,拥有养老床位4500余张,打造了全龄、全域、全周期“老年友好型”宜居环境,在养老服务领域实现了365天“乐享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