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离岛:于偏僻之地重建生活》出版

在隔绝处发现另一种可能

库索(中)在作品中试图挖掘人类内心的复杂和多样性出版社供图
点击查看原图
        一次偶然的冲绳之旅,使青年作家库索接触了“离岛”这一概念。这些离岛,如璀璨明珠般点缀在日本广袤的海域,远离尘嚣,宁静而神秘。此后历时3年,她独自走访了其中最为偏僻的数个小岛,五岛、佐渡、隐岐……这些鲜为人知的边缘地带都留下了她的影子。近日,以这段经历为参照的新作《离岛:于偏僻之地重建生活》正式出版,经由本书,人们得以一窥普通人如何从孤岛上汲取生命的另一种可能,又将这种力量反哺土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于洋 实习生 孙骐越 袁红军

  是孤岛,也是救赎与新生

  没有超市、便利店、医院或娱乐场所,少子化和高龄化现象严重,这是每座海边离岛曾经的真实处境。无论是闭塞的交通、匮乏的资源,还是传统文化与艺术的消逝,都使得原住民的生活愈发艰难,为了生计,他们奋力地逃离这些原本的家园,让本已萧瑟的岛屿越发黯淡无光,逐渐被时光遗忘。

  然而,就在这个看似绝望的时刻,一群满怀热忱的建设者如同海风吹来的种子,扎根于这座岛屿的泥土深处,为离岛带来了转机。他们中,有的人渴望亲近丰裕的自然和品尝新鲜的时令食物,有的人试图在这里重拾对邻里与亲密关系的信任,还有的人溯源历史与民俗,希望在现代复刻古典之美。于是,在这片一无所有的土地上,民宿、学校、图书馆、咖啡屋、酿酒厂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如今的离岛已经不再是那个被人们遗忘的角落,而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家园。

  库索坦言,在岛上的日子,她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的境遇千差万别,踏上这片土地目的也各不相同:有人渴望拥抱大海、感受大自然的丰饶与恩赐,有人则在3·11大地震后对东京失去信任,有人对城市生活的价值观产生深深的怀疑,有人从海外归来,渴望追溯传统文化的根源,还有人离开岛屿后重返故土,继承家业……“离岛比我想象中更开放也更活泼,来自外部的人们为它找到了更现代化的世界性表达。在寻找理想生活和扎根于土地现实之间,在矛盾和冲突之后,他们的选择尤为有趣。”她感叹道。

  与如同无根的浮萍般游荡的“城市过客”不同,在离岛上,人们早已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他们让我看到一种充满养分的人生。在城市里,人们早已默认成为机器上的一枚齿轮,并且努力获取更多金钱和物质来适应生活,但在离岛上,人们从雏形和轮廓上改变生活。”库索在书中深情地写道。她笔下的离岛,不再仅是对日本社会的缩影,更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深度剖析。“日本之于地球也是离岛,而地球对于宇宙来说,又何尝不是离岛?离岛不止是日本社会的缩影,也是人类社会的缩影,我们存在于宇宙的孤独时间之中,但是它如何以无限广阔承接我们短暂的一生,我想借由离岛,在离岛遇见的人们弄明白这一点。”

  一部从内心深处诞生的著作

  从资深媒体人到旅日作家,库索同样拥有着如同离岛一般的生命状态,而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洞察力同样使得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大量对人类情感、生活状态以及文化差异的探讨。对于跨文化交流和身份认同的关注,和对于个体在异国他乡的体验和感受的关注,是她的旅居经历和作品中频频出现的一条主线。

  在她的作品中,常能感受到对于文化的展现、人性的探索和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不拘泥于表面的描写,而是试图挖掘人类内心的复杂和多样性。从文学散文到游记见闻,多样而丰富的作品同样展现了她作为作家的多重面貌和才华。这些作品中,《纵身入山海》 展现她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独特理解,融合了诗意与哲思。《我在京都居酒屋》成为了她对日本生活亲身体验与见闻的记录。而最新出版的《离岛:于偏僻之地重建生活》,则成为她对于个体在异乡重新建构生活的探索和反思。

  库索坦言,自从接触到离岛这个概念,她就一直渴望能亲自踏上这片土地。旅行作家刘子超表示,与库索相识的十多个年头里,《离岛》这本书与她的个人成长轨迹相互呼应,仿佛是她人生故事的延伸。他说道:“很多作家一辈子会写很多本书,但是只有几本书真的是从内心深处,从自我经验里生长出来的书。里面很多人离开本岛去离岛生活,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这些很多经验和情感也是她当年离开中国去日本重新开始时的体验。”

  这本书对库索意义非凡,她说:“这是我在路上的第九年,终于写出一本我真正想写的那种书。”刘子超认为,《离岛》可以放到旅行文学这个大框架里,库索的探索之旅远不止于表面的风光。她带着对未知的好奇,深入探索了一种与大陆文化迥异、与我们熟知的城市截然不同的新生活,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多维度、立体化的日本。

  她表示,还原那些即将消失的地域文化只是她一部分收获,更重要的是对岛屿生活方式的观察和认知。这里的生活是由多姿多彩、错综复杂的人生故事编织而成,金钱、物质和成功不再是衡量幸福与否的唯一标准,人们追求的是心中认为“正确”的生活方式。选择地理意义上的孤岛,恰恰是为了逃离人心的孤岛,为了不躺在城市里摸鱼打发人生,为了不让生命成为机器上的一枚齿轮,为了自己定义生活而不是被生活定义。

  作者简介:

  库索,青年作家,资深媒体人,前《新周刊》主笔,豆瓣2020年度好书作者。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2015年起移居日本,现居京都,游走于岛国各地。出版有日本文化类随笔作品《自在京都》《纵身入山海》、“京都新职人”系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