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本报 收藏报纸 报纸头版

内容导航 版面导航

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金猴宗师:我的猴王父亲六龄童》新书首发

择一事,终一生,“绍剧猴戏”永流传

父亲“择一事,终一生”的精神深刻影响着六小龄童
点击查看原图
        2024年恰逢“绍剧宗师”六龄童100周年诞辰。为纪念这位“章式猴戏”开创者,绍剧名家,著名表演艺术家六小龄童亲自撰稿,书写父亲六龄童与戏曲交织的一生。近日,这本名为《金猴宗师:我的猴王父亲六龄童》(以下简称《金猴宗师》)的新书正式出版发行。在日前举办的新书分享会上,六小龄童希望通过该书,向广大读者传递父亲六龄童的艺术魅力和人文精神。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朱德蒙

  从绍剧到猴戏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浙江三大剧种之一,绍剧曾创造辉煌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绍剧由地方戏曲走向全国乃至世界,不得不提七龄童编剧、六龄童主演的戏曲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部电影的风靡,彻底改变了六龄童的一生,“章式猴戏”自此声名鹊起。

  绍剧宗师、章氏猴戏创始人六龄童,本名章宗义,浙江绍兴人,曾任浙江绍剧院院长,中国剧协理事、浙江省剧协副主席。

  六龄童6岁从艺,得名六龄童。后来因为倒嗓,不得已专攻武生,但也因此打开了猴戏的大门。在武生基本功的磨炼中,六龄童观摩各家技艺,学习各种剧种中的精彩之处,丰富自己的本领。1947年底,由七龄童自编自导,六龄童主演的绍剧《西游记》36本连台本戏在上海老闸大戏楼上演,这次为了营生而推出的新剧目,却创立了绍剧猴戏,“章氏猴戏”也随之诞生。

  《金猴宗师》是一本以六龄童在戏曲界的杰出成就和对艺术的贡献为主题的传记作品。书中重新梳理了“绍剧宗师”、南派猴王六龄童的一生,记录了六龄童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以及他开创绍剧猴戏,并饰演“孙悟空”一角所取得的巨大成功。

  谈起该书,六小龄童表示,经过6年努力,这本10余万字的新书终于和大家见面,“父亲是2014年去世的,写这本书的时候是在2016年,也是中国农历猴年。2016年,我看到大家对《西游记》的爱,对我们家族几代人表演孙悟空的支持,所以我想,应该把我父亲的一生记录下来。书里主要说了我们这个家族四代人,从事西游文化、猴戏表演艺术的经历。我的父亲从6岁开始学艺,到他90岁离开,终其一生都在从事绍剧、猴戏艺术表演。现在绍剧猴戏已经成为国家非遗项目,通过这本书的描述,大家可以知道绍剧的历史,我们家族四代人如何与孙悟空结下了不解之缘。最重要的还是,希望读者能从这本书里,感受《西游记》的魅力和戏曲艺术的传承,去思考如何做得更好。”

  “章氏猴戏”代代传承

  在《金猴宗师》发布会现场,六小龄童从世界戏曲史到中国戏曲史,进一步介绍了绍剧“章氏猴戏”的艰苦发展历程:从第一代猴王曾祖父章廷椿,到第二代猴王祖父章益生、第三代猴王父亲六龄童及堂兄七小龄童、小七龄童和被《中国戏剧艺术家辞典》赞为“中国最有名的戏曲小神童”的16岁去世的二哥小六龄童,再到自己,一代又一代的绍戏戏曲人将猴戏传承下来。从当初上海滩老闸戏院初露头角到年少成名,后来又一路北上,将“章氏猴戏”演到北京,并获得中央领导人的一致好评,得到了外国人民的喜爱……六龄童、七龄童、小七龄童、小六龄童、六小龄童等绍剧戏曲人,用尽一生献身于猴戏艺术……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央视版《西游记》的播出,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广泛喜爱,“‘章氏猴戏’代代传承,六小龄童孜孜不倦,奉行着兢兢业业的演艺精神将‘章氏猴戏’的精髓传承下来。”

  对此,六小龄童回忆道,“我父亲把自己的爱好变成了毕生追求的事业,在生活中,他三句话就能拐到猴戏上。从父亲身上我们能看到,‘择一事,终一生’,把自己钟爱的猴戏做到极致。那时候,我们家里养了很多真猴子,从观察真猴子,到艺术处理成为猴戏,最终化为孙悟空这个艺术人物。这些我觉得我终生都学不完。”

  六小龄童介绍,自己兄弟姐妹在父亲的戏曲中都扮演过小猴子,父亲很会观察孩子,哪个有条件可以从事戏曲行业,父亲都能观察出来,“我父亲当时选中了我二哥小六龄童,他既有天赋也喜欢戏,更好学,父亲全身心地教养他。如果当年不是我二哥得了绝症去世,我就不会从事猴戏艺术的表演。我父亲平时在家里,并没有我是父亲你必须听我的那种感觉,但我们还是会有些分歧。当时《西游记》还在边播边拍,大家认可了我演的孙悟空。我父亲说,很多朋友跟他开玩笑,‘以前说六小龄童是六龄童的儿子,现在得说六龄童是六小龄童的爸爸了’,父亲心里还是挺高兴的。”但是,也因为出演《西游记》,六小龄童想改行从事影视表演。六龄童担心这样会丢掉戏曲的精华,家里也没有了传承人。为此,六小龄童与父亲多次推心置腹地交谈,“理解了我的想法后,他也支持了我的一些观点。我跟父亲说,我从事影视表演,但猴戏戏曲这块我也不会放弃,还会有更大的媒体平台来推广绍剧猴戏,这打动了父亲。”

  用绍剧讲好“中国故事”

  几代“猴王”对于戏曲艺术,对于孙悟空形象的塑造及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令一代代中国观众尊敬且感动。正如六小龄童所说,父辈们对戏曲的痴迷和热爱,对猴戏艺术孜孜以求的精神,深深地根植于其内心,“我深知,只有不断地求新求变,在实践中继承和发扬,才能够让章氏猴戏这个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中的璀璨之珠熠熠生辉,才能够无愧于‘猴王世家’的美誉与殊荣。”

  如今,让西游文化走向世界,让中国戏曲和猴戏文化得以传播和弘扬,已是六小龄童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表示,“孙悟空是中国人的超级英雄,凝聚了中国人自由超越的英雄梦想。要读懂中国,就要读懂《西游记》,要了解中国人,就要了解孙悟空。吴承恩赋予了孙悟空以生命,我要赋予孙悟空以灵魂。如果说父亲是一颗绍剧的种子,他让这颗古老的艺术奇葩绽放了异彩。那么我就是这颗种子孕育出的幼苗,用绍剧讲好‘中国故事’,在百花齐放的春天里绽放,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里生根。只有不断地挖掘,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汲取营养,不断地传承推广,才能成长为参天的菩提,才能让戏曲艺术不至于在我们的手中散落,才能够无愧于父辈们的殷殷期望,这也是我要努力的方向和前行的目标。”

  作者简介

  六小龄童,本名章金莱,1959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绍兴,风靡40年的电视剧《西游记》孙悟空的扮演者,中国儿童成长历程的伙伴“美猴王”的扮演者。国家一级演员、北京文艺座谈会72位代表之一、中国西游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著有 《行者:一念一生》《听孙悟空说西游》《猴王世家——章氏猴戏与中国戏曲》等书。