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交通行业的转型升级

——未来人类生活图景展望
《唤醒:从人类、后人类到超人》作者:刘广迎
点击查看原图
        你说,佛教与交通有没有共同点?我说有,共同点都是度人,由此岸到彼岸。佛教有大乘和小乘。小乘强调人要自悟自救,自己才能到彼岸;大乘主张普度众生,帮助你到彼岸。交通有公共交通系统,借助别人的交通工具到彼处;也有私人交通工具,开着自己的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到彼处。
  
  智能时代,交通事业会有很多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交通工具的功能与过去有了显著不同。过去,交通事业的发展进步,主要是围绕着动力、安全、速度、舒适等方面展开的;智能时代,这些方面的提升仅仅是基本要求,还需要在功能与体验上出新东西新花样。
  
  手机最初的功能就是通话,现在通话已经不是手机用户的“主菜”。
  
  交通的发展也是如此。人们乘坐交通工具,不只是简单的转移地点,还要能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或者能够获得更为丰富的时间体验。在单位时间内,能干的事越多越好,获得的体验越丰富越好。
  
  现在许多搞自动驾驶的科技公司,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怎么才能让汽车自己行驶得比人工驾驶更安全更舒适更有效率。但是,要让人放弃把握“方向盘”的权利,只有这些是绝对行不通的。
  
  小乘说,没有神或先知能够救人,人只能自己救自己,任何人只要觉悟了,便可成佛。大乘说,只要敬佛信佛,佛便会救你,这才有了那么多的寺庙与施主。
  
  自动驾驶要走向市场,自动驾驶只是前提,能够给乘客带来更多的益处更大的价值才是根本。否则,人们是不会轻易交出“方向盘”的。自动驾驶汽车只有变得不再是“车”,才能成为人们乐意乘坐的车。
  
  如果人们在交通工具上有了更多的自由选择与私密空间,准不准时、快不快等时间问题就不再是突出矛盾。春宵苦短,掼蛋可以通宵玩,追剧可以整夜不眠,迷上编程的人能够连轴转,乐在其中的人根本就没有时间概念。
  
  所有的交通工具都具备了自动驾驶能力之后,行驶就仿佛不再是乘客的需求,行驶之外的需求才是乘客们最看重的最需要的,这就是交通事业转型升级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