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批“大升级”,激发经济新活力
“齐鲁之窗”贴心服务企业发展



齐鲁之窗政务服务中心


齐鲁之窗政务服务中心大厅

跨域变更“不出家门”、不来济也能办业务、10支“槐小花”政务服务帮办团队帮办1万余件业务……近年来,济南市槐荫区创新建设“7×24小时”齐鲁之窗。省市区一体化宜商服务中心,打造“宜商中心”“槐小花”等政务服务品牌,不仅让审批服务“上高铁”、开通政务服务直播,而且突破智慧政务,让企业群众不来济也能办成业务。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佳宁
政务服务“上高铁”
槐荫区某大型酒店完成装修后,需要办理酒店所需许可证件,所需办理许可事项较多,材料繁杂。中心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为该酒店提供专属服务,按照“齐鲁之窗”酒店一件事打包办审批流程图逐项有序帮助企业办理酒店开办事项。“我们提前整合梳理业务办理中可能遇到的堵点难点,对重复的审批要件进行精简、优化,简化材料手续,并多部门审管互动,为企业顺利开业提供审批保障。”齐鲁之窗负责人王世超介绍。
“齐鲁之窗”全称为“7×24小时”齐鲁之窗·省市区一体化宜商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省市区三级联动全生命周期服务。据悉,槐荫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深度融合西客站“齐鲁门户”区位交通优势和“京沪会客厅”服务区域协调发展作用,高位谋划、高质推进“7×24小时”齐鲁之窗·省市区一体化宜商服务中心(简称为“中心”)建设,探索“宜商中心”“槐小花”等政务服务品牌整体联动新模式。同时,探索打造首个政务服务高铁驿站,在高铁配备“槐小花”政务服务帮办人员及设备,帮助乘客办理企业营业执照变更、护士执照变更等业务,构建“政务服务大厅—站点—列车”服务链条,实现审批服务“上高铁”,推动京沪高铁沿线城市信息共享、资源合作。截至目前已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咨询服务9000余次,帮代办1300余次,跨省市区办件150余件,并实现了零投诉、全满意。
跨域变更“不出家门”
“我经营了一家汽车销售公司,因业务需要,需办理涉及5市7公司跨域变更。因为涉及外籍、跨域,需要多方问、多地跑,所以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向中心求助。”汽车销售公司龚经理介绍,中心工作人员主动提供上门帮办服务,协调5市7个责任部门,让他不出家门便办好了业务,没有跑腿就拿到了变更后的营业执照。
槐荫区充分发挥“齐鲁之窗”立足齐鲁,纵横联通京沪高铁、黄河流域沿线城市的交通纽带作用,纵深推进政务服务“跨域通办”。目前,22个京沪高铁沿线城市已签约11个,68个黄河流域沿线城市已签约49个,“一线一域”跨域通办新格局均实现“双过半”。同时,创新开设“齐鲁之窗宜直播”政务服务直播,借助新媒体力量扩大政务服务辐射范围,目前已与电力、消防、税务、不动产、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举办11期直播,观看总人数万余人。
不来济也能办业务
某外地公司下属单位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在过去,企业可能需要找第三方帮助在济办理,耗财费时。现在,中心主动靠前服务,对接企业所在地业务主管部门、泉城海关等部门,为企业办理海关备案及电子口岸卡申请手续。“没想到人不到济南,也能办好业务,真是省时省力。”该单位项目经理说。
能实现“不来济办成业务”要归功于槐荫区“不见面审批”“线上帮办”等便利化举措。据了解,中心配备“晓屋”“齐鲁之窗云驿站”等智能审批设备作为“跨域通办”事项载体,为企业群众提供不见面审批的远程服务,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目前可实现15省34个地区4万余项政务及民生事项“连线办”。
“要件互认”一次办完
某企业办理地址变更业务,由于企业为人力资源公司,涉及前置、后置许可证件。中心为方便办事企业,推出“要件互认”新举措。将事项中重复的审批要件予以互相承认,并采用了云勘验的方式代替原有现场勘验环节,通过“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在最短时间为企业办理了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变更,实现“一事项,一次办”。
瞄准重点项目,聚焦企业开办、变更、注销等“企业大事”,槐荫区探索开展“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办。以“齐鲁之窗”为沟通协调纽带,以“极简”审批为出发点,深化流程再造,推出大型酒店、医院、康养中心、人力资源公司等12项行业领域的“企业大事一体办”齐鲁之窗服务样板,实现“跨地域、跨层级、跨业务、跨部门”业务“一体办”,全力推进重点项目落地投产。目前,“齐鲁之窗·省市区一体化宜商服务中心”被评为济南市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项目,并通过立项;今年,已被列入槐荫区2024年20项民生实事重点项目。
10支“槐小花”队伍帮办1万余件
“槐小花”是槐荫区重点打造的政务服务品牌,是一个深入企业群众的政务服务帮办团队。槐荫区持续扩大“槐小花”政务服务IP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聚焦高频民生服务事项,成立“党建、云客服、帮代办、项目建设、政策解读、派驻、特邀、法律服务、驻村、高铁”等10支分层级、分类型、分行业的“槐小花”政务服务帮办队伍,为中建六局、济南医学发展集团、济南城发集团等重点项目帮办200余件,为企业群众现场帮办1万余件,精准高效的服务获得企业的广泛认可。槐小花玩偶及相关衍生品,不仅受到领导、企业家的喜爱,并作为礼品赠与巴拿马学生,走出了国门。
“槐小花”在推进法治建设工作中,也大有作为。槐荫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加强全局执法队伍建设,联合槐荫区司法局,辖区律师事务所组建“槐小花”法治服务队,为全区6万余家企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同时,举办“法治政府建设”视频评选大赛,打造法治建设与审批服务相融合短视频亮点,开设“齐鲁之窗宜直播”法律专场,不断拓宽法治宣传渠道。
槐荫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付强表示,未来,槐荫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秉承“政务服务区域一体化发展”理念,持续扩大“齐鲁之窗”政务服务品牌效应,不断深化“企业大事一体办”服务改革,推进事项简单整合向流程深度融合转变;携手“一线一域”沿线城市开展首届宜商服务论坛,推动政务服务高铁链条延伸,进一步加强区域协作共建,共创“地域联通、业务畅通、层级互通、部门沟通”的政务服务新格局。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佳宁
政务服务“上高铁”
槐荫区某大型酒店完成装修后,需要办理酒店所需许可证件,所需办理许可事项较多,材料繁杂。中心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为该酒店提供专属服务,按照“齐鲁之窗”酒店一件事打包办审批流程图逐项有序帮助企业办理酒店开办事项。“我们提前整合梳理业务办理中可能遇到的堵点难点,对重复的审批要件进行精简、优化,简化材料手续,并多部门审管互动,为企业顺利开业提供审批保障。”齐鲁之窗负责人王世超介绍。
“齐鲁之窗”全称为“7×24小时”齐鲁之窗·省市区一体化宜商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省市区三级联动全生命周期服务。据悉,槐荫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深度融合西客站“齐鲁门户”区位交通优势和“京沪会客厅”服务区域协调发展作用,高位谋划、高质推进“7×24小时”齐鲁之窗·省市区一体化宜商服务中心(简称为“中心”)建设,探索“宜商中心”“槐小花”等政务服务品牌整体联动新模式。同时,探索打造首个政务服务高铁驿站,在高铁配备“槐小花”政务服务帮办人员及设备,帮助乘客办理企业营业执照变更、护士执照变更等业务,构建“政务服务大厅—站点—列车”服务链条,实现审批服务“上高铁”,推动京沪高铁沿线城市信息共享、资源合作。截至目前已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咨询服务9000余次,帮代办1300余次,跨省市区办件150余件,并实现了零投诉、全满意。
跨域变更“不出家门”
“我经营了一家汽车销售公司,因业务需要,需办理涉及5市7公司跨域变更。因为涉及外籍、跨域,需要多方问、多地跑,所以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向中心求助。”汽车销售公司龚经理介绍,中心工作人员主动提供上门帮办服务,协调5市7个责任部门,让他不出家门便办好了业务,没有跑腿就拿到了变更后的营业执照。
槐荫区充分发挥“齐鲁之窗”立足齐鲁,纵横联通京沪高铁、黄河流域沿线城市的交通纽带作用,纵深推进政务服务“跨域通办”。目前,22个京沪高铁沿线城市已签约11个,68个黄河流域沿线城市已签约49个,“一线一域”跨域通办新格局均实现“双过半”。同时,创新开设“齐鲁之窗宜直播”政务服务直播,借助新媒体力量扩大政务服务辐射范围,目前已与电力、消防、税务、不动产、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举办11期直播,观看总人数万余人。
不来济也能办业务
某外地公司下属单位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在过去,企业可能需要找第三方帮助在济办理,耗财费时。现在,中心主动靠前服务,对接企业所在地业务主管部门、泉城海关等部门,为企业办理海关备案及电子口岸卡申请手续。“没想到人不到济南,也能办好业务,真是省时省力。”该单位项目经理说。
能实现“不来济办成业务”要归功于槐荫区“不见面审批”“线上帮办”等便利化举措。据了解,中心配备“晓屋”“齐鲁之窗云驿站”等智能审批设备作为“跨域通办”事项载体,为企业群众提供不见面审批的远程服务,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目前可实现15省34个地区4万余项政务及民生事项“连线办”。
“要件互认”一次办完
某企业办理地址变更业务,由于企业为人力资源公司,涉及前置、后置许可证件。中心为方便办事企业,推出“要件互认”新举措。将事项中重复的审批要件予以互相承认,并采用了云勘验的方式代替原有现场勘验环节,通过“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在最短时间为企业办理了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变更,实现“一事项,一次办”。
瞄准重点项目,聚焦企业开办、变更、注销等“企业大事”,槐荫区探索开展“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办。以“齐鲁之窗”为沟通协调纽带,以“极简”审批为出发点,深化流程再造,推出大型酒店、医院、康养中心、人力资源公司等12项行业领域的“企业大事一体办”齐鲁之窗服务样板,实现“跨地域、跨层级、跨业务、跨部门”业务“一体办”,全力推进重点项目落地投产。目前,“齐鲁之窗·省市区一体化宜商服务中心”被评为济南市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项目,并通过立项;今年,已被列入槐荫区2024年20项民生实事重点项目。
10支“槐小花”队伍帮办1万余件
“槐小花”是槐荫区重点打造的政务服务品牌,是一个深入企业群众的政务服务帮办团队。槐荫区持续扩大“槐小花”政务服务IP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聚焦高频民生服务事项,成立“党建、云客服、帮代办、项目建设、政策解读、派驻、特邀、法律服务、驻村、高铁”等10支分层级、分类型、分行业的“槐小花”政务服务帮办队伍,为中建六局、济南医学发展集团、济南城发集团等重点项目帮办200余件,为企业群众现场帮办1万余件,精准高效的服务获得企业的广泛认可。槐小花玩偶及相关衍生品,不仅受到领导、企业家的喜爱,并作为礼品赠与巴拿马学生,走出了国门。
“槐小花”在推进法治建设工作中,也大有作为。槐荫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加强全局执法队伍建设,联合槐荫区司法局,辖区律师事务所组建“槐小花”法治服务队,为全区6万余家企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同时,举办“法治政府建设”视频评选大赛,打造法治建设与审批服务相融合短视频亮点,开设“齐鲁之窗宜直播”法律专场,不断拓宽法治宣传渠道。
槐荫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付强表示,未来,槐荫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秉承“政务服务区域一体化发展”理念,持续扩大“齐鲁之窗”政务服务品牌效应,不断深化“企业大事一体办”服务改革,推进事项简单整合向流程深度融合转变;携手“一线一域”沿线城市开展首届宜商服务论坛,推动政务服务高铁链条延伸,进一步加强区域协作共建,共创“地域联通、业务畅通、层级互通、部门沟通”的政务服务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