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非虚构写作背后的故事”讲座开讲
还原现实之美 摹写真实之情
逄春阶现场讲述短篇非虚构写作背后的故事
点击查看原图
3月21日,“短篇非虚构写作背后的故事”讲座于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新闻与传媒学院正式召开。据了解,围绕“忠于事实,还原真实”的非虚构写作原则,本次讲座深入探讨了非虚构写作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大众日报》高级记者逄春阶来到现场,与一众专家学者、媒体界人士纵论非虚构文学,共同探讨非虚构写作的种种经验。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洋 实习生 袁红军
非虚构是文体边界的拓展与挑战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非虚构写作在文学领域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如何透过枝杈丛生的现象之森找到通往真实的路径,又如何深入波涛汹涌的时代之河探寻文学的珍珠,逐渐成为当下的热点话题。讲座现场,逄春阶首先分享了关于非虚构写作的不同侧面,涉及青春写作、报告文学与非虚构写作的关系,以及如何鼓励倡导精短的非虚构写作等重要问题。
“过多地强调年龄因素可能会让人陷入怪圈,因此应该鼓励年轻人更多地站在时代前沿,关注社会深层次问题,把握重大题材,描绘时代风貌,将目光投向非虚构写作,热爱并投身其中。”逄春阶表示,倘若将眼光放远,“非虚构写作”是有着青春基因的。如瞿秋白21岁开始写作的《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被认为是中国非虚构写作源头中的代表性作品,而国内走向成熟的第一篇非虚构作品《包身工》,作者夏衍创作时也仅35岁。在逄春阶看来,这充分表明了非虚构写作并非受年龄限制,而是需要勇气和热情去探索。
而对于非虚构与报告文学的关系,逄春阶则认为这两者“在某些方面有重合之处”,他表示,新闻性是非虚构写作的基础,而文学性则是其根本,缺乏艺术含量的非虚构写作将失去感染力。为此,首先需要克服的,则是在当下时代大行其道的“复制粘贴”般的粗俗化与单调肤浅的写作,让非虚构真正与“假大空”和“形象广告”得以区隔。“应以现代理念的锐意激发沉睡的‘材料’和尘封的史料,充分利用第一手资料,将其转化为思维的养料。在鼓励长篇非虚构写作的同时,也倡导精短非虚构写作,以更精炼的形式展现真实的力量和情感,让读者在短小的篇章中感受到深刻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为了进行写作而寻找题材的路径,逄春阶更看重题材本身的自然生发。他以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文学创作谈《与人物共命运》中的论述阐发开去,认为写作不是自己选择题材,而是题材选择了自己。由此,报告文学不是英雄榜,而在于描写人物的本质,是“作为一个人而活着,写普通人,胜利者和失败者,为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在与人物同行、共命运的同时,真实地描写他们的艰辛与挣扎。
非虚构写作的倡导与实践
《一念向北》《漠河采访札记》《老韩的“晃动畅想曲”》……在逄春阶数十年的记者生涯中,无数重要的作品均生动展现着非虚构写作的魅力与力量。《晃动中的春节》中,在那些晃动的车厢里,他曾经触景生情:“让真色忽略粉饰,让文采暗淡技巧,没有感情的文字,就是一堆报废的铅字,就像霾,还是云,何止天空飞鸟知道,难道还要用仰视辨别吗?连鼻孔都能看到。”演讲现场,以其丰富的写作经验和独特的视角,逄春阶向听众分享了许多个人的写作经历和心得。他表示,非虚构并非绝对的真实,而是既要沉浸其中,又将主观抽离出来,以旁观者的视角体验这一切。而这讲述不仅是对非虚构写作的倡导,更是对真实生活的深刻思考和表达。
倘若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均可称之为非虚构文学创作,那么记者这一职业则天然与非虚构文学有着化不开的血肉联结。作为一名记者,逄春阶一路前行、一路探访的创作故事则与其文章一同成为了事关文学与非虚构创作的重要实践:跟随重汽去往漠河采访,去西藏采访援藏干部,去湖北黄冈采访抗疫……一桩桩真实的事件信手拈来又详细生动,不时闪耀着细节与真实的光辉。
“把灯挑亮,让文字血肉鲜活、灵动生动”,在谈到新闻写作时,他引用了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赵鹤翔曾经对报告文学创作时的见解。对赵鹤翔来说,报告文学既非工作总结的拼接,也非不“拐弯”就抒发情感的文字,更不是没有生命体征的黑压压的死文字,而应该是有趣的、可读的。“新闻类的非虚构写作也是如此”。逄春阶表示,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到现场,必须接地气,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四力”,真正成为非虚构写作的倡导者与实践者。
深度观察创作背后的故事
讲座主体环节结束后,逄春阶接受了现场学子与文学爱好者的提问,面对如何将个人经历和感悟与报告文学、非虚构写作相结合的疑问,他强调了在创作背后观察实践的重要性。“观察是一个需要不断锻炼的过程,需要从现实生活中不断积累素材和体验”,他表示,作为写作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那些平凡而又深刻的细节,将其转化为文字的力量。而与此同时,写作同时也是一个平衡客观事实与个人主观感受的过程,只有具备深入的思考与逻辑推理才能让作品更具说服力和深度。
记者钱捍同样看重创作背后的实践与练习,在现场,他以摄影为切入点进一步分享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摄影同文学一样,都具有将平面思维转化为立体思维的奇妙能力,而持续不断的练习和积累在二者的成长道路上同样极为关键,“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实践和不断的探索,才能在摄影与创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和表达能力。”面对现代社会信息爆炸的情形,摄影与文学都承载着更多的责任和使命,“愿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能够用心感受现实之美,传递真实之情,让非虚构写作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副教授、融媒体发展研究院秘书长刘仲国则表示,对学生来说,在非虚构文学道路上的实践与探索尤为重要,“山师新传媒”等栏目的举办则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写作才华的平台。由此,学生得以展现他们的非虚构写作作品,不少优秀作品在平台上得以发表,展现了学生们的写作潜力和创意。这种合作不仅促进了学生们写作能力的提升,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展示舞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洋 实习生 袁红军
非虚构是文体边界的拓展与挑战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非虚构写作在文学领域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如何透过枝杈丛生的现象之森找到通往真实的路径,又如何深入波涛汹涌的时代之河探寻文学的珍珠,逐渐成为当下的热点话题。讲座现场,逄春阶首先分享了关于非虚构写作的不同侧面,涉及青春写作、报告文学与非虚构写作的关系,以及如何鼓励倡导精短的非虚构写作等重要问题。
“过多地强调年龄因素可能会让人陷入怪圈,因此应该鼓励年轻人更多地站在时代前沿,关注社会深层次问题,把握重大题材,描绘时代风貌,将目光投向非虚构写作,热爱并投身其中。”逄春阶表示,倘若将眼光放远,“非虚构写作”是有着青春基因的。如瞿秋白21岁开始写作的《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被认为是中国非虚构写作源头中的代表性作品,而国内走向成熟的第一篇非虚构作品《包身工》,作者夏衍创作时也仅35岁。在逄春阶看来,这充分表明了非虚构写作并非受年龄限制,而是需要勇气和热情去探索。
而对于非虚构与报告文学的关系,逄春阶则认为这两者“在某些方面有重合之处”,他表示,新闻性是非虚构写作的基础,而文学性则是其根本,缺乏艺术含量的非虚构写作将失去感染力。为此,首先需要克服的,则是在当下时代大行其道的“复制粘贴”般的粗俗化与单调肤浅的写作,让非虚构真正与“假大空”和“形象广告”得以区隔。“应以现代理念的锐意激发沉睡的‘材料’和尘封的史料,充分利用第一手资料,将其转化为思维的养料。在鼓励长篇非虚构写作的同时,也倡导精短非虚构写作,以更精炼的形式展现真实的力量和情感,让读者在短小的篇章中感受到深刻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为了进行写作而寻找题材的路径,逄春阶更看重题材本身的自然生发。他以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文学创作谈《与人物共命运》中的论述阐发开去,认为写作不是自己选择题材,而是题材选择了自己。由此,报告文学不是英雄榜,而在于描写人物的本质,是“作为一个人而活着,写普通人,胜利者和失败者,为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在与人物同行、共命运的同时,真实地描写他们的艰辛与挣扎。
非虚构写作的倡导与实践
《一念向北》《漠河采访札记》《老韩的“晃动畅想曲”》……在逄春阶数十年的记者生涯中,无数重要的作品均生动展现着非虚构写作的魅力与力量。《晃动中的春节》中,在那些晃动的车厢里,他曾经触景生情:“让真色忽略粉饰,让文采暗淡技巧,没有感情的文字,就是一堆报废的铅字,就像霾,还是云,何止天空飞鸟知道,难道还要用仰视辨别吗?连鼻孔都能看到。”演讲现场,以其丰富的写作经验和独特的视角,逄春阶向听众分享了许多个人的写作经历和心得。他表示,非虚构并非绝对的真实,而是既要沉浸其中,又将主观抽离出来,以旁观者的视角体验这一切。而这讲述不仅是对非虚构写作的倡导,更是对真实生活的深刻思考和表达。
倘若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均可称之为非虚构文学创作,那么记者这一职业则天然与非虚构文学有着化不开的血肉联结。作为一名记者,逄春阶一路前行、一路探访的创作故事则与其文章一同成为了事关文学与非虚构创作的重要实践:跟随重汽去往漠河采访,去西藏采访援藏干部,去湖北黄冈采访抗疫……一桩桩真实的事件信手拈来又详细生动,不时闪耀着细节与真实的光辉。
“把灯挑亮,让文字血肉鲜活、灵动生动”,在谈到新闻写作时,他引用了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赵鹤翔曾经对报告文学创作时的见解。对赵鹤翔来说,报告文学既非工作总结的拼接,也非不“拐弯”就抒发情感的文字,更不是没有生命体征的黑压压的死文字,而应该是有趣的、可读的。“新闻类的非虚构写作也是如此”。逄春阶表示,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到现场,必须接地气,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四力”,真正成为非虚构写作的倡导者与实践者。
深度观察创作背后的故事
讲座主体环节结束后,逄春阶接受了现场学子与文学爱好者的提问,面对如何将个人经历和感悟与报告文学、非虚构写作相结合的疑问,他强调了在创作背后观察实践的重要性。“观察是一个需要不断锻炼的过程,需要从现实生活中不断积累素材和体验”,他表示,作为写作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那些平凡而又深刻的细节,将其转化为文字的力量。而与此同时,写作同时也是一个平衡客观事实与个人主观感受的过程,只有具备深入的思考与逻辑推理才能让作品更具说服力和深度。
记者钱捍同样看重创作背后的实践与练习,在现场,他以摄影为切入点进一步分享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摄影同文学一样,都具有将平面思维转化为立体思维的奇妙能力,而持续不断的练习和积累在二者的成长道路上同样极为关键,“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实践和不断的探索,才能在摄影与创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和表达能力。”面对现代社会信息爆炸的情形,摄影与文学都承载着更多的责任和使命,“愿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能够用心感受现实之美,传递真实之情,让非虚构写作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副教授、融媒体发展研究院秘书长刘仲国则表示,对学生来说,在非虚构文学道路上的实践与探索尤为重要,“山师新传媒”等栏目的举办则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写作才华的平台。由此,学生得以展现他们的非虚构写作作品,不少优秀作品在平台上得以发表,展现了学生们的写作潜力和创意。这种合作不仅促进了学生们写作能力的提升,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展示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