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莱芜区雪野街道多领域发展

推动村集体经济跑出“加速度”

北栾宫村鼓励村民发展医药种植业
点击查看原图
黑山村红磨坊
点击查看原图
        近年来,济南市莱芜区雪野街道将产业振兴作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切入点,在推动产业农业发展、创新乡村发展之路、提升村内基础设施等方面集中发力,全面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佳宁 通讯员 刘悦

  红磨生“金”
  磨出绿色发展路

  黑山披绿,白面生“金”。在莱芜区雪野街道黑山村,平坦整洁的村主干道旁,一处红门黛瓦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忆当年黑山村粮面支前图报国,看今朝红磨坊绿色产业谋共富”,墙上的两行大字诉说着这处建筑的“前世今生”,这里就是村民们口中的“红磨坊”。

  走进“红磨坊”的加工车间,一台石磨正在匀速运转,空气里弥漫着浓厚的小麦香。“我们要时刻控制和检查小麦的流量大小以及设备运转情况,每间隔10到20分钟要检查面袋里的出面量,随时把磨好的面粉晾到台子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名文介绍,为保障面粉质量,石磨要始终保持低转速研磨,每分钟转45转,1小时仅能磨出约20斤面粉,小麦在石磨机中经过多达30多遍的精细研磨,只为还原人工推磨的“童年味道”。

  为了拓宽销售渠道,黑山村与山东盒子青年团队达成全方位战略合作,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挂牌“盒子青年乡村振兴基地”。在山东盒子青年电商平台的帮助下,对接商超、电商、食堂,采用直播、现场推介等销售方式,依托线上线下互动,大力推广宣传销售黑山村特色农产品。

  2021年,面粉厂实现销售收入4万余元,改写了村集体无产业、无经营性收入的历史。2022年销售额超过15万元,实现利润收入8万元,2023年实现利润收入10万元。通过“走出去,引进来”让黑山村的石磨面粉、蜜薯、花椒等农副产品通过线上走出大山,很多游客慕名前来,走进黑山、宣传黑山,为村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道路,为乡村振兴增添了强大活力。

  以“药”兴村
  农旅融合促振兴

  近年来,雪野街道北栾宫村根据“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带动村民共同富裕”的思想,依靠自身优势,因地制宜,依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找到了一条适合北栾宫村的发展道路,让村民带土地入股,鼓励村民发展医药种植业。

  北栾宫村借助“党支部创办合作社”这一机会,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注册成立了“兴旺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主要以发展农业为主,今年流转土地60余亩,大力种植丹参、柴胡等中草药,同时还与收购商签订协议,以不低于市场价格收购村民的中草药,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今年,北栾宫村不仅售卖中草药,还增加了野生草药茶、蒲公英茶、车前草茶、酸枣芽茶。酸枣芽只取顶端的几片嫩叶,择洗干净,阴凉处控干水分后,手工铁锅炒制,小火慢炒,力求提供干净、卫生、质量好的茶叶。

  北栾宫村生态良好,在绿色发展的前提下,合作社下一步计划购入中草药设备,进行深加工,提高中草药价格。此外,为了更好打响品牌,合作社还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尚礼北栾宫”。“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尚礼便是取自于此。希望我们北栾宫村的合作社能够担负起帮村民增收的重任,助力乡村振兴。”北栾宫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魏常礼说。

  “农”墨重彩
  土地改革谋发展

  近年来,雪野街道冬暖村紧紧围绕富民强村目标,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核心任务来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支部书记项目”为契机,通过种植土豆,激活土地资源,创新发展路径。目前,冬暖村一期用地约18亩,可实现项目综合收益每年达到4万元,村集体增收3万元。

  为用好土地,进一步增加村民收入,冬暖村坚持党建引领,以土地改革为契机,通过实施“保底收益+盈余分红”分配机制,保障入股农民和村集体利益。同时,探索实施“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规范化经营和服务模式。

  冬暖村通过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土豆种植项目的运行机制,实行规范化管理,做到公开透明、规范高效。同时,定期开展村级资产清查工作,切实强化村集体资产监管,确保“一本明白账”管到底。此外,在提升群众的民主意识和能力方面,冬暖村还鼓励村民参与到项目的监督、决策、管理、运营等环节中,以集体经济不断增收的实际成果,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通过实施土地托管,将资源变资产、土地变股份、农民变股民,除支付租赁费用外,大部分采用集体+农户形式进行投资,即村民负责提供土地,村集体负责种苗、肥料、人工、管理等方面投资,收益对半分成,激发群众参与热情,走出了一条农民、村集体持续增收的新路子,不断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