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田园”中的种植乐趣
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思想指出:关注幼儿真实的生活体验,在生活与自然环境下获得亲身学习的经验。新劳动观提出:幼儿园的劳动教育应该回归自然、回归儿童、回归生活。种植活动作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它让孩子回归自然,在体验劳动乐趣和成果中,享受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在探索自然奥秘中,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获得生命的成长。因此,我们立足儿童发展、因地制宜建构劳动种植活动,给予儿童最大化的体验、参与和学习机会,让种植活动更富有教育的内涵,创设孩子们的“一米田园”,让孩子拥有专属自己的种植空间,开展“家园”协同视域下种植探究活动。
◎中共山东省委机关幼儿园 马莹
“悦”播种体验回归自然的乐趣
幼儿园种植活动的价值是满足幼儿亲近大自然的需要,增进幼儿对植物的情感。传统种植品种单一、内容大多由老师提供和管理,幼儿与植物相互作用的机会、时间和空间较少。教师转变观念,通过和孩子们协商,改变常规一垄一垄的种植方式,这种方式随植株的长高,幼儿难以区分自己的菜苗,容易与其他孩子植株混淆,找不到自己种植的植物,从而造成不能连贯持续地观察。我们采取一个幼儿一个容器的形式,将姓名和所种作物用标牌标于种植容器上。容器的大小、形状根据自己选择的植物特点和植株多少决定,以九宫格的形式摆好,每个九宫格为一个“一米田园”,便于日后孩子们观察、管理。
种植的核心是让幼儿获得新经验,因此,种植植物的种类要多样化,蔬菜、瓜果、农作物、花草都可以作为种植的内容,使幼儿能对不同种类作物进行对比观察。教师收集种子的图片和介绍,让幼儿观察比较不同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引导幼儿发现种子的秘密。再按照自己的喜好“按喜所取”,在他们自己的小园地里愿意种什么就种什么。
“悦”照料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
幼儿会关注植物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种植的过程,就是孩子关心和爱心释放的过程,他们会精心呵护、仔细观察,在种植过程中收获的不只是能力和知识,还有情感和责任感。幼儿入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兴致勃勃地直奔“一米田园”,看看每天的变化,拿着小水壶浇水、清理杂草,这已成为晨间活动的必修课。“一米田园”也从没让孩子失望过,它们发芽、开花、结果的每一个过程,都给孩子带来从未体验过的惊喜。教师鼓励幼儿用画笔记录植物从发芽到开花再到结果的过程和变化,并将发现讲述给教师或同伴。教师还组织幼儿进行各种科学实验,如探究不同光照和水分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让幼儿在实验中探究发现,在总结中成长。
在管理园地期间,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爱与责任,更培养了他们之间相互帮助,一起解决问题的和谐氛围。在幼儿园种植活动中,教师还积极地开展“家校合作”,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请家长在家中和幼儿进行种植活动,为幼儿提供一对一的种植指导,让他们获得种植的经验,激发孩子对自然的探究和对植物的热爱。
“悦”成果体验“全收获”的乐趣
经过四十多天的精心打理,采摘开始了,最先收获的是鸡毛菜、小油菜、小白菜之类的绿叶菜。一周后西红柿、小红果、黄瓜开始开花结果了,紧接着小辣椒也和我们见面了,最漂亮、最引人瞩目的是怒放的黄色百合花,还有随着阳光左右摆头的向日葵。我们的“一米田园”每天都会带给孩子惊喜。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亲眼见证了植物的种子、子叶、小苗、开花、结果生长过程,还知道了食用植物的不同部位。随后,我们将种植活动与其他领域、主题进行整合以拓展幼儿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组织幼儿将自己种植的果实进行加工和制作,西红柿、黄瓜做三明治;采摘的生菜做汉堡;将所有蔬菜、水果混在一起做蔬菜水果沙拉;采摘小葱做葱油饼;等待南瓜成熟了,我们做焗南瓜……邀请家长和同伴一起品尝,让孩子们体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更加珍惜食物的来之不易,珍惜劳动成果。
“一米田园”活动经过三个月成功地开展,孩子们在动手栽培植物及管理和养护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种植的艰辛与快乐,锻炼了动手能力,丰富了有关植物的自然科学知识,培养了他们有爱心、爱劳动、有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中共山东省委机关幼儿园 马莹
“悦”播种体验回归自然的乐趣
幼儿园种植活动的价值是满足幼儿亲近大自然的需要,增进幼儿对植物的情感。传统种植品种单一、内容大多由老师提供和管理,幼儿与植物相互作用的机会、时间和空间较少。教师转变观念,通过和孩子们协商,改变常规一垄一垄的种植方式,这种方式随植株的长高,幼儿难以区分自己的菜苗,容易与其他孩子植株混淆,找不到自己种植的植物,从而造成不能连贯持续地观察。我们采取一个幼儿一个容器的形式,将姓名和所种作物用标牌标于种植容器上。容器的大小、形状根据自己选择的植物特点和植株多少决定,以九宫格的形式摆好,每个九宫格为一个“一米田园”,便于日后孩子们观察、管理。
种植的核心是让幼儿获得新经验,因此,种植植物的种类要多样化,蔬菜、瓜果、农作物、花草都可以作为种植的内容,使幼儿能对不同种类作物进行对比观察。教师收集种子的图片和介绍,让幼儿观察比较不同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引导幼儿发现种子的秘密。再按照自己的喜好“按喜所取”,在他们自己的小园地里愿意种什么就种什么。
“悦”照料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
幼儿会关注植物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种植的过程,就是孩子关心和爱心释放的过程,他们会精心呵护、仔细观察,在种植过程中收获的不只是能力和知识,还有情感和责任感。幼儿入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兴致勃勃地直奔“一米田园”,看看每天的变化,拿着小水壶浇水、清理杂草,这已成为晨间活动的必修课。“一米田园”也从没让孩子失望过,它们发芽、开花、结果的每一个过程,都给孩子带来从未体验过的惊喜。教师鼓励幼儿用画笔记录植物从发芽到开花再到结果的过程和变化,并将发现讲述给教师或同伴。教师还组织幼儿进行各种科学实验,如探究不同光照和水分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让幼儿在实验中探究发现,在总结中成长。
在管理园地期间,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爱与责任,更培养了他们之间相互帮助,一起解决问题的和谐氛围。在幼儿园种植活动中,教师还积极地开展“家校合作”,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请家长在家中和幼儿进行种植活动,为幼儿提供一对一的种植指导,让他们获得种植的经验,激发孩子对自然的探究和对植物的热爱。
“悦”成果体验“全收获”的乐趣
经过四十多天的精心打理,采摘开始了,最先收获的是鸡毛菜、小油菜、小白菜之类的绿叶菜。一周后西红柿、小红果、黄瓜开始开花结果了,紧接着小辣椒也和我们见面了,最漂亮、最引人瞩目的是怒放的黄色百合花,还有随着阳光左右摆头的向日葵。我们的“一米田园”每天都会带给孩子惊喜。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亲眼见证了植物的种子、子叶、小苗、开花、结果生长过程,还知道了食用植物的不同部位。随后,我们将种植活动与其他领域、主题进行整合以拓展幼儿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组织幼儿将自己种植的果实进行加工和制作,西红柿、黄瓜做三明治;采摘的生菜做汉堡;将所有蔬菜、水果混在一起做蔬菜水果沙拉;采摘小葱做葱油饼;等待南瓜成熟了,我们做焗南瓜……邀请家长和同伴一起品尝,让孩子们体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更加珍惜食物的来之不易,珍惜劳动成果。
“一米田园”活动经过三个月成功地开展,孩子们在动手栽培植物及管理和养护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种植的艰辛与快乐,锻炼了动手能力,丰富了有关植物的自然科学知识,培养了他们有爱心、爱劳动、有责任感和团队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