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荫区玉清湖街道
“三变”改革成果丰硕
商报济南消息 近年来,济南市槐荫区玉清湖街道锚定区委“125510”工作思路,聚焦乡村振兴,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根据辖区实际,“一村一策”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三变”改革实施路径,盘活农村“三资”,激活农民“三权”。
大李村实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机制,留转村民持有土地426亩,一期种植食用百合150余亩,同时以“所入股每亩地保底700元基础收益+总收入集体30%、股民70%分成+按劳支付工资”方式运营,将村民参与村集体各类事务进行评估折价后支付报酬;龙王庙村利用闲置土地修建湿地公园和黄河文化展馆,围绕大棚兰花种植发展“美丽经济”;东谢屯村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村民资金入股+企业经营”的方式,利用闲置宅基地建设康养民宿旅游生态园,运营原生态酒店;新庞村、河圈、宋家桥采取“土地入股+企业经营”合作运营形式,以去垄增田实现“量差”,以平整土地实现“价差”。
2023年辖区7个试点村集体收入全部超过30万元,其中河圈村由不足10万元增加到100余万元。试点村村民人均增收2万余元。亿润农产专业合作社荣获国家级示范社,谢屯生态农业合作社荣获省级示范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聿荣
大李村实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机制,留转村民持有土地426亩,一期种植食用百合150余亩,同时以“所入股每亩地保底700元基础收益+总收入集体30%、股民70%分成+按劳支付工资”方式运营,将村民参与村集体各类事务进行评估折价后支付报酬;龙王庙村利用闲置土地修建湿地公园和黄河文化展馆,围绕大棚兰花种植发展“美丽经济”;东谢屯村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村民资金入股+企业经营”的方式,利用闲置宅基地建设康养民宿旅游生态园,运营原生态酒店;新庞村、河圈、宋家桥采取“土地入股+企业经营”合作运营形式,以去垄增田实现“量差”,以平整土地实现“价差”。
2023年辖区7个试点村集体收入全部超过30万元,其中河圈村由不足10万元增加到100余万元。试点村村民人均增收2万余元。亿润农产专业合作社荣获国家级示范社,谢屯生态农业合作社荣获省级示范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聿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