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南巡图〉里的江南风物》出版
于书卷中得见盛世江南
近日,以清朝画家徐扬创作的 《乾隆南巡图》 为研究对象的新作《风景旧曾谙:〈乾隆南巡图〉里的江南风物》 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据了解,该书图文并茂地再现了乾隆下江南的情景,将清朝鼎盛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貌,市井的雅致生活,乃至域外风物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观者恍若置身画中。
“江南佳丽地,金银遍地生”,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富庶、最文明、最开放的地区之一,江南由于人口城市众多、经济发达,成为了清朝统治者最关注、最重视的地区之一,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曾六度巡幸江南地区,留下众多传奇佳话和文艺作品,其中,清朝画家徐扬创作的《乾隆南巡图》便是一幅生动展现古代江南盛景的传世佳作。记者了解到,本书作者樊祎雯供职于中国国家博物馆10年有余,该馆正是收藏《乾隆南巡图》 最多的收藏机构之一,故在与原画和相关的舆图、典籍、名物与其他相关文物的长期接触中获得了深入研究的天然便利,对画卷也有了发乎情的切身感受。
与既往关于《乾隆南巡图》的研究视角不同,据悉,本书着重沿着美术、民俗、服饰、社会学等学科路径,针对江南地区人文景观的历史源流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并进行了富有意义和趣味的延展。在书中,人们不仅可以得见十八世纪中叶北京至绍兴沿途的风情世态、锦绣河山,还能目睹乾隆南巡路线沿途城市的经济、文化、地志、民俗,作者更对南巡途中的地区及其文化渊源进行了细致入微地分析考察。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聂崇正认为,该书“以画卷中描绘的场景,展现了乾隆时期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书中内容或将是清朝宫廷绘画研究的新成果。
此外,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汪亓同样表示,在迥异于美术史家的视野中,樊祎雯透过不同的画卷,让更多的读者深入了解画面所呈现的宏大历史里的幽微事件、寻常巷陌中的众生百态,重点解答了与此图相关的政治、文化、社会风俗等问题,在轻松的氛围下为大家一一释疑,拉近了近三百年的时间距离。
值得一提的是,女性作家独特的细腻视角同样是本书的一大亮点,书中,作者从人性角度剖析了乾隆热爱“大头像“魁梧像”的有趣心理,以及与母亲和两位皇后的感情互动。乾隆“奉母南巡”是否另有隐情?与两任皇后的情感是否说明他真的生性风流?通过提出这些别具一格、妙趣横生的问题,樊祎雯将乾隆刻画为一个丰满的圆形人物,读来同样十分具有乐趣。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洋 实习生 孙骐越
“江南佳丽地,金银遍地生”,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富庶、最文明、最开放的地区之一,江南由于人口城市众多、经济发达,成为了清朝统治者最关注、最重视的地区之一,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曾六度巡幸江南地区,留下众多传奇佳话和文艺作品,其中,清朝画家徐扬创作的《乾隆南巡图》便是一幅生动展现古代江南盛景的传世佳作。记者了解到,本书作者樊祎雯供职于中国国家博物馆10年有余,该馆正是收藏《乾隆南巡图》 最多的收藏机构之一,故在与原画和相关的舆图、典籍、名物与其他相关文物的长期接触中获得了深入研究的天然便利,对画卷也有了发乎情的切身感受。
与既往关于《乾隆南巡图》的研究视角不同,据悉,本书着重沿着美术、民俗、服饰、社会学等学科路径,针对江南地区人文景观的历史源流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并进行了富有意义和趣味的延展。在书中,人们不仅可以得见十八世纪中叶北京至绍兴沿途的风情世态、锦绣河山,还能目睹乾隆南巡路线沿途城市的经济、文化、地志、民俗,作者更对南巡途中的地区及其文化渊源进行了细致入微地分析考察。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聂崇正认为,该书“以画卷中描绘的场景,展现了乾隆时期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书中内容或将是清朝宫廷绘画研究的新成果。
此外,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汪亓同样表示,在迥异于美术史家的视野中,樊祎雯透过不同的画卷,让更多的读者深入了解画面所呈现的宏大历史里的幽微事件、寻常巷陌中的众生百态,重点解答了与此图相关的政治、文化、社会风俗等问题,在轻松的氛围下为大家一一释疑,拉近了近三百年的时间距离。
值得一提的是,女性作家独特的细腻视角同样是本书的一大亮点,书中,作者从人性角度剖析了乾隆热爱“大头像“魁梧像”的有趣心理,以及与母亲和两位皇后的感情互动。乾隆“奉母南巡”是否另有隐情?与两任皇后的情感是否说明他真的生性风流?通过提出这些别具一格、妙趣横生的问题,樊祎雯将乾隆刻画为一个丰满的圆形人物,读来同样十分具有乐趣。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洋 实习生 孙骐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