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历下区图书馆举办全国防灾减灾主题讲座

        商报济南消息 2024年5月是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5月12日是第十六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切实加强《民法典》的宣传普及力度,广泛宣传和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人民群众《民法典》知晓率和运用率以及避灾自救互救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5月12日上午,历下区图书馆“知行课堂”举办“典”亮生活暨全国防灾减灾主题讲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其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普法老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民法典》。

  关于防灾减灾日,科普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其设立的背景,并详细讲述了在遭遇地震、火灾、台风等灾害时个人如何逃生自救,通过动画、现场模拟等多种互动形式,科普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保护方式。进一步加强读者尤其是青少年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了解,让他们具备一些防灾减灾的基本常识,并学会在灾害来临时更好地保护自己。活动的最后,科普老师引导现场读者发挥想象力与创造性,制作一份有特殊意义的“安全提示”——平安扣,将防灾减灾意识渗透到生活中。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历下区图书馆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向读者积极普及防灾减灾的科普知识,同时也加强了自身防灾减灾工作,形成了防灾减灾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为进一步筑牢安全发展基础贡献力量。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崔艳红 叶福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