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当事人一通电话 法官上门调解

没立案,一天半时间解决老人赡养问题
        商报济南消息 “他们都不管我98岁的老母亲,请你们帮帮我!”前不久,济南市钢城区人民法院颜庄法庭接到了老钱打来的电话。
  
  老钱是颜庄街道某村村民,家中排行老三,尚有三个兄弟姐妹,十几年来一直由其照顾母亲。如今母亲年近百岁且疾病缠身,希望大哥与他一起赡养。老钱的心情迫切,虽然没有立案,法官还是答应尽力帮帮他。法官向村书记和街道综治办了解老钱的家庭情况,得知村委已经帮助其调解多次,但几个兄弟姐妹积怨已久,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法官意识到问题解决的难度很大,但想到百岁老人的处境堪忧,担心钱家矛盾再次升级,“事再难总得有人管,走!咱上门去看看。”法官当即联系老人子女,一起到村委“说一说”。
  
  当天下午,老钱和大哥两家人来到村委,一见面就争吵起来。法官表明来意后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交谈中,法官发现老人赡养的症结就在这两家人身上,根本问题是老人养老补贴和赡养费的分配。法官逐一分析了两家人的要求,秉持一贯的“家合”理念,邀请村委妇女主任,共同制定调解方案,对两家开展分头调解。一方面,法官强调“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赡养父母是子女的义务,“钱”要与义务对等,两家人要为自己的子女树立榜样;另一方面,法官按照民间习俗与两家人探讨合理赡养方案,希望他们不计前嫌,各尽所能。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调解,双方同意轮流照看母亲,对两个姐妹不做强求,但在费用方面争执不下,调解一度难以进行。
  
  面对满脸怒气的两家人,法官没有放弃,耐心为双方答疑解惑、阐明利害,着重从血脉亲情的角度消弭双方分歧,最终两家人统一了“把老母亲照顾好”的认识,各退一步,达成一致。法官征求了老钱姐姐和妹妹的意见,她们赞成赡养方案,支持大哥和老钱的决定。次日,在法庭和村委的见证下,老钱和大哥两家签订了协议,两人在法官的撮合下握了握手,老钱给大哥递了根烟说:“咱们闹了这么多年,说到底还是咱老钱家人最亲”。
  
  没过几日,老钱一家人特意送给了法庭一面锦旗。“我就打了一个电话,你们跑了好几趟帮我实打实地办,我不知道说啥好。”老钱有点不好意思地感谢道。从接到电话到介入调解,颜庄法庭仅用一天半的时间就快速化解了一起纠缠多年的矛盾纠纷,为百岁老人解决了赡养难题。这是近年来,济南市钢城区人民法院扎实开展“枫桥经验”实践的一个缩影,也是颜庄法庭探索运用“合家和讼”工作法,真正把纠纷化于诉前的有益尝试。让法律“走街串巷”,让“相面问诊”成为常态,让群众的矛盾纠纷更多的在群众之间化解,这是希冀,也是济南市钢城区人民法院践行人民至上的理想与追求。下一步,济南市钢城区人民法院将继续凝聚辖区矛盾纠纷化解合力,努力实现服务直通、民心相通、解纷畅通的良好局面,守护“万家灯火”,绘就和谐蓝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晓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