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考古荣获两项省级荣誉
“穿越”千百年,揭秘古时日常生活
商报济南消息 近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喜报频传,2023年度两项重要考古发现分获“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和“全省优秀田野考古工地”。
2月29日至3月1日,2023年度山东省田野考古工作汇报会在济南举行,全省共有38项重要田野考古项目进行汇报交流。济南市考古研究院2022至2023年度发掘完成的槐荫区孟王庄遗址、历城区东梁王一村遗址、长清区平安店墓地、元代济南王张荣家族墓地、济阳区青宁村墓地五项重要考古发掘项目参加汇报。其中济阳区青宁村墓地发掘项目获“2023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奖”,历城区东梁王一村遗址发掘项目获“2022年至2023年全省优秀田野考古工地”。
青宁村墓地位于济南市济阳区崔寨街道青宁村旧址西500米处。为配合工程建设,2023年,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对墓地进行考古发掘,面积5400平方米,共清理宋金至清代墓葬255座,出土各类遗物700余件(组)。该墓地延续时间约700年,补充了济南地区黄河以北区域的墓葬考古资料,也为考察该区域宋金至明清时期丧葬习俗的发展演变以及出土遗物的演变规律增添了新的实物资料。
据了解,山东地区元代砖雕壁画墓大多分布于济南东部一带,均位于黄河以南,青宁墓地元代砖雕壁画墓的发现将此类墓葬形制的分布范围扩展至黄河以北,为研究元代山东地区砖雕壁画墓的分布与传播提供了新材料。济南地区以往发现的元明时期墓葬未见有舟形墓,青宁墓地元明时期舟形墓的发现既补充了这一时期的墓葬形制,也为宋金之后舟形墓的发展、演变研究提供了新素材。
东梁王一村遗址位于济南市历城区鲍山街道东梁王一村南侧。为配合土地出让,2023年,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对项目占压遗址区域进行考古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共清理各类遗迹209处,其中墓葬161座、灰坑21个、窑炉17座、水井8口、灰沟2条,出土完整及可复原器物300余件(组)。墓葬年代跨度大,自战国中晚期延续至明清时期,陶窑等其他遗迹时代也多为战国中晚期,此次发掘的墓葬数量多,延续时间长,为各时期葬制葬俗以及社会、历史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庆英 实习生 张泽旭
2月29日至3月1日,2023年度山东省田野考古工作汇报会在济南举行,全省共有38项重要田野考古项目进行汇报交流。济南市考古研究院2022至2023年度发掘完成的槐荫区孟王庄遗址、历城区东梁王一村遗址、长清区平安店墓地、元代济南王张荣家族墓地、济阳区青宁村墓地五项重要考古发掘项目参加汇报。其中济阳区青宁村墓地发掘项目获“2023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奖”,历城区东梁王一村遗址发掘项目获“2022年至2023年全省优秀田野考古工地”。
青宁村墓地位于济南市济阳区崔寨街道青宁村旧址西500米处。为配合工程建设,2023年,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对墓地进行考古发掘,面积5400平方米,共清理宋金至清代墓葬255座,出土各类遗物700余件(组)。该墓地延续时间约700年,补充了济南地区黄河以北区域的墓葬考古资料,也为考察该区域宋金至明清时期丧葬习俗的发展演变以及出土遗物的演变规律增添了新的实物资料。
据了解,山东地区元代砖雕壁画墓大多分布于济南东部一带,均位于黄河以南,青宁墓地元代砖雕壁画墓的发现将此类墓葬形制的分布范围扩展至黄河以北,为研究元代山东地区砖雕壁画墓的分布与传播提供了新材料。济南地区以往发现的元明时期墓葬未见有舟形墓,青宁墓地元明时期舟形墓的发现既补充了这一时期的墓葬形制,也为宋金之后舟形墓的发展、演变研究提供了新素材。
东梁王一村遗址位于济南市历城区鲍山街道东梁王一村南侧。为配合土地出让,2023年,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对项目占压遗址区域进行考古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共清理各类遗迹209处,其中墓葬161座、灰坑21个、窑炉17座、水井8口、灰沟2条,出土完整及可复原器物300余件(组)。墓葬年代跨度大,自战国中晚期延续至明清时期,陶窑等其他遗迹时代也多为战国中晚期,此次发掘的墓葬数量多,延续时间长,为各时期葬制葬俗以及社会、历史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庆英 实习生 张泽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