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从黄河之畔走向国际舞台

济南起步区开放之路越走越宽

起步区打造黄河国际会展中心等平台,擘画高水平开放新图景
点击查看原图
        “黄河会客厅”建成开门迎客,首展吸引4万余人参加;2023年引进优质项目26个、总投资946亿元;三年来发布两批合作机会清单,总投资近1800亿元……一组组数据标志着济南起步区正从黄河之畔走向国际舞台。获批设立三年来,起步区打造黄河国际会展中心等开放合作平台,塑造完备招商引资平台载体,谋划建设中新(济南)绿色智慧示范区,擘画高水平开放新图景。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杨子葶

  厚植营商环境“沃土”

  起步区出台支持企业发展的20条政策,真金白银、干货满满。土地方面,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予以倾斜,符合条件的项目优先予以保障需求。资金方面,起步区优先纳入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项目库,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在上市融资、债券发行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人才方面,构建开放便利的海外人才引进服务管理机制,建立人才编制“蓄水池”,设立人才赋能基金,鼓励科技人才兼职兼薪、按劳取酬,高端、紧缺人才给予专门奖励。
  
  比亚迪项目2023全年生产新能源车突破24万辆,完成产值276.5亿元,预计今年全年生产整车30万辆以上;国家电投绿动氢能固定式供能燃料电池、空冷燃料电池及车用燃料电池投产,氢能源汽车上路运行;总投入360亿元的爱旭太阳能高效电池组件一期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600亿元……大项目的引进、落地,无一不彰显着起步区正厚植营商环境“新沃土”,点燃企业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朋友圈”持续扩容

  记者从今年“新春第一会”上获悉,起步区将与新加坡合作列入“三大攻坚”任务,全力推进中新(济南)绿色智慧示范区合作升级,意味着起步区向世界递出一张开放新“名片”。
  
  中新(济南)绿色智慧示范区,位于起步区大桥组团核心片区,是由省市区一体推进、面向新加坡全面合作的高能级开放平台。示范区将链接新加坡绿色低碳、数字经济、产业园区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优势资源,打造起步区新的经济增长极。据悉,示范区将按照“首开区、融合区、拓展区”三步走战略实施,项目已聘请新加坡吉宝集团作为总顾问,目前已形成战略规划阶段性成果、中新合作模式初步建议,正在持续深化产业策划方案,首开区规划建设即将全面启动。
  
  接下来,起步区将密切对接与吉宝、南洋理工大学、雅诗阁、盛裕等首期合作项目,甄选一批南洋理工大学知识产权项目、中新智慧城市示范项目、中新绿色能源示范项目在示范区、国际标准地招商产业园、未来产业园等区域落地,加快落地中新(济南)绿色研究院和中新合作标志性建筑。

  “会展+产业”融合发展

  去年11月18日,“黄河会客厅”城市品牌正式发布,11月23日一场世界级展会——中国(济南)国际机床暨智能制造装备博览会在这里拉开帷幕,参展企业达512家,达成意向合作、签约企业228家。这是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启用后的首展,为起步区推开了一扇“会晤全球,展开世界”的全新窗口。
  
  近日,2024第三届中国(济南)国际砂石展、2024年第30届济南建博会、2024第七届中国(济南)国际地坪工业展览会三展在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联袂举行,这是继去年首展以来,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2024年承办的第三场大型展会。今年将策划展会35场,高规格、大规模盛会,将让会场坐落地人气更足、商气更旺、发展道路越来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