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说出你的思念

        ◎文/祁云奎

  在经历了一个冬天的蛰伏之后,春回大地,万物开始生发。民间自古就有“春分后,清明前,满山杏花开不完”之说。此时,山沟里杏花开得最早,紧接着就是桃花、梨花,还有草丛中各种不知名的野花。它们像是在赶赴一场比赛似的你追我赶,争相怒放。站在花海之中,你会发现各种花香会聚拢开来,或淡或浓,或远或近,空气被染得香喷喷、甜丝丝的,让人如痴如醉。
  
  有人说,花开的时候,清明节便到了。
  
  在我国古代,为了指导农业生产和不误农时,我们的祖先发明了二十四节气,并一直延续至今。节气是人与自然的对话密码,蕴含着日升月落、四时交替、草木枯荣的规律。《历书》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在24个节气中,清明节排在第五。这样的设计与安排,蕴含着我们祖先非凡的智慧和眼光。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有一年,晋国发生内乱,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到了国外。在流亡途中,重耳一行在大山里迷了路,饿得头昏眼花。随行大臣介子推偷偷割下自己腿上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送给重耳充饥,重耳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他就是晋文公。为了报答救命之恩,晋文公想封介子推做个大官,但屡遭回绝。不求回报的介子推,于是便背着老母亲躲到大山之中。为了逼出介子推,晋文公令人放火烧山,却不料将他们母子烧死。晋文公闻讯,放声痛哭。在现场,晋文公在一棵被烧焦的老柳树树洞里,发现一封介子推留下的血书,上面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晋文公擦干眼泪,将介子推母子安葬在那棵烧焦的老柳树下,并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每年这一天,举国家家禁止生火做饭,只能吃前一天做好的冷食。
  
  第二年,晋文公带领大臣去祭奠介子推。他们走到坟前,却发现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祭扫之后,晋文公便把这棵老柳树取名为“清明柳”,同时把寒食节之后的一天定为清明节。
  
  晋文公勤勉敬业,在他执政期间国运昌盛,百姓安居乐业。为了纪念介子推的功绩,每逢清明节,人们都会举办各种纪念活动。渐渐地,清明节就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清明节原本就根植于民间,与农耕、旅游等活动分不开。清明时节,冰雪消融,草色青青,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到野外踏青,给自己的祖先扫墓祭奠。累了,就在路边找一个“农家乐”坐下来,一家人围在一起边吃饭边聊天。如果幸运的话,还能喝上一壶清明节前采摘的茶,让春天的味道留在唇齿之间。记得小时候在乡下,一到清明时节,孩子们就纷纷结伴爬到朝阳的山坡上,挖野菜,捉山蝎。此时,你只要用手拨拉开枯草,就会惊奇地发现一些不知名的野花,红的,黄的,粉的,在暖阳下悄然开放,让你惊喜不已。时间虽然过去了很多年,但那时的情景却依然历历在目。
  
  人类文明是一条长长的河。与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许多传统节日一样,清明节在25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就像奔流不止的母亲河黄河一样,流经途中也有许多溪流汇入,同时也承载了很多。
  
  回望历史深处,那些记忆深刻的人和事,也在清明节这一天清晰起来,成为时光留给我们最好的提示。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遭遇了8级特大地震。顷刻间,上千万间房屋损毁垮塌,几千万群众受灾……地震过去了多年,很多场景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记忆,只有清明节年复一年地如期而至。这似乎是一个宽慰,更是一种缓解悲伤的方式。如果没有清明节,我们无法想象生者将会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向那些逝去的亲人倾诉他们的思念,倾诉他们的快乐与忧伤。
  
  令人欣慰的是,2006年,清明节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民俗之一,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清明节又被国家作为法定的假日固定下来。在祭拜先辈这样一个民族共同的话题面前,相信所有复杂的人事关系都会变得单纯和纯洁,所有恩怨都会因为那一个真诚的跪拜而化解。
  
  清明节祭奠原本是一件很伤感的事情,但我们的祖先却继往开来,把这一活动搞得诗意盎然,不能不佩服他们百折不挠、奋发进取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境界。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诗人杜牧的诗作《清明》,是一首堪称经典的清明诗。在这样一个杏花初开、细雨霏霏的天气出行,路上到处都是扫墓的行人。在山间蒙蒙细雨中行走,最容易催生思念,让人睹物思人,见景生情。
  
  清明节这天,唐代诗人崔护去城外踏青。走到一处农家时,他就敲门而入。开门的是一位面容姣好的姑娘,她热情地招呼崔护坐下,随即为他端上一碗水。此时,满院桃花正开,映红了姑娘的脸庞。崔护被眼前这个画面看呆了。
  
  第二年清明节,崔护又想起去年的佳遇,于是又故地重游,却只看到紧闭上锁的大门和院子里如期盛开的桃花。他大失所望,于是就在人家门上题写了一首诗《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首诗流传至今,成为写桃花诗的一座山峰。
  
  关于清明文化的话题,总是给这个万物萌发的季节增添一些凄美。宋代诗人王禹俏在其诗作《清明》中写道:“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
  
  退休后的王先生,每年清明节这一天,他都会携自己的儿孙们回乡下老家上坟扫墓。他说,一个人的“根”就是祖先,是亲人,是故土。人这一辈子,只有站在那里,才会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到哪里去。
  
  可以想象,清明节这一天,当你带着家人一起跪拜在祖先坟前时,那种对祖先的追忆与缅怀,就变成了一个绝好的家庭教育课堂,深刻影响着你的子孙后代。今后,不管走到哪里,他们都不会忘记,这里埋着自己的根,也埋着他们开创未来的底气和自信。
  
  从某种意义上说,祭祀就是一种对先辈、对故友、对先烈事迹的重温,而重温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家庭进行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是梦想的孵化器,也是精神的导航仪。“你记得我,我就活着”说的就是这种境界。
  
  事实上,一个人的家风,就是在这样潜移默化的讲述中得到延续和传承的。我有一位朋友,他的父亲生前是村里的一位赤脚医生,他用自己一生的热爱为乡亲们服务,走乡入户,救死扶伤。他虽然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却很有见识。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你只要愿意读书,再难我也要供你!”当年,就是他父亲这句话温暖着他,激励着他,最终让他走出农村,上了大学,进了城,参加了工作,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现在,他的孩子们已经长大成人,他却一直把“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古训记在心上,把每年清明节给父亲上坟,当成一堂永不缺席的“人生功课”。他说,他有责任让儿孙们知道自己对父亲的那份崇敬与崇拜,也让他们记住那些含温带热的家族故事。
  
  日历上的清明节,毕竟才有一天的时间,但由清明节延伸开来的那些习俗或仪式,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那种情感认同,却会融化在我们的血液之中,成为一面精神的旗帜。
  
  在清明节文化日渐成为人们抒发情怀、抚平伤痛一个重要依托和习俗的同时,也隐藏着大量影响人生命运的流量密码,这就为后人提供了丰厚的文学创作素材。近年来,以清明节祭奠亲人为题材的作品,开始频频闪现在各种小说、诗歌、散文、影视剧等文学作品之中,占据着我们的手机屏幕,冲击着我们的视觉,争夺着我们越来越艰难的选择。相当多的作品,借助文学的想象力和细致的情感描写,将一个个鲜活的清明节故事,演绎得如火如荼,引人入胜。
  
  在清明节文化繁荣发达的今天,家国情怀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精神酵素。这里面,有把祖辈父辈期盼变成现实的万丈豪情,有接过“接力棒”开创新局的拼搏奋进,更有为后人打一片江山留一座青山的雄心壮志。从一个人关于忠孝家风的传承到红色文化的弘扬,从为逝去亲人上坟到祭奠为国家和民族捐躯的英雄烈士,清明节文化的大江大河由此变得更加水源丰沛,源远流长。知过去,才能有未来。记得祖辈父辈们曾经的付出与努力,了解一个国家和民族波澜壮阔的奋斗历史,一个人行囊中装进了这些东西,就会不惧风雨,勇毅前行。
  
  于是,清明节就成了一场关于家国情怀的讲述与奔赴,既民间,又官方,既庄重,又浪漫。
  
  今又清明,思念涨潮。行走在山间熙熙攘攘的扫墓人群中,那首熟悉的歌曲仿佛又在耳边响起:“想你时你在脑海,想你时你在眼前……”
  
  也许,这就是重温的意义,追忆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