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誓言严惩凶手 乌克兰否认有关联
俄恐袭事件幕后黑手是谁?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近郊克拉斯诺戈尔斯克市一家音乐厅当地时间3月22日晚发生恐怖袭击事件。俄罗斯侦查委员会24日说,这次事件的遇难人数已上升至137人。目前,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称制造了这一事件,而俄方认为犯罪嫌疑人与乌克兰方面有关联。
普京誓言严惩凶手
普京在电视讲话中说,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恐怖袭击,是一场有准备、有组织的针对手无寸铁平民的大规模屠杀。他强调,无论恐怖分子以及背后的指使者是谁,恐袭事件的所有实施者、组织者和策划者都将受到公正的、应有的惩罚。
普京向所有遇难者家属表示慰问,承诺向遭遇不幸的家庭和伤者提供必要援助,并宣布3月24日为全国哀悼日。
普京还透露了恐袭事件的调查进展:共有11人被拘捕,包括4名恐袭直接实施者。他说,这4名恐袭直接实施者试图藏匿并向乌克兰方向逃跑。俄联邦安全局和其他执法机构正在严查为恐怖分子提供交通工具、策划逃生路线、准备和藏匿武器弹药的所有同谋。
俄联邦安全局23日发布声明说,犯罪嫌疑人在实施恐袭后,试图乘车逃往俄乌边境并入境乌克兰,最终在俄布良斯克州被捕。俄联邦安全局强调,犯罪嫌疑人与乌克兰方面有关联。
乌克兰否认有关联
恐袭发生后,各方围绕幕后黑手身份有不同说法。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声称制造了这起恐袭。俄新社指出,相关美国媒体的消息未经核实。
据俄媒报道,本月7日,美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就在其网站上发表声明称,极端分子即将对莫斯科的大型集会发动袭击。声明中还特别标注,“音乐会包括在内”。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对此解释说,美方3月初曾担心莫斯科及周边地区可能发生恐袭并向美公民发出提醒,但美方目前无法确定上述警告与“22日枪击事件”的相关性。柯比还说,美方目前未看到乌克兰人以任何形式参与此次事件的迹象。
对此,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23日表示,美国政府对恐袭事件的反应“充满疑点”。她质疑,美方“究竟以何为据得出某方没有参与的结论?”她表示,若美方掌握可靠信息,应当提供给俄方。
乌克兰外交部发表声明说,乌方“断然拒绝”俄方关于乌涉嫌参与恐袭的指控,乌方认为俄方的指控是“蓄意挑衅”,目的是煽动俄社会反乌克兰情绪。乌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也在社交媒体上否认基辅关联恐怖袭击,称“乌克兰与该事件毫无关系”。
俄加强安保措施
近年来,俄罗斯加大反恐力度,大规模恐怖袭击在莫斯科乃至俄罗斯全国并不多见。此次恐袭暴露出俄罗斯在安全保障方面仍存在漏洞。俄政治学者米哈伊洛夫认为,俄政府有必要完善大型群众性活动的组织方案。他指出,实施此次恐袭的犯罪分子手段非常专业,且对建筑物内部环境、出入口位置和警卫部署等情况了如指掌,这表明相关人员很可能提前对事发地点进行了详细调查。
恐袭发生后,俄政府已加强安保措施。普京23日在电视讲话中说,已在全国范围采取额外的反恐和反破坏措施,防止恐怖分子犯下新的罪行。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宣布取消本周末在莫斯科举行的所有体育、文化和其他公共活动。俄航空、铁路等部门纷纷表示,将加强安全防护和检查工作。
【聚焦】
俄驻美大使:别急于下结论
俄罗斯驻美国大使阿纳托利·安东诺夫当地时间3月24日说,在俄方正在调查是谁发动莫斯科近郊音乐厅恐袭时,不要急于下结论。
莫斯科近郊克拉斯诺戈尔斯克市一家音乐厅22日晚发生严重恐怖袭击事件,导致重大人员伤亡。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称其阿富汗分支制造这起事件。
俄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23日在电视讲话中说,4名恐袭直接实施者已被拘捕,他们试图向乌克兰方向逃跑;初步信息显示,乌克兰方面为他们准备了越境“窗口”。乌克兰方面否认与恐袭事件有牵连。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阿德里安娜·沃森发布声明说,“伊斯兰国”是这起事件的“唯一”责任方,乌克兰没有卷入。
美国白宫新闻秘书卡里娜·让-皮埃尔23日谴责恐袭事件并哀悼遇难者,强调“伊斯兰国”是共同的敌人、必须将其击败。就让-皮埃尔的言论,安东诺夫说:“俄罗斯相关机构有能力查出这起恐袭事件的组织者。我认为今天没必要急于下结论……这种(调查)工作需要安静(环境)。”
美联社援引沃森的话报道,美方3月初同俄方分享了恐怖分子预谋在莫斯科发动袭击的信息。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安东诺夫的话报道,美驻俄大使馆早些时候向在俄美国公民发出预警,提及极端分子可能会在音乐会等人员密集场合发动袭击,但俄驻美大使馆没有收到任何通知。安东诺夫说,美国和俄罗斯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的联系已遭破坏,而这并非俄方过错。
安东诺夫说:“我总是提醒美国人,在2001年(美国遭到“9·11”恐怖袭击)时,我们的总统是第一个伸出援手表示愿意提供帮助的人。”
联合国分管反恐事务的副秘书长弗拉基米尔·沃龙科夫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记者采访时说,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强调了加强国际合作应对恐怖主义的重要性。在联合国安理会即将举行的会议上,与会人员可能会讨论莫斯科近郊恐袭事件。
【关注】
恐袭嫌疑人招供细节:
太久没工作想干活 报酬约合4万元人民币
今日俄罗斯媒体集团总编辑西蒙尼扬23日在社交媒体发布审讯视频,展现莫斯科近郊恐怖袭击事件嫌疑人招供细节。但俄官方机构尚未证实视频中人员的身份。俄内务部23日表示,4名在布良斯克州被捕的恐袭嫌疑人均为外国公民。
恐袭嫌疑人沙姆斯丁·法里丁出生于1998年。他在视频中交代说,他是3月4日从土耳其进入俄罗斯境内的。一个月前,招募者通过社交媒体“电报”与他取得联系并提供了武器。此外,招募者还给他发了实施恐袭的具体坐标,命令他无差别射杀,“没差别,谁来杀谁”。
法里丁说:“我在音乐厅开枪杀了人,为了钱。”他说,招募者承诺的报酬大约是50万卢布(约合4万元人民币)。一半的钱已经转到他的银行卡上,另一半对方承诺事成之后再转。但他在逃避追捕途中把所有东西都扔了,包括银行卡。另据今日俄罗斯文字报道,法里丁在审讯后期又透露,招募者一度承诺支付约100万卢布(约合8万元人民币)。
西蒙尼扬当日还公布另外一段审讯视频。视频中一名讲塔吉克语的男子在翻译的协助下交代说,他和一名同伴在莫斯科州一条高速公路旁的旅馆里住了十多天,“我太久没有工作了,我想干活(赚钱)”。
◎本版文图均据新华社电
普京誓言严惩凶手
普京在电视讲话中说,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恐怖袭击,是一场有准备、有组织的针对手无寸铁平民的大规模屠杀。他强调,无论恐怖分子以及背后的指使者是谁,恐袭事件的所有实施者、组织者和策划者都将受到公正的、应有的惩罚。
普京向所有遇难者家属表示慰问,承诺向遭遇不幸的家庭和伤者提供必要援助,并宣布3月24日为全国哀悼日。
普京还透露了恐袭事件的调查进展:共有11人被拘捕,包括4名恐袭直接实施者。他说,这4名恐袭直接实施者试图藏匿并向乌克兰方向逃跑。俄联邦安全局和其他执法机构正在严查为恐怖分子提供交通工具、策划逃生路线、准备和藏匿武器弹药的所有同谋。
俄联邦安全局23日发布声明说,犯罪嫌疑人在实施恐袭后,试图乘车逃往俄乌边境并入境乌克兰,最终在俄布良斯克州被捕。俄联邦安全局强调,犯罪嫌疑人与乌克兰方面有关联。
乌克兰否认有关联
恐袭发生后,各方围绕幕后黑手身份有不同说法。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声称制造了这起恐袭。俄新社指出,相关美国媒体的消息未经核实。
据俄媒报道,本月7日,美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就在其网站上发表声明称,极端分子即将对莫斯科的大型集会发动袭击。声明中还特别标注,“音乐会包括在内”。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对此解释说,美方3月初曾担心莫斯科及周边地区可能发生恐袭并向美公民发出提醒,但美方目前无法确定上述警告与“22日枪击事件”的相关性。柯比还说,美方目前未看到乌克兰人以任何形式参与此次事件的迹象。
对此,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23日表示,美国政府对恐袭事件的反应“充满疑点”。她质疑,美方“究竟以何为据得出某方没有参与的结论?”她表示,若美方掌握可靠信息,应当提供给俄方。
乌克兰外交部发表声明说,乌方“断然拒绝”俄方关于乌涉嫌参与恐袭的指控,乌方认为俄方的指控是“蓄意挑衅”,目的是煽动俄社会反乌克兰情绪。乌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也在社交媒体上否认基辅关联恐怖袭击,称“乌克兰与该事件毫无关系”。
俄加强安保措施
近年来,俄罗斯加大反恐力度,大规模恐怖袭击在莫斯科乃至俄罗斯全国并不多见。此次恐袭暴露出俄罗斯在安全保障方面仍存在漏洞。俄政治学者米哈伊洛夫认为,俄政府有必要完善大型群众性活动的组织方案。他指出,实施此次恐袭的犯罪分子手段非常专业,且对建筑物内部环境、出入口位置和警卫部署等情况了如指掌,这表明相关人员很可能提前对事发地点进行了详细调查。
恐袭发生后,俄政府已加强安保措施。普京23日在电视讲话中说,已在全国范围采取额外的反恐和反破坏措施,防止恐怖分子犯下新的罪行。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宣布取消本周末在莫斯科举行的所有体育、文化和其他公共活动。俄航空、铁路等部门纷纷表示,将加强安全防护和检查工作。
【聚焦】
俄驻美大使:别急于下结论
俄罗斯驻美国大使阿纳托利·安东诺夫当地时间3月24日说,在俄方正在调查是谁发动莫斯科近郊音乐厅恐袭时,不要急于下结论。
莫斯科近郊克拉斯诺戈尔斯克市一家音乐厅22日晚发生严重恐怖袭击事件,导致重大人员伤亡。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称其阿富汗分支制造这起事件。
俄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23日在电视讲话中说,4名恐袭直接实施者已被拘捕,他们试图向乌克兰方向逃跑;初步信息显示,乌克兰方面为他们准备了越境“窗口”。乌克兰方面否认与恐袭事件有牵连。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阿德里安娜·沃森发布声明说,“伊斯兰国”是这起事件的“唯一”责任方,乌克兰没有卷入。
美国白宫新闻秘书卡里娜·让-皮埃尔23日谴责恐袭事件并哀悼遇难者,强调“伊斯兰国”是共同的敌人、必须将其击败。就让-皮埃尔的言论,安东诺夫说:“俄罗斯相关机构有能力查出这起恐袭事件的组织者。我认为今天没必要急于下结论……这种(调查)工作需要安静(环境)。”
美联社援引沃森的话报道,美方3月初同俄方分享了恐怖分子预谋在莫斯科发动袭击的信息。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安东诺夫的话报道,美驻俄大使馆早些时候向在俄美国公民发出预警,提及极端分子可能会在音乐会等人员密集场合发动袭击,但俄驻美大使馆没有收到任何通知。安东诺夫说,美国和俄罗斯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的联系已遭破坏,而这并非俄方过错。
安东诺夫说:“我总是提醒美国人,在2001年(美国遭到“9·11”恐怖袭击)时,我们的总统是第一个伸出援手表示愿意提供帮助的人。”
联合国分管反恐事务的副秘书长弗拉基米尔·沃龙科夫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记者采访时说,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强调了加强国际合作应对恐怖主义的重要性。在联合国安理会即将举行的会议上,与会人员可能会讨论莫斯科近郊恐袭事件。
【关注】
恐袭嫌疑人招供细节:
太久没工作想干活 报酬约合4万元人民币
今日俄罗斯媒体集团总编辑西蒙尼扬23日在社交媒体发布审讯视频,展现莫斯科近郊恐怖袭击事件嫌疑人招供细节。但俄官方机构尚未证实视频中人员的身份。俄内务部23日表示,4名在布良斯克州被捕的恐袭嫌疑人均为外国公民。
恐袭嫌疑人沙姆斯丁·法里丁出生于1998年。他在视频中交代说,他是3月4日从土耳其进入俄罗斯境内的。一个月前,招募者通过社交媒体“电报”与他取得联系并提供了武器。此外,招募者还给他发了实施恐袭的具体坐标,命令他无差别射杀,“没差别,谁来杀谁”。
法里丁说:“我在音乐厅开枪杀了人,为了钱。”他说,招募者承诺的报酬大约是50万卢布(约合4万元人民币)。一半的钱已经转到他的银行卡上,另一半对方承诺事成之后再转。但他在逃避追捕途中把所有东西都扔了,包括银行卡。另据今日俄罗斯文字报道,法里丁在审讯后期又透露,招募者一度承诺支付约100万卢布(约合8万元人民币)。
西蒙尼扬当日还公布另外一段审讯视频。视频中一名讲塔吉克语的男子在翻译的协助下交代说,他和一名同伴在莫斯科州一条高速公路旁的旅馆里住了十多天,“我太久没有工作了,我想干活(赚钱)”。
◎本版文图均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