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坚持常态长效 持续巩固提升

天桥:书写高质量发展“春天的故事”

天桥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
点击查看原图
        站在天桥区一座高楼的观景台上远眺,北边的黄河浩浩荡荡,南边的大明湖碧波荡漾。在济南阔步迈向“大河时代”的新征程中,作为全市唯一地跨黄河两岸的主城区,济南市天桥区区位得天独厚,发展速度迅猛,一方面,传统工业、商贸业稳步增长;另一方面,加速“数字化转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当前,天桥区以“筑基赋能年”成绩为基础,确定2024年为全区“巩固提升年”,全区围绕区委“24165”工作体系,努力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活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

  春日奋起,未来可期,天桥人以起步即冲刺的姿态,奋力书写天桥区高质量发展的“春天的故事”。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于蓓蕾 通讯员 赵川

  强化项目建设
  抓好163个重点项目
  总投资1549.7亿元

  千难万难,唯有发展能解难。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锚定全年目标任务,天桥区上下思路清,方向明:紧紧围绕济南市“项目深化年”,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今年,天桥区全面抓好总投资1549.7亿元的163个重点项目,强力推进上药控股山东总部等总投资82亿元的10个省级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中央厨房产业园等总投资410亿元的29个市级重点项目,加快标山二期、御林医药等80个续建项目进度,全年新开工项目50个以上,年度完成投资突破217.8亿元。

  全力做好项目储备策划,推动PPP 模式项目破题起势。打造特色专业科技园区,大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倍增计划,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90亿元以上。加大要素保障力度,破解用地难题,全年实现供地3000亩以上。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是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天桥区坚持区级顶格统筹、联席会议运作、“一把手”领衔,落实招商引资“1+2+6+N”工作体系,紧紧围绕四大主导产业,绘制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图谱,加强产业链招商,做好城市更新招商,突出总部招商,加快专业园区招商,吸引更多契合天桥产业发展的项目落地。
 
  天桥区加快提升商贸载体,全力推动万虹中心、万融广场等项目建设,助力山东眼镜市场、堤口果品市场拓展产业链条、扩大经营规模,推动鲁丰1908创意产业园加快泉水文化与工业遗存融合提升,北湖片区中泺河两侧80万平方米高端服务业聚集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大力推动商贸流通,高标准举办泺口服装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持续打造“惠购天桥”促消费品牌,着力提升消费影响力和吸引力。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大外贸龙头企业引育力度,指导企业拓宽国内外市场、扩大进出口规模。加大与京东、天猫等平台合作推介力度,引导服装、家居、通讯等行业拓展电商市场,持续激发商贸发展活力。

  城市更新提速
  改造16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
  惠及居民2万余户

  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更新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

  天桥区坚持城市更新、产业发展、居住环境、城市形象有机融合,前瞻性、一体化做优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城市设计,精细化做好城市管理工作,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区。

  该区坚持整体设计、一体打造,全力推进丁太鲁、泺口二期、桑梓店等重点片区开发,加大“三大工程”项目谋划建设力度。持续深入优化中恒晨光—金至北山、鲁丰1908创意产业园等城市设计方案,以及通过城市设计方案传导的控规指标。协调推进K88、桑梓片区控规及城市设计方案。做好济南市天桥区02地块(丁太鲁新增教育与绿地地块)等相关衔接工作。

  统筹做好王炉北辛等项目征迁、供地、建设工作,积极推进火车站南广场、北站房、济铁发展大厦、陆港商务区等项目,加快火车站片区整体改造提升。高标准实施近160余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面提升小区环境面貌和功能品质,惠及居民2万余户。加大历史建筑保护,活化利用历史街区、工业遗存,加快推进原成丰面粉厂1922电竞新媒体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一个个惠民项目,一幕幕生动场景,不断记录着城市更新行动的足迹。

  围绕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天桥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对重点事项、重点区域、重点点位生态环保的指导、监测和治理,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开展大气污染攻坚行动,做好重大生态保护问题的监督管理和专项整治。深入推进水环境治理,对辖区重点河流开展大排查,确保全区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加大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和城市内涝治理力度,完成14个积水点改造,实现辖区雨污合流管网清零,最大限度发挥项目减污减排的积极作用。

  持续改善民生
  打造有省市影响力的地方教育品牌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天桥区站在群众立场想问题办事情,聚焦教育文化、健康生活、服务保障,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一批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民生问题得以解决,真正把“路线图”变成“施工图”“实景图”。

  如何托起“一老一幼”稳稳的幸福,一直是天桥区持续努力答好的民生命题。天桥区以实施“全周期”教育提升工程、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主线,推进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完工交付10处、开工建设6处中小学、幼儿园;推进教育集团化建设,打造汇才、宝华等有省市影响力的地方教育品牌,构建均衡、优质、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教育生态。加快建设区级养老服务中心,做好社会化养老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和监管。

  天桥区大力发展文体事业,加快推进体育绿地公园建设,完善主城区“15分钟”体育健身圈;依托区域红色文化和黄河文化资源,打造特色研学旅行基地和红色研学线路; 有序开展千场文体惠民活动,增强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获得感。围绕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编制文化旅游专项规划,加快北郊林场森林公园建设,打造景区化村庄片区,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围绕创建国家级健康区,天桥区扎实开展以“健康促进、健康传播、健康管理、健康发展”为内容的全民健康促进行动,巩固扩大省级健康区建设成果,增强居民健康意识和保健能力,全面提高健康素养。紧盯项目建设目标,积极推进天桥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天桥区残疾人康复综合楼项目等8个“平急两用”项目的实施。积极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组建天桥区中医联盟,进一步完善医疗康养服务设施,丰富服务资源。

  同时,天桥区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扎实开展“保企护企行动”。坚持就业优先,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54万人。实施“1545”农民收入倍增计划,深化“三变”改革,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开展“红色物业”星级评选,打造红色物业“天桥样板”。开展“益路天桥”家庭家教家风公益活动,启动“巾帼筑梦·服务先行”2024城乡妇女创业就业培训项目,持续提升“七彩连心桥·巾帼在身边”工作品牌。以“益路天桥”残疾人事业公益品牌建设推广为引领,以“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爱之翼”社会助残公益创投项目、金凤凰助残联盟为平台,为残疾人提供高质量服务。

  这个春天,对于天桥区而言,目标已明,蓝图已绘。全区奋斗不息,砥砺前行,必能不断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天地,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