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花
◎文/赵春燕
想起花,我心里既温暖又难过。
花是我的发小兼闺蜜。我的父母由于要去县城照顾祖父,经常把我一个人留在家,花就老是给我做伴。
山里的夜来得格外早,也格外浓。每每夜幕降临后,疲倦的农人早早坐于炕边歇息,山村一片漆黑静寂,各种鸟儿的叫声格外清晰。当猫头鹰那低沉的叫声从悬崖下传来时,我就想起那关于它的不祥的传说,感觉毛骨悚然,浑身的寒毛耸起来,一股凉气从皮肤上蹿起。我赶紧插上木门,钻进被窝瑟瑟发抖。钟表的针时时拨着我的心尖,就在我度分如年害怕到极点时,往往能听到花敲门的声音。我仿佛遇到了救星,快速下床打开门,立马扑上去抓救命稻草似地抓住她的手。她一下子拉住了我,那热乎乎的手、脆生生的笑,驱散了我心中的恐惧。我身上逐渐热起来,话也变密了。
豆蔻年华之际,我们能聊的话题很多。从语文聊到数学,从物理探讨到了生物。后来,我们索性唱起了歌。我们稚嫩而热情的歌声透过木制窗棂响彻整个山村,那些归巢的倦鸟以及快要栖息的鸡鸭都为之动容。我们两个就在甜蜜的歌声中进入梦乡,一觉醒来,天已大亮。
就这样,那些年,在花的陪伴下,我渐渐克服了对夜的恐惧。我的夜慢慢熬过去了,然而花的夜才刚刚来临。
中考结束,我考入了县里的重点高中,花也被镇上的一所普通高中录取。花的父亲是一位靠天吃饭的普通农民,他无力同时供养上初中的儿子和即将上高中的女儿,他选择了让花辍学。我的父亲也只是一位普通老师,我也无力帮助花,于是眼睁睁看着花辍了学。至此,我们两个开启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我经过高中三年的努力考上了大学,而花打了几年工嫁了人。
再次相见,我是意气风发的大学生,而花成了带娃的少妇。我热情打招呼,而花却有些闪躲。我穿着浅蓝色的大学校服,她穿着一件暗红色的上衣、灰色的裤子。由于是哺乳期,乳汁溢出,她胸前有一些污渍。灰色裤子上也是孩子尿过残留的痕迹。她神情有些木讷,笑得很勉强。那浮肿脸上的眼睛挤成了一条线,在看见我校服的那一瞬,她的眼睛睁大了一下,随即又眯缝着。在眼角,我分明看见了丝丝细纹。二十出头的年纪,四十岁的容貌,她到底经历了什么?我们没有交谈,打过招呼后,各自回屋。我明显感觉到了我们之间有了一层厚障壁。母亲告诉我,她远嫁新疆,爱人对她不好,她过得不如意。据别人说,她有些抑郁。
再见花,已是我远嫁到外地后。那时的她已经离了婚,儿子也因留在夫家发烧没有及时治疗已经夭折。同为母亲,我深知孩子不在身边的痛苦,特意去她家看她。此时的她,比前一次相见瘦了不少。身上依旧穿着那件暗红色上衣、灰色裤子。只是衣服过于肥大,在她身上晃荡。那陈年污渍已经嵌入衣服里,似那深凹进眼眶里的眼睛一样让人感觉刺目难受。她想拉我的手,但瞅了瞅我身上干净的风衣,立刻缩回了手。我走向前拉住她,她不再拒绝。她看着我,眼里含着泪,似有很多话要说,但终于没有开口。她母亲送我出来时,悄悄告诉我她在服治疗精神疾病的药。
之后我就没有见过花了,只听说她嫁到了两百多里之外的一个地方。她在那边生了一个孩子,日子过得很拮据。此时她的精神真的出了问题,常常在路上自言自语,连孩子也无法照顾。我知道她心里淤积得太多,未能上高中考大学是心中最大的痛,婚姻的失败让她接近崩溃的边缘,生活的贫困直接让她迷失了心智。
前几日我们在培训时,了解到张桂梅老师的事迹,我想起了花。假如当初花遇见了张桂梅一样的老师,那么她的人生轨迹一定会改写。想起花,我想起杨绛先生在《老王》一文中的话:“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我感到愧怍,假如我能尽我所能帮她一下,那么她的人生之路也不会如此艰难。
花帮我度过了漆漆黑夜,我却未能陪她走漫漫长途。想起她,我感到既温暖又难过。
想起花,我心里既温暖又难过。
花是我的发小兼闺蜜。我的父母由于要去县城照顾祖父,经常把我一个人留在家,花就老是给我做伴。
山里的夜来得格外早,也格外浓。每每夜幕降临后,疲倦的农人早早坐于炕边歇息,山村一片漆黑静寂,各种鸟儿的叫声格外清晰。当猫头鹰那低沉的叫声从悬崖下传来时,我就想起那关于它的不祥的传说,感觉毛骨悚然,浑身的寒毛耸起来,一股凉气从皮肤上蹿起。我赶紧插上木门,钻进被窝瑟瑟发抖。钟表的针时时拨着我的心尖,就在我度分如年害怕到极点时,往往能听到花敲门的声音。我仿佛遇到了救星,快速下床打开门,立马扑上去抓救命稻草似地抓住她的手。她一下子拉住了我,那热乎乎的手、脆生生的笑,驱散了我心中的恐惧。我身上逐渐热起来,话也变密了。
豆蔻年华之际,我们能聊的话题很多。从语文聊到数学,从物理探讨到了生物。后来,我们索性唱起了歌。我们稚嫩而热情的歌声透过木制窗棂响彻整个山村,那些归巢的倦鸟以及快要栖息的鸡鸭都为之动容。我们两个就在甜蜜的歌声中进入梦乡,一觉醒来,天已大亮。
就这样,那些年,在花的陪伴下,我渐渐克服了对夜的恐惧。我的夜慢慢熬过去了,然而花的夜才刚刚来临。
中考结束,我考入了县里的重点高中,花也被镇上的一所普通高中录取。花的父亲是一位靠天吃饭的普通农民,他无力同时供养上初中的儿子和即将上高中的女儿,他选择了让花辍学。我的父亲也只是一位普通老师,我也无力帮助花,于是眼睁睁看着花辍了学。至此,我们两个开启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我经过高中三年的努力考上了大学,而花打了几年工嫁了人。
再次相见,我是意气风发的大学生,而花成了带娃的少妇。我热情打招呼,而花却有些闪躲。我穿着浅蓝色的大学校服,她穿着一件暗红色的上衣、灰色的裤子。由于是哺乳期,乳汁溢出,她胸前有一些污渍。灰色裤子上也是孩子尿过残留的痕迹。她神情有些木讷,笑得很勉强。那浮肿脸上的眼睛挤成了一条线,在看见我校服的那一瞬,她的眼睛睁大了一下,随即又眯缝着。在眼角,我分明看见了丝丝细纹。二十出头的年纪,四十岁的容貌,她到底经历了什么?我们没有交谈,打过招呼后,各自回屋。我明显感觉到了我们之间有了一层厚障壁。母亲告诉我,她远嫁新疆,爱人对她不好,她过得不如意。据别人说,她有些抑郁。
再见花,已是我远嫁到外地后。那时的她已经离了婚,儿子也因留在夫家发烧没有及时治疗已经夭折。同为母亲,我深知孩子不在身边的痛苦,特意去她家看她。此时的她,比前一次相见瘦了不少。身上依旧穿着那件暗红色上衣、灰色裤子。只是衣服过于肥大,在她身上晃荡。那陈年污渍已经嵌入衣服里,似那深凹进眼眶里的眼睛一样让人感觉刺目难受。她想拉我的手,但瞅了瞅我身上干净的风衣,立刻缩回了手。我走向前拉住她,她不再拒绝。她看着我,眼里含着泪,似有很多话要说,但终于没有开口。她母亲送我出来时,悄悄告诉我她在服治疗精神疾病的药。
之后我就没有见过花了,只听说她嫁到了两百多里之外的一个地方。她在那边生了一个孩子,日子过得很拮据。此时她的精神真的出了问题,常常在路上自言自语,连孩子也无法照顾。我知道她心里淤积得太多,未能上高中考大学是心中最大的痛,婚姻的失败让她接近崩溃的边缘,生活的贫困直接让她迷失了心智。
前几日我们在培训时,了解到张桂梅老师的事迹,我想起了花。假如当初花遇见了张桂梅一样的老师,那么她的人生轨迹一定会改写。想起花,我想起杨绛先生在《老王》一文中的话:“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我感到愧怍,假如我能尽我所能帮她一下,那么她的人生之路也不会如此艰难。
花帮我度过了漆漆黑夜,我却未能陪她走漫漫长途。想起她,我感到既温暖又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