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济南市殡仪馆举办开放日活动

生命教育!沉浸式体验“若是别离”

市民参与生命教育体验活动,畅谈人生感悟
点击查看原图
        清明节,慎终追远,敬重生命,生命教育也是一个重要话题。3月29日上午,由山东省民政厅、济南市民 政局主办,济南市殡仪馆承办的“殡仪馆开放日”活动启动,现场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部门代表,新闻媒体等观摩殡仪服务全流程、了解馆内服务设施,让社会各界代表近距离了解殡葬工作,感受殡葬文化,体悟生命价值。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娜

  近距离了解殡仪服务

  青草幽幽,又一年阳春三月。29日上午9:30,社会各界代表如约来到济南市殡仪馆,共同探寻“人生最后一站”。在活动现场,一行人在敬畏与好奇中正式开始参观体验。工作人员首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了殡仪馆的发展历程,大家先后参观了寄存部、服务大厅、告别厅等区域,近距离了解了济南市殡仪馆的创新服务项目、组织文化、全流程服务等内容。途经舜圆广场,繁花盛开、春意盎然,一片生机勃勃,这里成为家属缓解悲伤情绪的好去处。

  步入送别大厅,社会各界代表近距离观摩了“齐鲁家庭式送别仪式”,对儒家文化中的“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有了更深的体悟。现场,工作人员为大家展示了请灵,家属灵前上香、祭酒、叩拜,诵读祭文,默哀,瞻仰仪容送别亲人等礼仪流程。整个仪式将传统的家祭仪式融入告别仪式,既传承了流传千年的礼仪,又郑重地表达出对死者的敬畏,让在场的志愿者们充分感受到弘扬孝道文化、传承良好家风的新风尚。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殡仪馆参观,特别是参观了整容室和火化车间,‘零距离’了解殡葬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觉得殡仪服务其实并没有那么‘神秘’,应受到尊重。”参与活动的志愿者表示。

  沉浸体验“最后的告别”

  在“若是别离”体验式生命教育活动环节,所有人融入到一场沉浸式体验中。灯光关闭,屏幕上播映着生命最后十分钟的空难视频。志愿者们在生命教育讲师的引导下,身临其境地感受着面对空难时的惶恐无助以及生命转瞬即逝的紧迫感。突如其来的意外,我们该如何面对?生命即将消逝,我们要对最亲近的人说些什么?志愿者们沉思片刻,打开信笺,写下预立的“遗嘱”。一名志愿者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躺进模拟棺椁,缓缓地被推进大厅中央。哀乐响起,讲师致“悼词”,其他志愿者手持鲜花,依次向“逝者”献花鞠躬,做最后的告别。

  模拟告别结束后,体验者们纷纷发言,畅谈参观体验中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要珍惜当下的每时每刻,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能决定生命的宽度和厚度,活出生命的精彩。”山东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四级调研员吴兆庆在发言中感慨。天桥区第十届政协委员、济南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高级工程师史玲分享自己曾与病魔斗争的经历,激励大家敬畏生命,传承孝道,传递善良。济南市民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越千也在分享中说道:“人有两次生命,第二次生命始于你意识到生命只有一次的那一刻”。

  济南市殡仪馆服务部工作人员林阳告诉记者,自2015年开始,济南市殡仪馆生命教育体验活动已连续多年举办,迎来了来自各行各业的体验者,“他们中有老人,有学生,我觉得他们非常勇敢,每一次讲解和引导对我来说也都是一次新的触动和启示。”林阳希望能有更多人走进馆区,审视生命、珍爱生命,凝聚更多向上、向善的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顺境与逆境。

  打造生命教育标杆

  生命教育目前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参照,因此,构建服务新模式成为生命教育实施的首要任务。作为济南市生命教育基地,近年来,济南市殡仪馆不断拓展社会宣教功能,选优配强生命教育志愿服务团队,积极引导社会公众敬畏生命、感恩生命、珍爱生命,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价值观、人生观。

  “清明临近,济南市殡仪馆将开展延时服务,提倡大家文明祭奠,错峰出行。”济南市殡仪馆副馆长张秋霜介绍,生态安葬与生命永续相结合,也是生命教育的良好契机,清明节后,济南市殡仪馆将分批次组织到青岛、日照开展海葬活动。

  下一步,济南市殡仪馆将持续丰富生命教育内容和载体,创新生命教育课程体系,持续开展“生命教育进学校”“生命教育进社区(村)”等活动,进一步打造体验式生命教育全省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