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加速落地

山东7市已推送首批项目“白名单”

        商报济南消息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住建部官网获悉,自今年1月住建部召开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部署会议以来,该机制正加速落地。截至2月20日,全国已有29个省份214个城市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分批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并推送给商业银行,共涉及5349个项目。其中山东7市已推送首批项目“白名单”,涉及项目448个。

  此前住建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称,指导各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根据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等情况筛选确定支持对象向金融机构推送,经评估后根据其实际情况满足合理融资需求或予以其他支持。这一过程中,被推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即为“白名单”。

  今年春节前后,多地密集筛选推送了首批“白名单”。目前山东16个城市均已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济南、青岛、烟台、日照、济宁、东营、聊城7市已推送首批项目名单,涉及项目448个,融资需求917.04亿元。

  其中,青岛、烟台、日照、聊城4市融资已落地,合计15.632亿元;淄博、枣庄等9市已形成第一批“白名单”项目819个,融资需求909.57亿元,已在住房城乡建设部系统内报送80亿元,已获授信26.04亿元,审批落地8.44亿元。

  业内普遍观点认为,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建立,有助于金融部门和住房部门协调运作,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伴随更多房地产项目贷款支持落地,一些暂时遇到困难的项目获得融资支持,将有助于减少项目交付风险,改善行业预期。同时,该机制还有助于房地产投资企稳,助力经济上行。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夏子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