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利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超58%
松滋磷化新项目今年将试运行

史丹利(资料图)

近日,复合肥龙头企业史丹利(002588)公布了2023年业绩报告,去年史丹利实现业绩双增,营业收入近百亿元,归属净利润超7亿元,同比增长超58%。史丹利在解读业绩时表示,公司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于产品销量的提升和产品利润空间的扩大,新建项目的投产和实现效益也正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新品突破 肥料销量提升
作为史丹利主业,在肥料业务方面,史丹利追求产供销高效协同,2023年全年共销售肥料313.14万吨,同比增长16.93%。其中复合肥销售量为296.99万吨,同比增长18.26%。园艺肥的网络零售额达到了8235.4万元,同比增长25.4%,全年累计销售件数达到324万件,同比增长29.6%。
据了解,去年复合肥原材料价格呈现出下降的V字形走势。史丹利不断改良现有产品、研发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在升级现有产品方面,史丹利今年重点对水溶肥产品进行了升级,升级后的水溶肥更能满足作物在不同生长期的养分需求,提高种子活力,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叶片光合效率,从而提升果实口感,达到改良土壤、保水保肥的目的。
在新产品研发方面,史丹利在有机肥和稳定性肥料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推出了矿源有机肥,该肥料在规避了传统动物源有机肥存在的发酵腐熟不彻底等问题的同时,也提高了有机肥的肥效,为实施“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的策略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史丹利还推出了稳定性肥料Ⅲ型产品,不仅能够延缓酰胺态氮向铵态氮的转化,还能延缓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从而延长氮肥肥效期,提高氮元素利用率。
降本增效 绿色化赋能生产
同时,史丹利也在各生产基地范围内推进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工作。在生产方面,史丹利今年着重推进散料库、半自动/全自动包装以及AGV叉车项目。在物流运输方面,公司正在进行智能物流、智能计量项目的研究应用,并探索7字形托盘结合RFID芯片的应用。值得一提的是,智能物流及智能计量项目已经实现了各生产基地全覆盖。在信息化管理方面,生产运营监控调度指挥中心、视频汇聚、安全/设备能源信息化已经在分子公司中实现了全覆盖并且持续进行优化。在产品质量信息化方面,公司开发了复合肥产品信息追溯系统以及Lims系统,并成功实现了生产基地的全覆盖。
而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也为史丹利实现了降本增效。史丹利当阳公司成功将高塔蒸汽冷凝回收用于液体肥生产、液氨蒸发器及软水制造等领域,显著提高了蒸汽利用率。高塔车间引入了粉体流冷却装置,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大幅降低了电能消耗,总用电功率仅为之前设备的1/10。
项目投产 产业链再健全
史丹利在年报中也提及了南北磷化工新项目进展。经过一年的建设,史丹利黎河肥业的新建扩建项目至2023年底主体项目已基本建设完毕。松滋新项目的土建工作已接近尾声,复合肥等首批装置已基本完成建设,并具备试车条件,选矿、硫酸、磷酸等工段也在加快建设中,争取早日完工试产,预计松滋新项目将在2024年进行试车。
近日,在荆州市松滋临港工业园,松滋史丹利宜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在“拔节生长”,全面冲刺今年6月项目建成并投产。根据规划,该公司通过生产新能源材料前驱体磷酸铁和磷复肥等主要产品,将实现磷化工与新能源行业的深度耦合,让磷矿粉安家“充气城堡”,最大程度避免扬尘污染,全产业链将磷矿“吃干榨净”,工业废水实现零排放。
黎河肥业、松滋宜化两个磷化工项目顺利投产后,史丹利将初步形成磷肥——复合肥产业链,新项目投产后将有效降低公司的生产成本,增加产品销量,进而提升经营业绩。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李雨馨 实习生 葛昱林
新品突破 肥料销量提升
作为史丹利主业,在肥料业务方面,史丹利追求产供销高效协同,2023年全年共销售肥料313.14万吨,同比增长16.93%。其中复合肥销售量为296.99万吨,同比增长18.26%。园艺肥的网络零售额达到了8235.4万元,同比增长25.4%,全年累计销售件数达到324万件,同比增长29.6%。
据了解,去年复合肥原材料价格呈现出下降的V字形走势。史丹利不断改良现有产品、研发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在升级现有产品方面,史丹利今年重点对水溶肥产品进行了升级,升级后的水溶肥更能满足作物在不同生长期的养分需求,提高种子活力,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叶片光合效率,从而提升果实口感,达到改良土壤、保水保肥的目的。
在新产品研发方面,史丹利在有机肥和稳定性肥料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推出了矿源有机肥,该肥料在规避了传统动物源有机肥存在的发酵腐熟不彻底等问题的同时,也提高了有机肥的肥效,为实施“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的策略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史丹利还推出了稳定性肥料Ⅲ型产品,不仅能够延缓酰胺态氮向铵态氮的转化,还能延缓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从而延长氮肥肥效期,提高氮元素利用率。
降本增效 绿色化赋能生产
同时,史丹利也在各生产基地范围内推进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工作。在生产方面,史丹利今年着重推进散料库、半自动/全自动包装以及AGV叉车项目。在物流运输方面,公司正在进行智能物流、智能计量项目的研究应用,并探索7字形托盘结合RFID芯片的应用。值得一提的是,智能物流及智能计量项目已经实现了各生产基地全覆盖。在信息化管理方面,生产运营监控调度指挥中心、视频汇聚、安全/设备能源信息化已经在分子公司中实现了全覆盖并且持续进行优化。在产品质量信息化方面,公司开发了复合肥产品信息追溯系统以及Lims系统,并成功实现了生产基地的全覆盖。
而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也为史丹利实现了降本增效。史丹利当阳公司成功将高塔蒸汽冷凝回收用于液体肥生产、液氨蒸发器及软水制造等领域,显著提高了蒸汽利用率。高塔车间引入了粉体流冷却装置,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大幅降低了电能消耗,总用电功率仅为之前设备的1/10。
项目投产 产业链再健全
史丹利在年报中也提及了南北磷化工新项目进展。经过一年的建设,史丹利黎河肥业的新建扩建项目至2023年底主体项目已基本建设完毕。松滋新项目的土建工作已接近尾声,复合肥等首批装置已基本完成建设,并具备试车条件,选矿、硫酸、磷酸等工段也在加快建设中,争取早日完工试产,预计松滋新项目将在2024年进行试车。
近日,在荆州市松滋临港工业园,松滋史丹利宜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在“拔节生长”,全面冲刺今年6月项目建成并投产。根据规划,该公司通过生产新能源材料前驱体磷酸铁和磷复肥等主要产品,将实现磷化工与新能源行业的深度耦合,让磷矿粉安家“充气城堡”,最大程度避免扬尘污染,全产业链将磷矿“吃干榨净”,工业废水实现零排放。
黎河肥业、松滋宜化两个磷化工项目顺利投产后,史丹利将初步形成磷肥——复合肥产业链,新项目投产后将有效降低公司的生产成本,增加产品销量,进而提升经营业绩。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李雨馨 实习生 葛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