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拉高标杆向外看,重整行装再出发

“三次创业”,十年再造一个新高新

济南高新区召开2024年工作动员大会
点击查看原图
        济南高新区一直在创业的路上。2月23日,济南高新区召开全区2024年工作动员大会,总结回顾2023年工作,对今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从1991年国务院批复设立到2001年1月的第一次创业阶段,高新区建设了当时的科技城和新区,塑造了一片持续升级的热土。从2001年迁址至中心区到去年11月的第二次创业阶段,济南高新区推动全区GDP从80多亿元增长到1767.3亿元,打开了省会从“东拓”到“东强”的局面。2023年,高新区搬迁到高新东区,拉高标杆向外看,重整行装再出发,开启“三次创业”新征程,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再造一个新高新。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刘佳宁

  重点项目完成“三个100%”

  济南高新区全面加强项目谋划,全力抓好项目招引,全速推进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新成效推动发展潜力再提升。
  
  积极揭榜市级“产业项目榜单”,及时梳理全区“建强补延”需求,发布区级“产业项目榜单”,推动部门、园区“揭榜挂帅”。围绕市、区级榜单项目形成招商图谱,做好重大项目和总部项目招引。扩大境外合作领域,组织开展境内外招商活动,探索境外投资和项目合作。高标准研究制定全区产业发展规划,指引产业发展布局,提高项目招引成效。
  
  广泛推行“零延时”供地,实现“即征即供、即收即供”,力争“精准用地”过审项目数量走在全市前列。探索优化招标流程、先行清表施工等创新措施,争取单体工程竣工验收等“揭榜挂帅”试点任务落地见效。深化问题解决闭环机制,采取“派工单”方式,实行“红黄牌”提醒,定期调度、限期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各类问题,实现全年重点项目开工率、纳统率、投资完成率“三个100%”。

  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发展

  济南高新区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新型工业化,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迈进。
  
  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全年实施各类科技计划60项以上,力争技术合同成交额占GDP比重达到12.55%。探索发展智能网联汽车; 打造新型储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具有行业示范性的零碳智慧园区,推动储能产业链规模超40亿元。在空天信息产业方面,推动济钢卫星总装基地(一期)项目完工、智星空间卫星研发智造总部基地项目投产,力争空天信息规上企业数量达到80家。提升数字经济发展质效,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岛、算谷浪潮科技园等载体,深化打造园区数字底座,引导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诊断、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晨星工厂”创建等工作,建设数实融合发展新高地。

  构建“三区”特色发展格局

  东区100平方公里,是未来再造新高新的最大底气。据悉,再造一个新高新,既包含经济总量实现翻番增长、跃上3个千亿级台阶,也包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巩固“三主”地位、构建“三区”特色发展格局,将济南高新区打造成高科技创新策源地、高质量发展增长极、高水平开放新门户、高活力品质生活区。

  济南高新区突出“产城融合”主线,统筹推进“中、东、北”三大片区特色化、协同化发展。要提档升级中央科创区。巩固大数据、人工智能、信创、集成电路设计等优势产业,突破工业软件、服务器、开源生态等特色产业,争创中国软件名园。要提速建设彩虹湖片区。成立高规格东区规划建设指挥部,高水平编制高新东区建设规划,迅速拉开全市“东部新城”建设框架。完善片区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加快市政道路和公共空间等设施建设,加快推动总里程30.7公里、32个站点的国内首条云巴环线项目建设,规划建设标志性建筑,提升区域绿化景观形象,全力推进彩虹湖核心区等开发建设,建设儿童友好示范区,提高人口、资源吸引力。

  民生福祉改善突破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巩固教育强区优势,加大高端消费供给……济南高新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措并举,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完善主导产业用工管家服务,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启航扬帆”等行动,搭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平台,年内新增城镇就业1.65万人。积极推进高新二实验改扩建、工业南路北学校等项目,年内实现主体完工;建成投用开拓路小学等4所学校,新增学位5400个。
  
  2024年,济南高新区以“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立足“主引擎、主阵地、主力军”定位,推进“中、东、北”三区协同发展,加快建设高科技创新策源地、高质量发展增长极、高水平开放新门户、高活力品质生活区,奋力开启济南高新区“三次创业”,全力推动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