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蓝天白云美丽画卷成为现实

济南起步区全力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
来济过冬的野生大天鹅,今年数量达190多只(资料图)
点击查看原图
        商报济南消息 水环境是建设绿色宜居宜业城市的基本要素,是引进和发展高端产业的重要支撑。为做好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形成良好水生态系统,近年来,济南起步区着力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坚持规划引领,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去年7月,《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实施,分析“十四五”时期起步区水生态环境保护形势,科学分解制定了新目标与新任务,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
  
  通过近几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推进,起步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蓝天白云、清水绿岸的美丽画卷成为现实。记者获悉,在水污染防治工作方面,2023年,市级考核河流断面水质每月100%达标,水质指数同比改善13.4%,纳入市级考核断面的水质每月均百分百达标,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起步区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了生态系统状态功能的恢复,通过提供合适的栖息环境来保护生物多样性。据介绍,今年2月份在起步区大王庙村东南方向,观测到野生大天鹅来济过冬,往年监测的数量为80多只,今年数量达到190多只。越来越多的大天鹅来过冬,也说明了该地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为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起步区大力改革创新,高质量完成国家新型建材行业整体性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创新形成了“223”工作推进模式,建立了新型建材4个门类碳排放核算方法,每年减少碳排放约6848吨;组织申报“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并获得生态环境部批复,成为全省3个国家级减污降碳协同创新产业园区试点之一;开展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在绿建产业园建设初期启动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最大限度地实现园区产业和设施的高端化、绿色化、低碳化、数字化;高效高质做好环评审批和排污许可审批服务,为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比亚迪汽车济南分公司新建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为重大项目落地创造条件。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杨子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