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公布首批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达标名单
济南特殊教育中心等37所学校通过
商报消息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公布首批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达标学校名单的通知》,确定济南特殊教育中心等37所学校通过(含附带条件通过)达标验收工作,认定为首批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达标学校。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山东省教育厅官方网站获悉,经学校自评、各市审核申报、省级评估认定、社会公示等程序,确定济南特殊教育中心等37所学校通过达标验收工作,认定为首批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达标学校。其中,附带条件通过的学校要对照达标参考指标进行全面整改提升,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任务,山东省教育厅将在第二批特教学校达标评估时进行全面复验。
记者梳理名单发现,此次通过达标验收的37所学校,涉及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潍坊、济宁、泰安等15个地市。从数量上来看,济南和青岛最多,各有6所学校达标;淄博有4所学校达标;其余地市有1—3所不等。
记者了解到,在特教学校布局方面,目前,山东省3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全部完成特教学校建设,在全国率先开展随班就读示范区(校)创建工作;市级特教学校实现市域内视障、听障学生集中就读;县级特教学校全部转型为培智学校。其中,2023年10月31日,济南特殊教育集团成立,标志着济南市特殊教育集团化办学工作全面启动。记者了解到,济南特殊教育集团以济南特殊教育中心为集团总校,托管济南市莱芜特殊教育学校,并吸收济南市泺源学校、济南市黎明学校、济南市影壁后街学校等12所区县特殊教育学校为集团联盟校,全市13所特殊教育学校全部纳入普通教育集团化办学联盟。集团打造“泉融和”特殊教育融合教育品牌,建立“市级资源中心—区县级资源中心—学校资源教室”三级融合教育组织机制,建成2个市级资源中心、14个区县资源中心、244个资源教室,6个区、61所学校(幼儿园)被确定为省级随班就读示范区和示范校。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对于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提出了系列要求。2022年,教育部印发了《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要求加快建立以适宜融合为目标的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体系,引领深化特殊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特殊教育办学质量。同年,山东省教育厅联合省委编办等8部门制定我省“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启动实施‘特殊教育学校达标工程’,到2025年,特殊教育学校全部达到省级办学标准”。
近年来,山东省特殊教育改革发展成绩显著,但是,全省157所特殊教育学校对标《山东省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和教育部《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标准要求,存在很多短板弱项。特殊教育学校在办学条件及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着我省特殊教育水平的提升。
2022年2月,山东省教育厅组织对全省157所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情况进行了书面调研,针对特殊教育学校现状和问题研究制定工作对策,形成了文件初稿。3-5月份,先后赴济南市、潍坊市特殊教育学校调研征求意见,召开5次会议邀请专家集中论证,根据各方意见对文稿进行了多轮修改完善。文稿基本成熟后,在省内东中西部各选择8所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对照试评估,以校验文稿的科学性,基本达到预定目标。2023年6月,书面征求了16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厅内有关处室单位的意见建议,对文稿进行了修订完善,经厅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印发实施。根据《关于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达标3年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计划通过3年努力,全省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全部达标。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山东省教育厅官方网站获悉,经学校自评、各市审核申报、省级评估认定、社会公示等程序,确定济南特殊教育中心等37所学校通过达标验收工作,认定为首批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达标学校。其中,附带条件通过的学校要对照达标参考指标进行全面整改提升,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任务,山东省教育厅将在第二批特教学校达标评估时进行全面复验。
记者梳理名单发现,此次通过达标验收的37所学校,涉及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潍坊、济宁、泰安等15个地市。从数量上来看,济南和青岛最多,各有6所学校达标;淄博有4所学校达标;其余地市有1—3所不等。
记者了解到,在特教学校布局方面,目前,山东省3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全部完成特教学校建设,在全国率先开展随班就读示范区(校)创建工作;市级特教学校实现市域内视障、听障学生集中就读;县级特教学校全部转型为培智学校。其中,2023年10月31日,济南特殊教育集团成立,标志着济南市特殊教育集团化办学工作全面启动。记者了解到,济南特殊教育集团以济南特殊教育中心为集团总校,托管济南市莱芜特殊教育学校,并吸收济南市泺源学校、济南市黎明学校、济南市影壁后街学校等12所区县特殊教育学校为集团联盟校,全市13所特殊教育学校全部纳入普通教育集团化办学联盟。集团打造“泉融和”特殊教育融合教育品牌,建立“市级资源中心—区县级资源中心—学校资源教室”三级融合教育组织机制,建成2个市级资源中心、14个区县资源中心、244个资源教室,6个区、61所学校(幼儿园)被确定为省级随班就读示范区和示范校。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对于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提出了系列要求。2022年,教育部印发了《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要求加快建立以适宜融合为目标的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体系,引领深化特殊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特殊教育办学质量。同年,山东省教育厅联合省委编办等8部门制定我省“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启动实施‘特殊教育学校达标工程’,到2025年,特殊教育学校全部达到省级办学标准”。
近年来,山东省特殊教育改革发展成绩显著,但是,全省157所特殊教育学校对标《山东省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和教育部《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标准要求,存在很多短板弱项。特殊教育学校在办学条件及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着我省特殊教育水平的提升。
2022年2月,山东省教育厅组织对全省157所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情况进行了书面调研,针对特殊教育学校现状和问题研究制定工作对策,形成了文件初稿。3-5月份,先后赴济南市、潍坊市特殊教育学校调研征求意见,召开5次会议邀请专家集中论证,根据各方意见对文稿进行了多轮修改完善。文稿基本成熟后,在省内东中西部各选择8所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对照试评估,以校验文稿的科学性,基本达到预定目标。2023年6月,书面征求了16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厅内有关处室单位的意见建议,对文稿进行了修订完善,经厅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印发实施。根据《关于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达标3年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计划通过3年努力,全省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质量全部达标。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