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单王
◎解词人:赵亮
字里有料
近日,上海外卖小哥陈思3年挣了102万元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从80万负债逆袭成上海“跑单王”,甚至有能力在老家买房,草根逆袭的故事再次刷爆全网,外卖员这个职业又一次被拉回大众视野。此事冲上热搜后,陈思本人出面回应:自己把赚钱放在第一位,但也希望大家不要模仿他这样的工作强度,量力而行。
网友热议
人生就这么一次,干就完了,小伙活得挺通透其实。”
辛苦钱,凭自己一手一脚挣出来的,值得赞扬!
全媒全解
生活有欺骗?你照样可以闪光
外卖小哥3年挣102万元,网友对此褒贬不一。有人怀疑此事的真实性,认为这是外卖平台为炒作而做的软广;也有人说当事人是在透支自己的身体,宣传这样的事是一种对苦难的美化。事实上,陈思的确凭借自身努力创造了奇迹。而相较于质疑金额的真假,陈思夜以继日地工作,这份吃苦耐劳的毅力值得我们学习。
3年靠跑单赚100多万元,看似不可思议,其实并非不可能完成。复旦大学教授张志安对骑手和平台进行深入研究,他表示,从数据角度来看,在送外卖行业工作三年就能挣到100多万元是有可能实现的,并得到平台方面的证实。
其实,外卖骑手月收入过万元早就不是新闻。2023年12月,广东的一位外卖小哥也曾在网上晒出了自己的工资条,因月入19999元引发网民关注。
但也应看到,无论是极力自我压榨休息时间,还是因为抢时间而把自己置身于危险境地,都可能对健康和安全造成透支,这不是“赚钱”的正确打开方式。陈思告诉媒体,已经还清开饭店所贷的80万元,但还背着在老家买房的10万元房贷。把剩下的10万元欠款还清后,他打算再次创业。陈思对人生重启规划,意味着他准备告别这种“透支”。虽然他没有明言,但很明显这种挣钱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不少人对于送外卖也能3年挣百万元表示质疑,原因也很好理解。之前“瓦工月入2.5万元”也曾引发热议,赞赏者有之,质疑者也有之。当一些人习惯将“体力型”劳动和“低收入”画等号时,产生认知上的落差并不奇怪。事实上,不少从前被一些人忽视甚至轻视的岗位,收入状况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在呼唤人们要从事实和同理心出发,对他人改变命运的方式投以温情的目光。
不少媒体发声,对“外卖小哥天价报酬”这件事进行讨论。
红网在评论文章《外卖员三年赚102万:不必惊讶也不必羡慕》不吝赞美之词:“有人说陈思是遇到了适合他的行业,我却认为这份‘拿命活着’的毅力足以抵抗万难,平定山海,在任何行业里都能活得出彩,闪闪发光。陈思用实力和毅力证明:勇敢迈步,辛勤劳作,逆境也能开出生命之花。”
中新经纬则将关注点集中在“除了点赞和质疑,还应看到什么”——文章除了为陈思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点赞,更对其身上追求卓越的专业精神和敢于承担的责任意识表达赞赏。
大河网通过《“外卖小哥3年挣了102万元”不宜过分解读》这篇评论,提出自己的反思。“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和包容的社会,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追求自己的梦想,而不必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一方面,外卖平台要致力于改善管理和服务方式,改革用工制度,建立一支专业、固定的外卖小哥队伍,提高工资、福利待遇,落实社会保障制度,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用人性化管理吸引人、留住人,营造出更加人性化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各地劳动监察部门要加大对企业的监察约束力度,保障相关规定落到实处,切实保护像外卖小哥一样的灵活就业者的相关权益不受践踏,特别是要加大执行力度,让他们的应得权益在执行中不变得疲软。”
上观新闻通过其调查报道,揭示了在关爱措施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外卖行业依然缺少一份相对统一的劳动标准。骑手现有的职业伤害保险可能并不能覆盖一些突发的疾病,一旦出现较为严重的情况,骑手还是可能一夜返贫。如果有统一的劳动标准,有统一的注册、派单大数据平台,有相对健全的社会保障,外卖小哥的各项权益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诚如中工网在评论《外卖小哥3年挣102万元,是神话还是佳话?》所言,陈思的“3年暴富”绝不该是一个被拿来眼红、拿来鄙夷的案例,而是一个普通人为了解决生活的难题,做出的深度尝试。它不高明,也不神秘。相反,它透着辛酸加幸福的复杂滋味。
陈思用行动回答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问题。他给出的答案,有瑕疵,更有闪光。一个人拼起来的潜力有多大,一个人拒绝“躺平”的魅力有多大……陈思都告诉了我们。我们都该对他说声“谢谢”,道一声“保重”。
字里有料
近日,上海外卖小哥陈思3年挣了102万元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从80万负债逆袭成上海“跑单王”,甚至有能力在老家买房,草根逆袭的故事再次刷爆全网,外卖员这个职业又一次被拉回大众视野。此事冲上热搜后,陈思本人出面回应:自己把赚钱放在第一位,但也希望大家不要模仿他这样的工作强度,量力而行。
网友热议
人生就这么一次,干就完了,小伙活得挺通透其实。”
辛苦钱,凭自己一手一脚挣出来的,值得赞扬!
全媒全解
生活有欺骗?你照样可以闪光
外卖小哥3年挣102万元,网友对此褒贬不一。有人怀疑此事的真实性,认为这是外卖平台为炒作而做的软广;也有人说当事人是在透支自己的身体,宣传这样的事是一种对苦难的美化。事实上,陈思的确凭借自身努力创造了奇迹。而相较于质疑金额的真假,陈思夜以继日地工作,这份吃苦耐劳的毅力值得我们学习。
3年靠跑单赚100多万元,看似不可思议,其实并非不可能完成。复旦大学教授张志安对骑手和平台进行深入研究,他表示,从数据角度来看,在送外卖行业工作三年就能挣到100多万元是有可能实现的,并得到平台方面的证实。
其实,外卖骑手月收入过万元早就不是新闻。2023年12月,广东的一位外卖小哥也曾在网上晒出了自己的工资条,因月入19999元引发网民关注。
但也应看到,无论是极力自我压榨休息时间,还是因为抢时间而把自己置身于危险境地,都可能对健康和安全造成透支,这不是“赚钱”的正确打开方式。陈思告诉媒体,已经还清开饭店所贷的80万元,但还背着在老家买房的10万元房贷。把剩下的10万元欠款还清后,他打算再次创业。陈思对人生重启规划,意味着他准备告别这种“透支”。虽然他没有明言,但很明显这种挣钱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不少人对于送外卖也能3年挣百万元表示质疑,原因也很好理解。之前“瓦工月入2.5万元”也曾引发热议,赞赏者有之,质疑者也有之。当一些人习惯将“体力型”劳动和“低收入”画等号时,产生认知上的落差并不奇怪。事实上,不少从前被一些人忽视甚至轻视的岗位,收入状况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在呼唤人们要从事实和同理心出发,对他人改变命运的方式投以温情的目光。
不少媒体发声,对“外卖小哥天价报酬”这件事进行讨论。
红网在评论文章《外卖员三年赚102万:不必惊讶也不必羡慕》不吝赞美之词:“有人说陈思是遇到了适合他的行业,我却认为这份‘拿命活着’的毅力足以抵抗万难,平定山海,在任何行业里都能活得出彩,闪闪发光。陈思用实力和毅力证明:勇敢迈步,辛勤劳作,逆境也能开出生命之花。”
中新经纬则将关注点集中在“除了点赞和质疑,还应看到什么”——文章除了为陈思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点赞,更对其身上追求卓越的专业精神和敢于承担的责任意识表达赞赏。
大河网通过《“外卖小哥3年挣了102万元”不宜过分解读》这篇评论,提出自己的反思。“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和包容的社会,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追求自己的梦想,而不必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一方面,外卖平台要致力于改善管理和服务方式,改革用工制度,建立一支专业、固定的外卖小哥队伍,提高工资、福利待遇,落实社会保障制度,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用人性化管理吸引人、留住人,营造出更加人性化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各地劳动监察部门要加大对企业的监察约束力度,保障相关规定落到实处,切实保护像外卖小哥一样的灵活就业者的相关权益不受践踏,特别是要加大执行力度,让他们的应得权益在执行中不变得疲软。”
上观新闻通过其调查报道,揭示了在关爱措施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外卖行业依然缺少一份相对统一的劳动标准。骑手现有的职业伤害保险可能并不能覆盖一些突发的疾病,一旦出现较为严重的情况,骑手还是可能一夜返贫。如果有统一的劳动标准,有统一的注册、派单大数据平台,有相对健全的社会保障,外卖小哥的各项权益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诚如中工网在评论《外卖小哥3年挣102万元,是神话还是佳话?》所言,陈思的“3年暴富”绝不该是一个被拿来眼红、拿来鄙夷的案例,而是一个普通人为了解决生活的难题,做出的深度尝试。它不高明,也不神秘。相反,它透着辛酸加幸福的复杂滋味。
陈思用行动回答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问题。他给出的答案,有瑕疵,更有闪光。一个人拼起来的潜力有多大,一个人拒绝“躺平”的魅力有多大……陈思都告诉了我们。我们都该对他说声“谢谢”,道一声“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