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不劳动不快乐

——未来人类生活图景展望
《唤醒:从人类、后人类到超人》作者:刘广迎
点击查看原图
        就业成了一个突出问题。人得有“业”,一来养家糊口,二来安身立命。用来养家糊口的可以叫职业,用来安身立命的可以叫事业。干事业得有志与智,多数人很难二者兼备,只能从事某种职业。职业生涯比较枯燥,时间长了就会心生厌倦,所以职业岗位都有纪律约束。这种约束同样也让人不爽,所以大多数人都期待假期。
  
  生活中,有80%的苦恼来自上班,可如果不上班就有100%的苦恼来自没钱花。在上班与没钱之间,只能选择上班。不能不劳动的时候,休假是爽心事;有钱却没事干的时候,会不会爱上劳动呢?
  
  20世纪中期,一个家庭有三五个孩子。当孩子们开始生孩子的时候,都希望父母帮着看孩子,搞得兄弟起矛盾,弄得父母很为难。到了21世纪,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当孩子生孩子的时候,双方父母都想看孩子,搞得双方有意见,弄得孩子们很为难。
  
  许多在职人员,盼着退休,看着退休人员对工作的留恋,就觉得他们真的好傻,可到自己退休的时候,照样重蹈前辈的覆辙。
  
  不得不干事,干事成了累心的事;没啥事可干,干事就成了求之不得的事。供需起变化,心理生反转。
  
  智能时代,人们是会爱上劳动的,原因就是智能机器取代了人类一般劳动,供需起了变化。你爱劳动,劳动不爱你,咋办?出路大概有两条:一条是在现实世界里从事创造性劳动,比如政治家、科学家、工程师、医学家、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探险家等;一条是在虚拟世界里进行劳动体验,劳动在虚拟世界里成为一类游戏,人们在这里参与某种劳动竞赛,从竞赛中可以获得劳动的快乐,也可以激发创造的乐趣,从中产生的创造性成果,有的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生产活动,有的可以应用于虚拟世界的劳动游戏,使得两个世界的生产不断地发展进步。
  
  两个世界的劳动,都演变为一种游戏,又都是真实的生产体验,人们可以在两个世界里相互转换。
  
  现实世界的劳动生产与虚拟世界的劳动体验,都不带有强制性,不需要打卡,也不需要激励,但更可能出现自觉的“996”。正因为没有了强制性,反而形成了自觉性。正像人们玩游戏,没有任何强迫,人们反而乐在其中、无法自拔。
  
  智能时代的生产劳动,制造体验,生产快乐,顺带着激发出无穷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