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济南再生水利用率明年提至55%以上

        商报济南消息 4月18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大力深化项目建设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20场,介绍济南水资源管理、水安全保障、水生态改善等工作情况。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会上获悉,2024年,济南将积极推进太平水库工程,并启动田山灌区与济平干渠连通工程扩建项目,最大限度扩展水资源开发利用空间。

  发布会上,济南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学军表示,2023年,济南市水务局加速建设现代水网示范区,规划实施64项水务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77.83亿元。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严格落实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济南市万元GDP用水量14.07立方米,较“十三五”末下降17.6%,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全面提升。在山东省率先开展塘坝病险治理,完成50座塘坝保安全加固工程。

  近年来,济南再生水开发利用工作不断提速,并取得显著成效。“截止到2023年底,全市再生水利用量达到63.3万立方米/日,再生水利用率为44.6%,为后续再生水综合开发利用奠定良好基础。”济南市水务局一级调研员刘明翠说。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近期,济南市争取到了国家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的建设任务,力争到2025年逐步构建起再生水利用“一张网”格局,试点区域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55%以上。刘明翠介绍,目前济南安排实施了再生水厂站、再生水输配管网、再生水信息化管理系统等7大类28个建设项目,明确了大辛河、韩仓河等12条河道及彩虹湖生态补水再生水利用,以及巨野河高品质工业再生水利用和黑虎泉北路、腊山路等95处主干道沿线市政杂用取水站点等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设要求,总投资20.95亿元。

  除了扎实推进国家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建设,实行再生水水权制度外,济南还从硬件设施入手,加快国家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重点市建设,落实“改旧网、建分区、调压力、增智能”四大任务,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降低至8.7%。

  太平水库是济南市现代水网建设的重要节点工程,也是2024年山东省重大建设项目。据王学军介绍,太平水库为大(2)型水库,库容1.18亿立方米,供水能力为80万立方米/天,2026年建成后,既可充分利用徒骇河等雨洪水资源,也可调配长江水、黄河水等客水资源,缓解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提高济南市水安全保障能力。截至目前,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23.09亿元,计划9月底建设库区工程,预计年底将完成投资40亿元。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颂博 见习记者 张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