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高新区舜华路街道
打造高活力品质生活区的舜华样板





济南高新区舜华路街道


东城逸家活动中心设有长者食堂、儿童活动等14个功能室

中午,长者食堂里老人有序就餐;下午,活动中心门口在举办宣传垃圾分类的社区活动; 夜晚,“青年夜校”开课了,年轻人正在学习八段锦……近年来,济南高新区舜华路街道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民生保障、城市管理,推出一系列务实创新举措,全力打造“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特别是在民生保障方面,持续关爱帮扶独居老人,加快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试点建设,强化以文惠民、以文润城,创新人才招引路径,营造了“嗨在高新、乐享舜华”的浓厚氛围,高活力品质生活区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佳宁
长者食堂解决老人吃饭难题
如今,养老问题为忙碌的年轻人增加了许多压力。其中,老年人的一日三餐更为重要,既要清淡健康,又要定时定量。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东城逸家活动中心建设了长者食堂,获得了老年居民的一致点赞。“我们每天中午都到这来吃饭,顺便和邻居们聊天解闷,比自己在家开心多了。”正在吃饭的老人们说。
活动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长者食堂按照每餐不超过十元的标准,食堂给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一荤两素”营养搭配的长者餐,切实解决了不少老年人特别是高龄孤寡等特殊老人面临的一餐热饭难题,切实增强了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据了解,除了长者食堂,活动中心还设有儿童活动、书画舞蹈等14个功能室,设置轮椅坡道、电梯等无障碍设施,满足不同年龄群体的需求,设有沉浸式裸眼3D体验区、科技VR、互动式全息投影设施、棋牌人机对战设施、共享茶室、花园露台、网红打卡墙等,让居民在家门口畅享高活力品质生活。运营以来,中心平均每日接待活动居民200余人,成为居民休闲娱乐、文体活动的重要场所阵地。
独居老人有“遛弯儿搭子”
“几年前,曾有居民提出,老人常年独居,自己在外地工作,也无暇顾及。希望能有人每天陪老人遛遛弯、说说话。”舜华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说。自2023年1月起,舜华路街道依托网格化管理,对辖区110余位独居老人开展每日一对一联系走访。网格员立足独居老人的“补位子女”这一定位,生病送医、雪天送菜、聊天解闷、个人事项代办……关怀帮扶无微不至,养老服务久久为功,有力提升了网格化服务温度。今年以来,各基层党组织进一步结合“红色合伙人”项目,丰富为老服务资源、壮大为老服务力量,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3月份,舜华路街道舜宁社区联合社区“红色合伙人”为社区97岁的高龄老人提供陪伴服务,精准满足高龄老人白天出门有人陪伴的需求。社区选派一名网格员和一名红色合伙人公益社工共同成为老人的固定“遛弯儿搭子”,每天上午固定开展两个小时的陪伴。两名志愿者还会着重关心老人身体情况,是否有买药就医、生活物资采买、家电设施维修等需求,确保为老人提供全方面及时有效的帮助。目前,舜宁社区也在积极摸排辖区内其他有陪伴需求的老人,全力发动公益力量,定期发布需求及志愿者招募公告,根据高龄老人的需求制作个性化服务方案,通过走访、电话、视频等形式,每天开展上门探访、精神关怀等常态化长效化服务。经统计,一年来,舜华路街道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收到居民群众送来的感谢锦旗18面,感谢信、表扬44次。
晚上来“青年夜校”学艺交友
“白天‘搬砖’奋斗,晚上干点啥去?”不少青年常常发出这样的疑问。近期,“青年夜校”的风吹到了舜华。许多居住在舜华路街道凤凰国际社区或周边的年轻人选择利用晚上时间“上夜校”。凤凰国际社区因紧邻汉峪金谷商业区,居住的多是在高新创业就业的青年,社区开办的“青年夜校”,成为了广大青年下班后放松、学艺和交友的友好平台。
周三的晚上,是凤凰国际社区“青年夜校”尤克里里课程开课的日子,青年们踊跃报名,齐聚社区。本周的课程涵盖了持琴姿势、各部位学习、调音技巧等内容。老师的指导耐心细致,大家的学习轻松愉快。尤克里里,这款小巧可爱的乐器,虽然体型不大,但声音却充满了温暖和力量,轻轻拨动琴弦,音乐在指尖流淌。凤凰国际社区“青年夜校”开课已半月有余,此前已经开设了八段锦课程,目前开设的两门课程一上线就被一抢而空,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社区开办青年夜校的初衷是让“有趣的青年”能“有地方去”,实现社区与青年的“双向奔赴”。一方面主打一个“性价比”,降低青年学习成本,让优质教育资源下沉社区,从“高不可攀”转向“触手可及”。在为社区青年充电赋能的同时,帮助青年融入新圈子,实现精神文化补给。另一方面,引导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抓住碎片时间,习得新手艺,提升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有机会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或者“微创业”,拓宽就业选择面。再次,希望通过夜校挖掘、培养一批深耕某一领域的青年人才,积极“反哺”社区,提升青年群体的社区参与度和文化获得感,成为社区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青年力量。
前期社区征询年轻人意见,收获大量积极反馈,青年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课程设置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要灵活、丰富。每门课的开课时间都固定在工作日晚上7点到8点,按每周一节的频次来开展,这也是年轻人“票选”出来的理想上课时间和时长。下一步社区将持续了解青年人的需求,找准最大公约数,坚持课程设计贴近青年,增加报名名额,丰富课程内容,目前中医、美妆、书法、短视频等课已经提上日程,真正做到“问道”于青年,“授业”于青年。此外社区还将坚持多方整合资源,深耕细作,挖掘更多的社会力量、专业力量共同参与进来,不断释放青年夜校效能。
舜华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杨清溪表示,在高新区“三次创业”之际,舜华路街道将深挖中心区独特资源优势,持续营造新场景,塑造新品牌,引领新风尚,助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强化数字赋能基层治理,优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以一域之安促全区之安。突出品质要求,建设文化艺术街区、儿童友好社区,打造消防文化主题公园,为居民提供更多家门口“场景式”服务,让高新区“三生”融合导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凝聚发展合力,加强与园区协同联动,以“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站位和自觉,做精做细城市管理、就业保障等工作,为招商引资塑造更好软环境,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佳宁
长者食堂解决老人吃饭难题
如今,养老问题为忙碌的年轻人增加了许多压力。其中,老年人的一日三餐更为重要,既要清淡健康,又要定时定量。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东城逸家活动中心建设了长者食堂,获得了老年居民的一致点赞。“我们每天中午都到这来吃饭,顺便和邻居们聊天解闷,比自己在家开心多了。”正在吃饭的老人们说。
活动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长者食堂按照每餐不超过十元的标准,食堂给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一荤两素”营养搭配的长者餐,切实解决了不少老年人特别是高龄孤寡等特殊老人面临的一餐热饭难题,切实增强了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据了解,除了长者食堂,活动中心还设有儿童活动、书画舞蹈等14个功能室,设置轮椅坡道、电梯等无障碍设施,满足不同年龄群体的需求,设有沉浸式裸眼3D体验区、科技VR、互动式全息投影设施、棋牌人机对战设施、共享茶室、花园露台、网红打卡墙等,让居民在家门口畅享高活力品质生活。运营以来,中心平均每日接待活动居民200余人,成为居民休闲娱乐、文体活动的重要场所阵地。
独居老人有“遛弯儿搭子”
“几年前,曾有居民提出,老人常年独居,自己在外地工作,也无暇顾及。希望能有人每天陪老人遛遛弯、说说话。”舜华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说。自2023年1月起,舜华路街道依托网格化管理,对辖区110余位独居老人开展每日一对一联系走访。网格员立足独居老人的“补位子女”这一定位,生病送医、雪天送菜、聊天解闷、个人事项代办……关怀帮扶无微不至,养老服务久久为功,有力提升了网格化服务温度。今年以来,各基层党组织进一步结合“红色合伙人”项目,丰富为老服务资源、壮大为老服务力量,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3月份,舜华路街道舜宁社区联合社区“红色合伙人”为社区97岁的高龄老人提供陪伴服务,精准满足高龄老人白天出门有人陪伴的需求。社区选派一名网格员和一名红色合伙人公益社工共同成为老人的固定“遛弯儿搭子”,每天上午固定开展两个小时的陪伴。两名志愿者还会着重关心老人身体情况,是否有买药就医、生活物资采买、家电设施维修等需求,确保为老人提供全方面及时有效的帮助。目前,舜宁社区也在积极摸排辖区内其他有陪伴需求的老人,全力发动公益力量,定期发布需求及志愿者招募公告,根据高龄老人的需求制作个性化服务方案,通过走访、电话、视频等形式,每天开展上门探访、精神关怀等常态化长效化服务。经统计,一年来,舜华路街道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收到居民群众送来的感谢锦旗18面,感谢信、表扬44次。
晚上来“青年夜校”学艺交友
“白天‘搬砖’奋斗,晚上干点啥去?”不少青年常常发出这样的疑问。近期,“青年夜校”的风吹到了舜华。许多居住在舜华路街道凤凰国际社区或周边的年轻人选择利用晚上时间“上夜校”。凤凰国际社区因紧邻汉峪金谷商业区,居住的多是在高新创业就业的青年,社区开办的“青年夜校”,成为了广大青年下班后放松、学艺和交友的友好平台。
周三的晚上,是凤凰国际社区“青年夜校”尤克里里课程开课的日子,青年们踊跃报名,齐聚社区。本周的课程涵盖了持琴姿势、各部位学习、调音技巧等内容。老师的指导耐心细致,大家的学习轻松愉快。尤克里里,这款小巧可爱的乐器,虽然体型不大,但声音却充满了温暖和力量,轻轻拨动琴弦,音乐在指尖流淌。凤凰国际社区“青年夜校”开课已半月有余,此前已经开设了八段锦课程,目前开设的两门课程一上线就被一抢而空,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社区开办青年夜校的初衷是让“有趣的青年”能“有地方去”,实现社区与青年的“双向奔赴”。一方面主打一个“性价比”,降低青年学习成本,让优质教育资源下沉社区,从“高不可攀”转向“触手可及”。在为社区青年充电赋能的同时,帮助青年融入新圈子,实现精神文化补给。另一方面,引导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抓住碎片时间,习得新手艺,提升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有机会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或者“微创业”,拓宽就业选择面。再次,希望通过夜校挖掘、培养一批深耕某一领域的青年人才,积极“反哺”社区,提升青年群体的社区参与度和文化获得感,成为社区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青年力量。
前期社区征询年轻人意见,收获大量积极反馈,青年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课程设置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要灵活、丰富。每门课的开课时间都固定在工作日晚上7点到8点,按每周一节的频次来开展,这也是年轻人“票选”出来的理想上课时间和时长。下一步社区将持续了解青年人的需求,找准最大公约数,坚持课程设计贴近青年,增加报名名额,丰富课程内容,目前中医、美妆、书法、短视频等课已经提上日程,真正做到“问道”于青年,“授业”于青年。此外社区还将坚持多方整合资源,深耕细作,挖掘更多的社会力量、专业力量共同参与进来,不断释放青年夜校效能。
舜华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杨清溪表示,在高新区“三次创业”之际,舜华路街道将深挖中心区独特资源优势,持续营造新场景,塑造新品牌,引领新风尚,助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强化数字赋能基层治理,优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以一域之安促全区之安。突出品质要求,建设文化艺术街区、儿童友好社区,打造消防文化主题公园,为居民提供更多家门口“场景式”服务,让高新区“三生”融合导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凝聚发展合力,加强与园区协同联动,以“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站位和自觉,做精做细城市管理、就业保障等工作,为招商引资塑造更好软环境,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新的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