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微缩济南,“五龙”送福

济南泉文化的陶塑传承
王令涛创作了一组五龙迎春微缩景观,向大家送上龙年祝福 受访者供图
点击查看原图
        王令涛是济南陶塑唯一地域性传承人,46岁的他已经从事这个行业20多年了,有上万件陶塑作品从他手里诞生。今年,王令涛以济南五龙潭6米多高龙的雕塑为原型,按照20比1的比例创作了一组五龙迎春微缩景观,向大家送上龙年祝福。未来,王令涛准备把济南的七十二名泉做出来,通过自己的作品把济南泉文化宣传出去。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郑芷南 任为

  五龙潭陶塑迎龙年
  
  “这个是五龙潭的微缩景观,五条龙分别是青龙、赤龙、黄龙、白龙、黑龙,掌管着东南西北中五方水事,有风调雨顺的寓意。”济南陶塑传承人王令涛向记者介绍。
  
  46岁的王令涛是济南陶塑的唯一地域性传承人,他自幼喜爱国学经典和民俗艺术,擅长雕刻和手工创作,从事雕塑相关行业至今已有20多年,做出了上万件陶塑作品。
  
  2024年是生肖龙年,王令涛用时七天,以济南五龙潭6米多高龙的雕塑为原型,按照20:1的比例创作了一组五龙迎春微缩景观。王令涛介绍,五龙潭微缩景观高度大约30厘米,用济南本地的黄河泥制作,制作过程分为六个步骤,“先用黄河泥塑大形,修饰,找细节,模具灌浆,等待晾干,烧制成型,烧制温度要控制在一千二百三十度左右。”王令涛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这件作品最难的是如何把龙昂首挺胸的气势展现出来,需要反复改造塑造出作品的“魂”,让整件作品看起来更加惟妙惟肖,“制作过程的另外一个难点就是对五龙潭微景观制作比例的把控问题。为了制作这套作品,五龙潭公园去了五六次,还专门跑到五龙潭公园对面的楼顶观察龙首顶部细节。做这套作品就是祝大家龙年吉祥幸福安康。”

  从五星级大厨到手艺人

  据介绍,1996年,王令涛开始在济南五星级酒店做厨师,负责餐食的雕花装饰和台面造型设计。那个时候,王令涛将萝卜、南瓜、巧克力等各种食品雕刻成作品,尽管雕刻完成的作品颜色比较鲜艳,但却不易保存。后来,王令涛下班回家后开始尝试做泥塑,泥塑易成型,但却容易干裂,遇水会变软,最终他放弃了。
  
  2008年,王令涛第一次了解到陶塑工艺,陶塑既可以做成任意形状,又可以长久保存,学习陶塑成为他内心的想法。此后,王令涛开始尝试陶塑。“那个时候我没有烧窑的条件,就通过在陶瓷厂工作的朋友帮忙烧制了我制作的陶塑初品。过了几天一看,果然效果很好,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学习研究陶塑工艺。”

  “后来那几年我想明白了,我喜欢的不是我的工作,而是喜欢做雕塑。”2015年,王令涛从酒店辞职,他为了习得陶塑工艺,先是拜了一位聋哑手艺人为师,后来又去广东石湾和中央美术学院,进行系统学习。2018年,王令涛成功申报了区级非遗项目——济南陶塑,成为济南市第一位陶塑非遗传承人。

  王令涛说,“我喜欢陶塑,同时我也喜欢济南的泉文化和山东的儒家文化,我想通过自己的陶塑作品把济南和山东的人文文化展现给大家,宣传我的家乡。”

  非遗创新作

  让王令涛最满意的一件作品,无非是他申请专利的作品——碧筒饮双吸杯,双吸杯是以碧筒杯为基础,与戒盈杯相结合的一款杯具。
  
  说起碧筒饮,王令涛深有感触,“关于碧筒饮,我翻阅了相关史料记载,碧筒饮源自于济南,但是现在,济南却没有一款碧筒杯。这个杯子现在全国只有几款,收藏在几所国家一级博物馆内。”于是,王令涛就想把这种碧筒杯还原出来,通过研究和反复制作,终于成功制作出来,通过荷叶叶柄状的吸管可以直接饮水。

  “后来我看书的时候,发现了古代的戒盈杯。”王令涛介绍,当戒盈杯内的液体超过了70%,杯内的液体就会从杯底渗出。顿时,王令涛找到了灵感,为什么不能将两者相结合呢。于是,王令涛经过了半年的实验,制作出莲蓬造型的碧筒饮双吸杯,“实际上呢,就是有一个虹吸的原理在里面,也告诉了我们‘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这一个杯子就将济南的人文文化和儒家文化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王令涛告诉记者,目前,他正在制作济南七十二名泉的微缩景观,“将分散在济南各个地方的泉眼都集中在一起向大家展示,我想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宣传济南的泉城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济南,爱上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