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黄河新城拔节生长

济南起步区迈入“五年成形”冲刺之年
起步区加快迈入动能迸发的“成形起势”阶段
点击查看原图
        伴随着“未来之城”号角的吹响,三年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加快迈入动能迸发、城市面貌升级的“成形起势”阶段,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势头更加强劲。2024年,是起步区向“五年成形”冲刺之年。如今,行走在起步区,基础设施齐头并进,城市发展框架初现,一批高品质学校、医院全面启动,“3+1”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部落子……黄河新城拔节生长的脚步越迈越实。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杨子葶

  产业动能澎湃项目建设火热进行

  对城市而言,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发展的关键,项目则是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

  2024年伊始,济南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暨2024年“项目深化年”工作动员大会召开。按照计划,今年,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将实施142个项目,加快推动成形起势。

  在龙年春节假期后的起步区“新春第一会”上,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梳理发现,今年,起步区在深化项目、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方面依然大篇幅阐述。

  比亚迪全年生产新能源车突破24 万辆,今年产能计划完成30万辆,以比亚迪为引领的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产业链条已经成形。国家电投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项目正式投产3条燃料电池生产线,总投资360 亿元的爱旭太阳能项目在起步区落地开工,以这两个龙头企业引领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条逐步壮大。黄河国际会展中心首展举办,今年已经排定35场展会,以其为平台支撑的会展文旅产业链条也加快成形。同时,伴随中科新经济科创园中科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和面向机器人、智能网联等新兴产业的“未来产业园”谋划落地,“3+1”现代化产业体系已经全部落子……

  连续三年,从布局“3+1”现代化产业体系,到明确“6+4+2”重点产业主攻方向,并精准招引落地比亚迪、国家电投、爱旭等链主企业,起步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不断跃升,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今年,起步区产业发展的重点,就是深化项目提升。起步区“新春第一会”明确,今年将持续做好产业项目谋划,稳步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加快形成以比亚迪为引领的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产业链条,以爱旭、国家电投为引领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条,以黄河国际会展中心为平台支撑的会展文旅产业链条,形成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产业发展格局。

  沿链聚合,聚链成群,强链聚才……如今,将目光投向黄河之北,一片片工地厂房中,一声声机械轰鸣里,一座座钢铁塔吊旁,随处可见项目建设的火热场景,处处跳动着强劲的发展脉搏,这座未来希望之城正拔节生长。

  新城建设提速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在近几年起步区的工作部署中,“新城”一直是高频词汇。盘点过去的一年,可以窥见起步区“1+4+16”的一张蓝图已然从编制阶段转入落地实施阶段。

  2023年,起步区交通设施加快推进。黄河大桥复线桥等5条跨河桥隧加快建设,跨河通道谋划加密至21处,轨道交通7号线、有轨电车T1号线加快施工,黄河大道一期全线贯通,济太路起步区段竣工,累计开工市政道路212公里,具备通车条件125公里。

  配套设施方面,水电气热污水处理等市政场站逐步投用,山大二院北院区一期竣工,黄河体育中心足球场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区级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封顶,都市阳台国际学校启动建设。

  在此基础上,起步区城市管理也日趋精细化。数字城市建设系统推进,“智慧黄河”特色应用、城市事件处置一体化等平台建成投用,数字城市平台更加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大城管”综合服务项目正式落地实施,探索启用智慧城管四级联网,城管工作站实现全覆盖。

  聚焦乡村面貌提质,起步区高标准建成国际粮食增产减损示范区、百万蛋鸡智慧养殖产业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建成7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2个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农村公益事业设施不断健全。

  如今,《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城市副中心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确定了新城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特别是2024年,鹊华东西路等新城骨干路网,博物馆、电视塔、科技馆等新城地标性建筑,尤其是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让这座绿色智慧宜居新城的形象逐步从纸上落到地上,规划图正在逐步变为实景图。

  生态环境改善清水绿岸美如画卷

  3月7日上午,记者在鹊山水库看到,沉砂池宽阔的水面上,十多只天鹅正在休憩。岸边,一位摄影爱好者架着摄影机全神贯注捕捉天鹅的精彩瞬间。据悉,往年只有80余只大天鹅来此过冬,但去年12月监测到190余只。越来越多的大天鹅来过冬,无疑是起步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直接反映。

  通过近几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推进,起步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基底更加稳固,人民群众身边的蓝天白云、清水绿岸显著增多。

  2023年,《起步区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印发实施,山东省县级水网示范区成功获批,太平水库工程、徒骇河堤防等13个生态项目稳步推进。同时,起步区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开展,环境空气优良指数比率高于济南市2.2个百分点,水质综合指数同比改善13.4个百分点。此外,起步区探索实施首次GEP核算(全域GEP总计338.57亿元),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创新引领型综合性区域试点。

  加强生态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更是起步区打造绿色低碳新城的必然要求。

  今年,起步区仍将突出“生态优先”。一方面,起步区将加快推进生态项目建设,全力做靓黄河生态风貌带示范段,加快推进大寺河一期、青宁沟一期水系治理工程,启动大桥水系、崔寨水系连通工程建设,谋划开展与济阳跨界段水系治理工程,组织实施鹊山山体环境提升工程,继续规划建设一批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小区附属游园,打造高品质绿色生态空间。另一方面,起步区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积极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常态化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巡查,着力加强建设工程扬尘治理、移动源污染治理;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推进污染地块土壤修复,建设“无废城市”示范区,努力塑造天蓝水清河畅的绿色生态环境。

  民生保障有力“理想家园”成为现实

  “咱的饺子出锅喽!”吆喝伴着热腾腾的蒸汽,温暖着回迁居民的心。自从去年起步区首个回迁安置区大桥鹊华九里居一期顺利完成回迁后,这样邻里参与、其乐融融的场景,就频频出现在起步区的“理想社区”中。

  2023年,起步区积极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引进,22个新建、续建教育配套设施加快建设,分批次实施保留校区改造提升,市疾控中心起步区分中心挂牌运行,设立分级诊疗合作医院及医联体,获批全省唯一“医养健康产业高层次人才成果转化基地”。

  与此同时,805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全面启动,实现主体封顶400余万平方米。首个安置区——大桥鹊华九里居一期顺利回迁,崔寨三个安置区回迁顺利推进,交付小区首个“供暖季”实现供热全覆盖。

  今年的“新春第一会”上,安置房建设被作为“三大攻坚”之一反复提及。聚焦民生保障,2024年秋季学期,山东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高中部将正式投入使用,集市区6家特色专科医院于一体的整合型医疗中心将全面开工建设,区级养老服务中心项目预计2024年10月份实现竣工。

  蓝图已然绘就,任务一一部署,从关注民生设施建设到统筹设施启用,相信新城的人气将越来越旺,烟火气将越来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