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销
——“茅台战略”透析


为了推广“赖茅”,赖永初率先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并在中心城市进行“买一送一”的促销活动。他还经常有一些别出心裁的创意,比如,拍了宣传短片在电影院里放映,还专门灌装了一批小瓶赖茅酒,在全国各地的机场、码头等地赠送试喝。当年,读报纸、进电影院和去机场的,都是城市里的知识分子和中产阶层,赖永初主攻这些渠道,显然是精准地找到了自己的目标消费群。
也正因此,尽管茅台酒出自当年十分贫穷偏远的贵州山区,由一群不识字,也从来没有去过机场、进过电影院的农民酒匠酿制出来,但是在品牌形象上,却保持了现代感和高贵性,维持了“全国烧酒价格之王”的地位。1947年前后,“赖茅”在上海市场销售达2万斤,占到了其总销量的六分之一,每年在香港的销售也有1000多斤。
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赖永初当上了贵阳市参议员,还出任贵州银行的总经理,出资创办《贵州商报》和永初中学。他竭力在党政军界推广“赖茅”,是继军阀省长周西成之后最不遗余力的人。
我找到了一份恒兴酒厂1947年的账表,数据显示,这的确是一家很赚钱的企业:
那一年,恒兴酒厂产酒6.5万斤(是那几年产量最低的一年),每斤酒的市场售价1.2银元,产值为7.8 万元。所用高粱450石,计值5590元; 小麦430石,计值6450元;煤50万斤,约值6000元;酒瓶6.5万个,约5850元;固定资产折旧800 元。全厂固定工人26人,全年工资总额3282 元(包括伙食),管理费4750元。
以上合计成本2.8772万元,毛利4.9228万元。
1941年,赖永初从周秉衡手中全盘接过酒厂,先后总计花了2.5万银元,其后用于基建投入的钱无法核实,应该不到5000银元。也就是说,赖永初用一年时间就可以把全部投资收回,还绰绰有余。
那天,我问自己,如果撰写清末到民国的中国企业史,会把茅台酒写进去吗?仔细想了一下,应该不会。
也正因此,尽管茅台酒出自当年十分贫穷偏远的贵州山区,由一群不识字,也从来没有去过机场、进过电影院的农民酒匠酿制出来,但是在品牌形象上,却保持了现代感和高贵性,维持了“全国烧酒价格之王”的地位。1947年前后,“赖茅”在上海市场销售达2万斤,占到了其总销量的六分之一,每年在香港的销售也有1000多斤。
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赖永初当上了贵阳市参议员,还出任贵州银行的总经理,出资创办《贵州商报》和永初中学。他竭力在党政军界推广“赖茅”,是继军阀省长周西成之后最不遗余力的人。
我找到了一份恒兴酒厂1947年的账表,数据显示,这的确是一家很赚钱的企业:
那一年,恒兴酒厂产酒6.5万斤(是那几年产量最低的一年),每斤酒的市场售价1.2银元,产值为7.8 万元。所用高粱450石,计值5590元; 小麦430石,计值6450元;煤50万斤,约值6000元;酒瓶6.5万个,约5850元;固定资产折旧800 元。全厂固定工人26人,全年工资总额3282 元(包括伙食),管理费4750元。
以上合计成本2.8772万元,毛利4.9228万元。
1941年,赖永初从周秉衡手中全盘接过酒厂,先后总计花了2.5万银元,其后用于基建投入的钱无法核实,应该不到5000银元。也就是说,赖永初用一年时间就可以把全部投资收回,还绰绰有余。
那天,我问自己,如果撰写清末到民国的中国企业史,会把茅台酒写进去吗?仔细想了一下,应该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