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假期200家景区纳客超600万人次

“挤”上热搜!我省文旅市场超燃

全省重点监测的200家景区接待游客613.2万人次,营业收入3.3亿元 记者 王龙燕 实习生 李浩然 通讯员 時培京 摄
点击查看原图
踏青赏花成为本次假日的标配 通讯员 马剑 摄
点击查看原图
        2024年清明小长假正式落下帷幕,一个“挤”字成为了节假日期间最为精准的概括。从“济南变‘挤’南”到“哪里都有1亿人”,游客的消费热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发,使得山东文旅市场热力十足。据旅游调查和客流与消费大数据测算,2024年清明假日,全省重点监测的200家景区接待游客613.2万人次,营业收入3.3亿元。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洋 实习生 孙骐越

  活动频出,精彩体验不断档

  布局提前、创意迭出、体验丰富,随着文旅市场持续回暖复苏,在本次清明假期,全省各地的文旅活动都呈现出崭新面貌。早在3月30日,山东文旅集团旗下包括天蒙山、新甫山等在内的九大景区便已提前开放了对全国大中小学生的免票优惠,点燃了清明假期文旅热度的第一把火。在淄博,烟火气满满的旅游小高峰再现,淄博站单日到发旅客超9万人次,马踏湖景区的“穿汉服免费游园”活动为超过1000名游客免除首道门票费用。威海西霞口野生动物园推出纯玩一日游特价产品和优惠预售活动,接待游客超过3万人次。多家星级饭店、等级民宿推出优惠措施,拉动假日期间旅游消费。
  
  记者注意到,虽然免票等文旅惠民活动为各大景区的提前“出圈”爆火提供了绝佳的“敲门砖”,但真正让各大景区游客如潮乃至“挤”上热搜的,仍然取决于各景区在节日期间对主题活动的巧思与打磨。在红叶柿岩旅游区,踏青、赏花、漂流、掼蛋、烧烤等特色活动接连不断,与“云上的郁金香”“玻璃水滑道”景区特色品牌主打有机结合,让景区人气飞涨,3日累计接待游客4.5万人次以上,客流量与收入双双飙升。以“上春山”为主题,天蒙山景区三天总计接待4万余人次前来踏青,而国风舞蹈大秀与投壶、射箭、蹴鞠等传统游戏的设置,则让众多游客的踏青之途平添不少乐趣。
  
  无独有偶,围绕深挖文旅资源内涵,全省各地同样创新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文旅节庆活动。山东博物馆“礼运东方——山东古代文明精粹”特展等热点展览广受好评,参观人数超过5.5万人。济南千佛山景区举办“三月三民俗文化节”,集多个艺术门类于一体,为游客奉上文旅融合盛宴。济宁举行尼山春季祭孔大典、尼山清明诗歌会、开笔礼、孔林祭祖等活动,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内涵。滨州开展全国“四级村晚”示范展示点水落坡镇社火年代秀村晚,高度还原上世纪70、80年代的生活图景,展现地域民俗文化特色……活动频出让精彩不断档,也真正为文旅场所提供了长留顾客的“底气”。

  产品丰富,享多元文旅盛宴

  这个清明假期,把握游客差异化需求,充分挖掘、整合、组织、策划“文旅+”和“+文旅”,成为了所有景区不约而同突破方向。而精品线路产品、特色文旅体验的接踵而至,则又使省内外及境外游客进一步“乐享山东”。
  
  烂漫春光至,踏青赏花成为本次假日的标配,抓住以“赏花游”为主的“春游经济”热度,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前启动“畅游齐鲁乐宿山东”主题活动,集合16市近100处赏花地推出“花漾齐鲁”春季推荐产品。济南鲜花港景区,植物拓染、花卉移栽等研学项目广受欢迎。此外,返乡探亲游、短途游、乡村游持续升温,家庭组团式的农事体验、亲子研学、体育锻炼等休闲方式明显增加,构成别具特色的“轻度假”旅游新形态。“乡村好时节·乐动生活”活动遍地开花,各地累计推出34场主题活动,聊城冠县梨园文化观光周、淄博淄川樱花节、泰安东平桃花节、济宁兖州油菜花节等活动以花为媒,推动“赏花+乡村游”多元文旅消费场景焕新。
  
  红色旅游热潮同样在各地掀起,多地民众自发组织前往红色旅游景区开展清明祭扫活动,烟台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纪念馆推出“追寻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主题活动。临沂孟良崮景区推出“清明祭英烈”主题示范活动,红嫂家乡旅游区红色研学实践活动吸引超过1000名学生参加。
  
  多样的产品供给也让山东成为了节假日期间游客的好去处,我省多个城市成为节假日旅游热门目的地。其中,济南进入携程集团发布的《2024清明节假期出游总结》全国周边游目的地榜第8位、同程集团发布的《清明假期旅行消费趋势城市排行榜》全国前十。青岛跻身美团《清明假期热度最高目的地城市排行榜》,文旅预订单量居全国旅游目的地城市前十。而另有泰安、淄博等入围《清明假期游客量涨幅超过50%的目的地城市》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